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鎮[蘭陵縣]

南橋鎮[蘭陵縣]

南橋鎮是山東省蘭陵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蘭陵縣南部,地處蘇魯交界,素有"蘭陵南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92平方公里,6.3萬人,轄9個工作區,59個行政村,8.7萬畝耕地,為典型的平原農業鄉鎮。境內地勢平坦,平原廣闊,土地肥沃,土質主要為攘質土、白塘土、黑色粘土。水資源充足,吳坦河、汶河、東加河、西加河、沙溝河和東宋溝、西宋溝流經全境。種植業和蔬菜加工業為當地主導產業。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大豆。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大蒜、土豆、萵苣、白菜、大棚菜及露地菜。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南橋鎮位於山東省蘭陵縣南部,地處蘇魯交界,素有"蘭陵南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92平方公里,6.3萬人,轄9個工作區,59個行政村,8.7萬畝耕地,為典型的平原農業鄉鎮。境內地勢平坦,平原廣闊,土地肥沃,土質主要為攘質土、白塘土、黑色粘土。水資源充足,吳坦河、汶河、東加河、西加河、沙溝河和東宋溝、西宋溝流經全境。種植業和蔬菜加工業為當地主導產業。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大豆。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大蒜、土豆、萵苣、白菜、大棚菜及露地菜。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前分屬郯城、臨沂兩縣,1940年屬沂縣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屬蘭陵縣,1953年屬蒼山縣,1958年建南橋公社,1984年建鄉。1996年撤鄉設鎮,面積90.1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轄南橋、北橋、前疃、後疃、高埠莊、南李莊、小魏樓、大魏樓、唐莊、貫、前胡寨、蘆樓、宋莊、鄒莊、任橋、官橋、劉莊、呂家、大湖子、小糊子、東戶莊、西戶莊、趙莊、界坊、宋疃、小寺、小堯、孫、前屯、後屯、石埠、董莊、紅旗新、蒲台莊、程、李樓、陸莊、大橋、楊莊、坊嶺、大李溝、小李溝、馬溝、遠溝、黃山前、鮑莊、前朱邑、後朱邑、北李莊、卓莊、丁莊、趙堡、魯坊東、魯坊西、後胡寨、張溝、佘、斜里、袁莊59個行政村。

經濟概況

南橋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郯夏公路橫穿東西,蒼南公路縱貫南北。優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促進了以南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及信誠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以""訂單農業""、""三辣農業""、""蔬菜儲藏加工""和""林業生產""為主的四大經濟亮點。全鎮訂單作物種植面積突破12000畝。三辣(大蒜、辣椒、大姜)農業發展到2.4萬畝;發展水稻種植5000畝;林網總面積近二萬畝。2003年末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多元。
獨具特色的“訂單農業”
南橋鎮自95年引進發展“訂單種植”,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漸成規模,成為民眾增收的一個重要方面,也形成了該鎮農業生產的一大特色。通過加強與上海百事公司、韓國地球株式會社及蘇州、常州等市地蔬菜產業公司的合作與交流,加強與省內蔬菜生產、科研部門的聯繫,提高了複種指數,由原來的單茬種植髮展為輪作套種,一年三茬、四茬種植。同時完善了社會化服務,推行了“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的四統一模式,為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以市場為依託,進一步完善與農戶的種植協定,擴大了保護價收購種植面積,化解了市場風險。2009訂單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到12000畝,其中土豆9000畝,洋蔥3000畝,草莓、黃瓜各4000畝,種植戶畝均增收千餘元。
財政優惠。外商投資新辦的生產性企業,自投產之日起三年內按繳納增值稅留成部分的40%返還企業。從獲利年度起所得稅留成部分三年內全額扶持企業,三年後減半扶持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屬高新技術的,在規定的減免稅期滿後,經審核仍為技術先進型的,可再享受三年全額扶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