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頭城國小

南頭城國小

南頭城國小坐落於南頭古城內東北側,緊鄰風景秀麗的中山公園,是一所具有近兩百年辦學歷史的瀝盡滄桑的老校。南頭城國小始建於1806年。是由當時的知縣孫樹新倡導,後得到鄉紳王延錦、朱麟徵等的回響和支持,共同捐資,在南頭古城南門內東側的鳳崗興建學校,學校建成後,取校名為“鳳崗書院”(海防公署東側,今彩虹幼稚園園址所在地),當時的布政使康基田親自為新開辦的鳳崗書院設匾提名。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受洋務運動興辦新學潮流的影響,19世紀末(大約是1896年)鳳崗書院更名為鳳崗國小,辛亥革命勝利,南頭城光復。1914年新安縣復名為寶安縣。學校採用了新的教學體制,設立新的課程,採取新的教材和教法,鳳崗國小也更名為寶安縣立第一高等國小。
1926年,學校擴大建制分立中學部,中學部設址於南頭古城東門外義學街的一間孔廟內,是年獨立,起名為寶安縣立第一初級中學(現南頭中學)。
抗日戰爭初期,日本侵略者推行愚民政策,拆毀了學校,將建房木料全數運往西麗(沙河)修建沙河橋,學校被迫搬遷,遷至南頭古城南門內西側文崗書院舊址(南頭中學現址),將空地上僅存的兩間水泥結構的房子經過修繕做為教室,因新校位於南頭城內九條主要街道之一的梧桐街,南頭古城又稱蓮城,學校更名為“蓮城國小”。
抗日戰爭期間,寶安縣立第一初級中學在日寇飛機狂轟爛炸下被徹底毀壞夷為平地,寶安縣立第一初級中學停辦。抗日戰爭勝利後,為恢復辦學,在鄉紳街坊的支持下,蓮城國小主動讓出校舍給寶安縣立第一初級中學,並協助寶安縣立第一初級中學恢復招生辦學,蓮城國小遷至南頭古城內的“文家祠”繼續辦學,辦學規模為一至六年級共六個教學班。
1949年學校更名為“九街國小”。
1958年至1962年,由於生源減少,學校減小辦學規模只辦初小,即一到四年級四個教學班,五、六年級轉入“十約國小”(南山實驗學校前身)就讀。
1963年寶安縣政府自南頭古城“育嬰堂”原址遷至西鄉,經寶安縣政府批准,九街國小自“文家祠”遷入原縣政府舊址南頭古城“育嬰堂”,學校辦學規模恢復為一至六年級六個教學班。
隨著辦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學校在育嬰堂周邊進行了擴建,新建了教學樓、綜合實驗大樓和幼稚園,教學規模也由原來的六個教學班擴大到今天的二十五個教學班。
1985年,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學校搬出育嬰堂,將育嬰堂歸還給深圳市基督教會,並一直在現校址繼續辦學至今。

學校歷史變遷年表:

1806年——1886年 新安縣鳳崗書院、1896年——1914年 新安縣鳳崗國小堂、 1914年——1939年 寶安縣立第一高等國小、1939年——1949年 寶安縣蓮城國小、1949年——1984年 寶安縣九街國小
1984年——現在 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城國小

歷任校長

解放前後學校歷任校長姓名順序表:

梁維甲、鄭福新、王佩芳、劉英泉、黃玉球、江德良、莫秀任、葉順英、劉寶榮林樹生、羅冠雲、許啟泰、劉寶榮、葉小勇、紀鳳媛趙春生(以上排列為按任職時間順序排列)

學校地址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中山園路45號(郵編:51805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