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行宮

是南詔風情島島上的主體建築,是南詔王避暑行宮的縮稱,南詔(公元653一902年)在歷史上曾建有過3個都城,大理的太和城便是其中之一。 南詔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強大的軍事王國,而它原來只是一個小部落,其勢力大小也僅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小鎮。 南詔行宮是仿古皇宮而建,由於當時的南詔王朝深受吐蕃文化和唐文化的影響,所以行宮採用的是“唐朝的屋頂、吐蕃的牆和窗、大理的民房建築的基礎和外形色彩”。

南詔行宮
南詔風情島島上的主體建築,是南詔王避暑行宮的縮稱,南詔(公元653一902年)在歷史上曾建有過3個都城,大理的太和城便是其中之一。此外南詔王還在洱海周圍地區建有避暑行宮、御花園、圍獵場等。南詔王城設有軍事防禦之能力,據史書記載其南北城牆的長度分別達3350米3275米,而南北兩牆相距也有500米之遙,這一建築規模一點也不遜於北京故宮,而其輝煌燦爛,也曾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遺憾的是如今只能看到其部分斷垣殘跡。南詔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強大的軍事王國,而它原來只是一個小部落,其勢力大小也僅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小鎮。但後來,卻憑藉其軍事實力,兼併了洱海周圍的其他部落(即“詔”),使其疆域擴大到洱海領域,直到擴張到今天的四川、貴州、廣西一部,雲南全境,甚至整個越南,其國土面積曾達到107.36萬平方公里,為現在雲南省面積的27倍,與當時的唐王朝及吐蕃王朝鼎峙並存了近兩百年。
南詔行宮是仿古皇宮而建,由於當時的南詔王朝深受吐蕃文化和唐文化的影響,所以行宮採用的是“唐朝的屋頂、吐蕃的牆和窗、大理的民房建築的基礎和外形色彩”。行宮占地8000多平方米,其雄偉壯觀,不亞於當年。除了受漢文化與吐蕃文化影響以外,富有特色的白族文化也是這裡的主流。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種宗教信仰,本主是自族村社的保護神,意為“我們的主人”。自族人講求本主崇拜,只要有白族聚居的地方就有本主,所以大理州具有“五百本主”之說,村村寨寨都供奉本主,且都設有本主廟,有各自的本主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