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運村

南運村,地名,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南閘鎮,地面積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2畝。

基本信息

簡介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南閘鎮南運村
南閘鎮南運村占地面積5.12平方公里,現有在冊人口2587人,752戶,2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322畝。
村辦企業共有15家,其中骨幹企業有:江陰光浩燈飾有限公司、江陰恆源塗料有限公司、江陰市聚益型鋼有限公司、江陰市易通鍋爐附屬檔案有限公司、江陰市南閘中天電器有限公司等五家,主要產品以節日燈吊、印鐵船用扁鋼、不鏽鋼片為主。2006年全村二三產業銷售收入21500萬元,村級總資產461萬元,村級可支配年收入220萬元。

經濟

2006年村委投入30多萬元,建立農民社區服務中心,設立棋牌室、桌球室、閱覽室以及農民健身場所,方便了村民文化娛樂、購物、休閒、健身、讀書,豐富了農民的知識,增強了農民的體質。為了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新增7台插秧機,1台中拖,擴大機插秧面積1100畝,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徹底解決農民“三彎腰”,為農業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村委又投10萬餘元,對村內3條道路實行硬化,使全村水泥道路全面貫通。村支部十分重視貧困家庭子女上學難的實際問題,開展“扶貧助學,慈善捐贈”獻愛心活動,全體黨員幹部及企業各界人士鼎力相助,捐贈慈善金達15萬元。

基本建設

在爭創社會主義建設新農村示範村的工作中,南運村新建3隻花壇,新增綠化帶1200m2,粉刷牆面1.5萬平方米,建立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將全村75隻垃圾箱,26條家河全部落實到黨員幹部進行義務包乾管理,並簽定衛生長效管理義務保潔責任書。
2006年村支部、村委按照市委和鎮黨委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要求,統一部署,投入50餘萬元,將原躍進農貿市場進行全面改造,社區服務中心一期竣工後,又迅速進入商貿服務中心二期工程,二期工程竣工後為村民提供了一個購物、娛樂、休閒的好環境,深受百姓的擁護和稱讚。
通過一年的辛勤努力,全村的面貌大變,村容村貌優美整潔,水泥道路全面貫通,家河池塘水清魚歡,環境衛生整潔清爽,村風民風文明和諧。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話四通。全村有11戶通自來水。有1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8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6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37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5.02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頭,肉牛0頭);漁業收入0.14萬元,占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8.79萬元,占總收入的24%;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3.6%。農民人均純收入3301元,農民收入以野生菌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野生菌,主要銷售往本市。2008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咖啡橡膠產業,無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戶,人口48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23人。其中農業人口48人,勞動力24人。該村以 漢 族為主,其中漢族41人,基諾族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幹壩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渡崗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0公里,距離中學2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人,其中小學生3人,中學生1人。

村務公開

該村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1人。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0.8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本年無籌資籌勞。年末集體總收入0.21萬元,有固定資產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3畝(其中:田124畝,地109畝),人均耕地4.85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789.5畝,其他面積344.00畝等資源。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晴通雨阻,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公共廁所,沒有路燈,農田得不到有效灌溉,糧食單產低。集體沒有經濟實體,沒有文體設施沒有垃圾處理場地,村內沒有排水溝渠設施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茶葉及橡膠產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3301元有時適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