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職學院

南昌職業學院創辦於1993年,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綜合性(專科)普通高等職業學校。 1981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講師。 2007年3月-至今南昌職業學院督導專員、黨委書記。

百科名片南職學院,全名南昌職業學院,簡稱南職學院,創辦於1993年,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綜合性(專科)普通民辦高等職業學校。
目錄
簡介 南昌職業學院辦學特色 理想高遠抱負博大 學者治學專家辦學 專業教師省市一流 嚴格管理學風濃厚 校園文化高雅濃郁 素質教育全面發展 就業廣闊工作可靠 江西大宇學院教學模式現任領導 院系設定 工程學院 計算機學院 外國語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人文學院 藝術學院 醫學系簡介 南昌職業學院辦學特色 理想高遠抱負博大 學者治學專家辦學 專業教師省市一流 嚴格管理學風濃厚 校園文化高雅濃郁 素質教育全面發展 就業廣闊工作可靠 江西大宇學院教學模式現任領導 院系設定 工程學院 計算機學院 外國語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人文學院 藝術學院 醫學系展開

簡介

NanChang University of Vocational Technologies(DUVT)
南昌職業學院創辦於1993年,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綜合性(專科)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陳香梅女士題寫校名並擔任學院顧問。學院歷經15年堅苦卓絕的發展,現擁有灣里、青雲譜、安義、紅谷灘四個校區,先後經歷了大宇工商學院(1993-1998)--大宇專修學院(1998-2003)--大宇職業技術學院(2003-2011)—南昌職業學院(2011-現在)四個發展階段;走過了一條自考助學--自考助學和學歷文憑考試--國家高職統招和自考助學教育三段不平凡的民辦教育發展之路。
南昌職業學院位於有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和"英雄城"之美譽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學院現有在校生24000餘人,專、兼職教師1211人,外籍教師8人。占地面積1293672平方米,校舍面積153000平方米;教學、行政輔助用房面積228981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83.6萬冊,電子圖書27萬冊;教學儀器設備值5407餘萬元。學院擁有教學實訓大樓、圖書館大樓、藝術大樓、學生公寓等現代化樓群和電子、電工、聲樂、繪畫、財會、服裝CAD等高標準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及兩個400米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等教學、體育設施。學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院各項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則;踐行"讓我的真誠服務,為你的成功鋪路"的承諾;秉承 "知識、技能、人文、素質、創新"五項教育功能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方針;努力培養具有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高素質的套用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
學院不斷改革和發展,進行實踐和創新,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先後被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江西省優秀學院、中國十大萬人著名民辦高校、首屆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20強、全國民辦高校就業競爭力50強。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均對學院的辦學業績進行了報導,並給予充分肯定。
學院占地2000餘畝,坐落在"世界十大動感都會"、江南歷史文化名城------南昌市。校園不僅環境優美、恬靜宜人,而且生活、交通極為便利。學院擁有實訓中心、實驗大樓、圖書館大樓、美術大樓、音樂大樓、學生公寓等現代化樓群和電子、電工、聲樂、繪畫、財務、服裝CAD等高標準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及400米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等教學和體育運動設施。同時學院投入巨資組建數位化校園,各校區間採用千兆乙太網技術連線,為全國首批接入中國教育科研網的民辦高校。
學院實施人才戰略和"引智"工程:建立優秀人才庫,重金誠邀各界才俊,實行學生淘汰教師制度。建立了一支以博導、碩導、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專家組成的師資隊伍。學院還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具有頒發全國通用的多種職業技能證書的資格。
學院以"學歷+專業+技能"的模式培養全面發展的複合型實用人才,貫徹"面向市場、打好基礎、注重修身、強化技能"的辦學方針。面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形勢,積極探索新型辦學模式,尋求強強聯合,2005年北京大學在我院設立了現代遠程網路教育本科教學中心;2006年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成立了立體化教育資源實施基地,實現了資源共享,促進了教學改革;2009年學院與ITEL軟體學院、IBM教育學院簽訂合作協定,成立軟體人才實訓基地。另外,學院在全國民辦高校率先通過ISO9001-2000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科學、嚴格的國際教育管理新模式,使學院教育服務步入了程式化、系統化的新台階。
就業力就是核心競爭力。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在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東莞等地)、長江三角洲(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台海經濟區(廈門、石獅、漳州等地)和環渤海經濟區(北京、天津等地)設立就業辦事處,構建了寬領域的就業體系。學院還與多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協定,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學生畢業後可直接赴用人單位工作。通暢的就業渠道使我院歷屆畢業生在六月中旬前就能順利就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紮實的專業功底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自辦學以來,學院進行了一系列實踐和探索,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先後被評為江西省優秀學院、中國十大萬人著名民辦高校、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20強、2007年度十大實力民辦高校,2008年又榮獲中國著名萬人十強民辦大學、中國就業質量十強民辦大學。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均對學院的辦學業績進行了翔實報導。

