博伽瓦譚

博伽瓦譚

《聖典博伽瓦譚》(Shrīmad Bhāgavatam)又叫《巴嘎瓦特往世書》(Bhāgavata Purāna),簡稱《博伽瓦譚》。這部巨著被稱為是外士那瓦的《聖經》。卷帙浩繁、知識淵博的巨著《博伽瓦譚》,給予我們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的知識,其中包括歷史、心理學、政治、宇宙哲學、形上學和神學。十九世紀時的一位美國超驗主義者羅菲·沃爾多·愛默生,有一次曾讚揚《博伽瓦譚》是一部應該“跪著”讀的著作。

《聖典博伽瓦譚》(Shrīmad Bhāgavatam)又叫《巴嘎瓦特往世書》(Bhāgavata Purāna),簡稱《博伽瓦譚》。這部巨著被稱為是外士那瓦的《聖經》。卷帙浩繁、知識淵博的巨著《博伽瓦譚》,給予我們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的知識,其中包括歷史、心理學、政治、宇宙哲學、形上學和神學。十九世紀時的一位美國超驗主義者羅菲·沃爾多·愛默生,有一次曾讚揚《博伽瓦譚》是一部應該“跪著”讀的著作。

按照傳統,《博伽瓦譚》中深奧的啟示內容,原本是由神授予創造開始時第一個被創造的生物體布茹阿瑪的。布茹阿瑪把這知識的精華傳給那茹阿達,那茹阿達再把它傳給韋達文獻的編撰者維亞薩。在這“最早的知識”的傳播史中,維亞薩所起的作用意義重大。他把充滿永恆智慧的韋達經分成四個部份,然後濃縮韋達知識的精華,以警句格言的形式呈現出來,那就是《韋丹塔·蘇陀》。

然而,維亞薩雖然編撰和匯總了全部的韋達文獻,但因為沒有真正把焦點集中在絕對真理的人格特徵上,所以還是感到有些沮喪。這一點由他的靈性導師那茹阿達向他證實了。那茹阿達告訴他說,只有當他直接描述了人格首神奎師那的名字、聲望、形象和活動後,他才會感到滿足。聽從靈性導師的建議,維亞薩編撰了《聖典博伽瓦譚》這一“韋達知識之樹上的成熟果實”、“書籍之王”和“無瑕的往世書”,作為對《韋丹塔·蘇陀》的自然評註。

《博伽瓦譚》在第一篇第1章的第2節詩中,就聲明它本身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性質說:這裡完全拒絕懷著功利性目的所從事的一切宗教活動。經典把“功利性目的”定義為:粗糙的和精微的感官享樂、經濟發展、一般宗教活動和解脫。因此,《博伽瓦譚》強調以對奎師那的奉愛為中心的真宗教,超越世俗目的,無論那些目的看起來有多么崇高。《博伽瓦譚》把焦點完全集中在生命的最高目標——對神的愛上。

《博伽瓦譚》所談的內容基本上是:人與神的關係,恢復那種關係的程式,以及那種關係的最終目標。

《博伽瓦譚》通過往世書中的十個傳統主題所構成的啟示來說明這些內容。這十個主題是:1、最初的創造,也就是土、水、火、氣和空間,以及總體物質能量(神的宇宙形象)的創造;2、第二次創造——第一個被創造的生物體布茹阿瑪所做的工作;3、至尊主用他的多種力量來維繫宇宙的方法,其中詳細描述了他的能量;4、神與他的祭拜者彼此之間交流關係,以及如何認真練習發展那種關係;5、對受制約的靈魂如何受物質活動驅策的描述;6、經典給予在這個世界時原生物的教導;7、對人格首神各種形象的詳細描述;8、創造中的一切能量的回收,其中著重描述了神毀滅物質宇宙的力量;9、從終止物質痛苦到愛神的完美境界,描述了各種不同的解脫10、最高的知識——神的超然性,全面描述了首神,而其中奎師那的活動是《博伽瓦譚》這個光芒萬丈的皇冠上的璀璨珠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