南昌職業學院辦學特色

理想高遠抱負博大

理想是太陽,理想是靈魂。南昌職院以諸葛亮"天下之將"的標準,要求學生"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室家",以天下為己任。大宇實行"太陽目標教育",儘管不能使每個學生成為太陽,但可以使更多的人成為星星和月亮。

學者治學專家辦學

南職的領導與教師多數都是從教數十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有著豐富的教學及管理經驗和很高的理論水平。他們遵循教育規律,探索和建立新的教育理論,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有的還撰寫了一系列教育論文,甚至開民辦大學編寫教材之先河,編寫了思想理論水平較高的思想品德教材。

專業教師省市一流

經過多年篩選,南職集中了省市公辦學校教師的精華,因而有比任何一所公辦學校更強的師資力量,學生每次參加自考,均名列全省前茅,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授方面,南職十分注重引進科學技術最新成果,使學生能迅速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能,在就業的資本方面高人一籌。

嚴格管理學風濃厚

南職將古代書院的"師生如父子"的教育模式和現代國際教育模式相結合,創造了新的南職模式,南職班主任和學生同吃住,實行"兩查兩點"(早晚查鋪,上下午點名),進行全天候的教育和半軍人的習慣和作風,形成了濃厚的學風和比學趕幫的競爭局面。
校園空闊 集中住宿
南職校園占底370餘畝,為全省民辦大學之冠。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個讀書的好居處。擁有籃球場、桌球場等多處場所。南職學生集中住校、集中管理。決不是在農村隨便租一些房屋,騷擾不斷,是非綿綿,使人無心學習。

校園文化高雅濃郁

校園文化是學校品位的標誌。南職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經過多年努力,已形成了獨特的南職文化。
南職精神:團結、拼搏、創新、奉獻。
南職校歌:《托舉星月奔向輝煌》、《大宇,我愛你》
南職辦學方針:面向市場、注重修身,強化技能。
南職校歌天天唱,南職精神天天講,南職校徽天天看,高雅恢宏的南職文化,如春風化雨,似細雨潤物,催人奮進,使人升華而神聖。

素質教育全面發展

南職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基礎,旨在培養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人才,使學生能文、能武,能上、能下,具有較廣闊的就業門路。為此,我院開展了一系列包括"六好工程"在內的素質教育,狠抓學生思想素質和行為素質的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做事,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真正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本領,懂得了做人。

就業廣闊工作可靠

南職將學生就業工作當作辦學成敗的關鍵,狠抓不放,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才力,花大量時間,聯繫三,四千家單位,將學生推向理想的工作崗位。現有七屆共八千餘名畢業生遍布京、滬、粵、浙、及澳門等地,擔任秘書、文員、報關員、技術員、工程師、翻譯、主任、經理、廠長、教師等職,有的月收入已達六千港幣,少數自任總裁、董事長的已有資產數百萬元。

南昌職業學院教學模式

學院以“學歷+專業+技能”的模式培養複合型實用人才,貫徹“面向市場、注重修身、打好基礎、強
化技能”的辦學方針。
面對高等教育國際化、大眾化的新形勢,學院在全國率先通過ISO9001-2000國際標準質量管理認證體系,創造了科學、嚴格的國際教育管理新模式,使學院的教育服務步入了程式化、系統化,邁上了新台階。
學院採取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措施,建立培訓基地、開設第二課堂,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奮發圖強與啟迪創造的學習氛圍。

現任領導

章躍進,男,漢族,1958年9月生,江西南昌人,國民黨黨員,
1981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講師。
1981年7月-1999年12月 南昌二十九中教師、副主任;
1985年7月-1987年7月 學員
1990年5月-1999年12月 南昌文化科技學校常務副校長;
1993年4月-2000年12月 江西大宇專修學院院長
2000年-至今 南昌五中法人代表
2001年1日-至今 江西大宇職業技術學院法人代表、院長。
李以鑌,男,漢族,江西南昌人,194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為江西省政協常委、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
1960年9月-1962年7月 在江西師範大學生物系學習
1962年9月-1964年7月 由江西師大併入江西大學生物系學習
1964年7月-1968年10月 在江西大學生物系任教師
1968年10月-1970年1月 隨五七大軍到九江縣下放勞動
1970年1月-1973年3月 在江西中醫學院藥學系任教師
1973年3月-1984年5月 在江西大學任講師 黨委辦公室主任
1984年5月-1994年11月 在江西教育學院任副教授、教授、組織部長 院長
1994年11月-2003年6月 在江西科技師範學院任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
院長 黨委副書記。併兼任南昌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
2003年1月-至今 江西省政協常委、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教授、碩導、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
2007年3月-至今南昌職業學院督導專員、黨委書記。

院系設定

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目前有學生11197人,設電汽系、機電系、建築系、數模系。開設套用電子技術、汽車運用技
術、機電一體化、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環境工程與管理、模具設計製造、數控技術等8個專業。
工程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其中不乏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他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在第一線為學生服務。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高技能型人才,大宇職業技術學院投入重金建成了工程學院實訓基地,共設數控加工、數控仿真軟體、鉗工、常規機加、鑄造、焊接、衝壓、力學、汽車系統、熱處理、金相、氣動液壓、建築測量以及電子、電工、單片機、家電等20多個實驗室,能滿足學生主要工種實習、實訓需求。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工程學院安排了實踐教學計畫,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並與南昌航空工業學院、華東交通大學、南昌廣盛電子有限公司等院校和企業簽署協定書,建立了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同時在學習期間,要求學生根據專業和個人性趣在畢業前必須取得至少兩種技能證書,如: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加工中心操作工、車工、銑工、電焊工、維修電工、家用電器產品維修工、施工員、預算員等證書,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學生還可取得駕照(C)。
多年辦學經驗證明,工程學院各專業適應社會人才需求,每年就業率平均達98%,相當多的大宇工程學院畢業生被聘為著名企業、外資企業技術部門負責人,擔任要職,月薪達3500-4500元。
程寶明先生,原洪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主持工程學院全面工作。另有一批來自省科學院等單位具有豐富理論實踐經驗的研究員,如:數控模具專家李錫英、王燕祥;電汽專家吳獻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熊康明、馬鎮華;機電專家許禮門、潘永林;建築專家張濤等,使工程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院現設計算機系,開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商務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等5個統招專業及自考專業(三年制專科、四年制本科)6個,共33個班級,學生1350多人;有電腦700多台,其中品牌高檔機占50%以上,並針對各專業分別組建了計算機硬體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模電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
2006年10月,我院師生共130人參加“全國計算機(微機)調試員職業技能大賽江西省選拔賽”,由王瑤生老師擔任大賽指導老師和領隊,有104人獲得高級技工職業資格證,21人進入全省的決賽,1人獲得全省第七名,為學院奪得了“團體二等獎”和“最佳組織獎”。
2007年6月, 在“江西省十八屆學生電子電腦大賽”中, 我系學生又多人次獲得大獎;其中,一等獎2人, 二等獎3人, 三等獎4人.。
2009年6月, 在“江西省二十屆學生電子電腦大賽”中,計算機系學生柴喬來獲得一等獎,為學院爭得榮譽。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現設英語系和日語系,已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多功能語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教學電視(電台)等先進的教學設施,開設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旅遊英語、英語教育、英語、日語等6個專業,有學生1600餘名,有外籍教師5人,高級職稱者占60%以上。外國語學院在注重理論教學的同時,非常重視實際運用能力的鍛鍊,已分別在所在地的灣里旅遊局、灣里二中、招賢中學等學校建立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學以致用。2004年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比賽江西賽區,何利鳳等3名同學獲獎;在2006年“江鈴杯”江西省大學生日語口語演講賽中,聶春燕、寧江、楊雨毛同學獲優秀獎。另外,學生在求職中一直表現出眾:英語0041班畢業生王貞經過四年的系統學習,應聘時在華東師大、浙江師大等名牌學府的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浙江慈谿實驗中學的英語教師;英語0141班畢業的陳青丹憑著紮實的專業功底,在短短半年時間成為企業的外貿主管,並多次出國談判……諸如此類:英語0333班鄭慧麗在浙江義烏服裝外貿公司任經理助理,英語0341班歐陽瑋在廣東東莞煜興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任總經理助理,俯拾即是。

經濟管理學院

南昌職業學院經管學院現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歷、職稱較高的專兼教師隊伍100餘名,其中正、副高職稱49名,絕大多數是本科以上學歷。目前學院有學生4000人,有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涉外旅遊、市場行銷、保險實務、商務管理、物流管理、物業管理、國際商務貿易、房地產經營管理、金融、中英合作商務管理等13專業,並擁有財會模擬室、多媒體教室及由學生組織的經管協會。為了加強學生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學院還與江西光大國際旅行社、江西鋅瑞文實業有限公司、江西盈柯電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及會計事務所、證券公司等單位建立了學生實訓基地並簽定了協定。上述所開專業由於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緊跟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所培養的學生都具有較高的組織能力、較好的社交能力和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歷屆畢業生就業門路較寬,就業前景非常好。例如:范福明,97屆財會專業畢業,當年從基層工作做起(工資包吃住650元/月),現年薪21萬。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現設文法系,已擁有漢語言文學、法律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公共關係、文秘、司法助理、現代教育技術、民航服務、學前教育、律師等10個專業,學生1300多人,2004年8月20日,由江西大宇職業技術學院和福州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大宇學院承辦的首屆中國大宇文法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行,為期3天的本次論壇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重點院校的博士生導師、著名專家學者,和來自省內相關兄弟院校及單位的有關領導,共同探討了社會學、法學及犯罪學等有關課題,與會專家學者還與大宇師生就馬加爵案件展開了熱烈討論和對話,對提高學院師生的綜合素質產生了積極作用。

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下設美術系和音樂系,設定15個專業,目前有學生2739人。
美術系開設電腦美術、現代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攝影及影視廣告、烹飪工藝與營養、廣告設計與製作、服裝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圖形圖像製作等專業,有多媒體教室20間、高配電腦室4間,計算機200多台,還有配備專業攝影機、數碼機、攝像機等教學器材以及成套影室燈、廣告拍攝台等教學攝影房2間、明亮寬敞的美術教室10餘間。聘請一批卓有成就的畫家、工藝美術家、廣告公司和設計公司具有高等學歷的負責人、各媒體資深記者、高級服裝設計師為職業教育學科的師資;聘請南昌各大學的資深教授、講師擔任藝術專業理論教學。

醫學系

醫學系設有醫藥行銷、社會體育、心理諮詢、社區康復等4個專業,聘請了江西醫學院、江西中醫學院的教授和副教授擔任專職教師;臨床授課由3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教授、主任醫師講授。醫學系的教學設施齊全,有實驗室2間,且有顯微鏡、病理標本、各類模型、圖等。學生均安排在縣以上醫院實習,至今已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600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