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科技大學

南昌科技大學

南昌科技大學,是由2004年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批准,以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為主體開始籌建的一所大學。2004年-2009年,校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南昌科技大學)。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南昌科技大學的籌建工作已於2009年2月停止。2009年,學校黨委及行政重新確立了更名大學的目標,全校師生審時度勢,在再次確立學校更名大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辦學傳統和辦學特色,決定由籌建“南昌科技大學”轉變為更名“江西科技師範大學”,並確立2012年實現更名大學目標。目前學校已獲得教育部及省市各級政府的重點支持,大力加強內涵建設,積極加快發展步伐,力爭在2012年實現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基本信息

校情總攬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1.中國職業教育的搖籃、江西省第一所科技大學

2.2008年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以“優秀”達標的高等學府

3.全國重點支持建設地方示範性職教院校

4.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對國家立有“特別貢獻獎”的大學

5.學校健美操隊奪得我國健美操項目的首枚世界金牌

6.學校是國家級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7.學校是國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訓中心

8.被英國政府授予“江西省首家海外教育中心”的國際上活躍學府

9.江西省第一個獲國際社會公認的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教育項目的高校

10.2005年,學校科技開發、科研創新實力名列江西省高校前3名,全國190名

11.近三年來,在校學生獲獎總數(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列江西省本科院校首位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和“英雄城”美譽的江南古城、世界十大動感都會—江西省會南昌市。建有兩個校區,分別為位於國家級開發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昌北楓林校區和南昌中心城區紅谷灘高等學府群的紅角洲校區,總占地面積2800餘畝,建築面積50多萬平方米,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餘人,其中研究生近200名,普通本科生12000餘人,獨立學院——理工學院本科生2300餘人,專科生近9000人。

基地建設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學校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被國家財政部確定為全國重點支持建設地方示範性職教院校;學校是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全國健美操青少年培訓中心。學校建有一個國家科技部引進項目——與俄羅斯共建的離子體技術套用工程中心、一個省級重點工程中心——與美國合建的MEMS套用工程中心。學校擁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有機功能分子重點實驗室、光電子與通信重點實驗室和材料表面工程重點實驗室;2個在建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食品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食品藥學工程重點實驗室;學校建有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職業技術教育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建有江西省古籍整理研究所和萬壽宮文化研究中心;學校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為江西省城鎮職教師資培訓中心、江西省服裝職業技能鑑定站、江西省飯店職業英語標準培訓與測試中心。另外,學校還建有1個江西省教育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學校精細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西省教育廳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南昌市科研示範基地——南昌市有機功能分子科研示範基地。學校形成了以科技領域和師範領域為優勢,教育和文理學科為特色,科學研究、科技開發以及職業教育為強項的辦學格局。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學校自辦學以來為社會輸送了近5萬各類人才。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餘人,專任教師近1000人,其中教授110餘名、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200餘名,博士100餘名、碩士250餘名,博士、碩士生導師42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江西省重點培養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1人(全省共18人),獲“江西省青年科學家”稱號2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教師37人,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學校還聘請中科院院士楊叔子、清華大學博導趙玉芬院士、林尊琪院士等5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了學校的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常年聘有外籍專家在校任教。

學院建設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學校是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現有21個碩士點(含15個2008年已申報並通過,2009年正式批准),7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級品牌專業,擁有一個國家教育精品專業和一個國家教學改革示範專業。學校設有21個教學院(部),共109個專業;其中本科專業51個,專業涵蓋理、工、文、史、醫、哲、法、經、管、教育等10個學科門類;獨立學院——理工學院共16個本科專業,專業覆蓋理、工、文、管、藝術、體育等門類;專科設有13個系(部),42個專業,專業覆蓋土建、製造、財經、旅遊、法律、環保、生化、文化教育、藝術設計傳媒、公共事業、電子信息、農林牧漁等12個大類。學校設有職業教育、精細化工和藝海設計、有機功能分子、法學等研究所(中心),建有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農藥研究開發與套用、化工產品開發、數字視頻、模擬電路、土木工程建材等42個實驗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7000萬元,圖書管藏書量100餘萬冊,校內外實習基地125個。計算機網路覆蓋全校,實現了教學科研、圖書文獻檢索和辦公管理網路化。

院系劃分

根據楓林校區和前湖紅角洲新校區主要劃分為本科部、專科部、職業技術學院、理工學院
本科部下屬主要機構(楓林校區):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通信與電子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社會科學教研部、教育學院、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專科部、職業技術學院(紅角洲校區):計算機系、法律系、建工系、外語系、貿經系、藝術系、化工系、生物系、機電系、中文系、管理系、土木工程系、繼續教育學院、軍體部
南昌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紅角洲校區):
原: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屬於獨立學院性質。
科研與行政機構:
院長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
監察審計室:科研處招生就業工作處
學生工作處:保衛處財務處
後勤保障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基建處
資產管理處:研究生部
江西省有機功能分子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光電子與通信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材料表面工程重點實驗室職業教育研究所

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參與國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遣派教師赴國外訪學。目前,學校已與英、、俄、澳、加、法等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被英國政府授予江西省首家海外教育中心。與英國布萊福德學院、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萊姆頓套用技術學院、BradfordCollege、北大西洋學院合作開辦以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的中外合作教育項目,是江西省第一個可獲國際社會公認的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的教育項目。目前,學校正加緊與俄羅斯合作籌建離子體技術套用工程中心(國家科技部引進項目)、和美國合作籌建MEMS套用工程中心(省級工程中心),邀請了俄羅斯布揚杜耶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博導樓祺洪等著名教授兼職、講學和合作研究。

學生素質

學校以“明德精業”為校訓,堅持科學精神與人文素質並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兼修,致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2004年以來,在校學生參加世界健美操錦標賽、全國健美操錦標賽、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國際、國內各類競賽活動,獲國際級、國家級和省級獎項580項。近三年來,在校學生獲獎總數(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列江西省高校首位。其中,學校健美操隊員代表國家隊奪得了我國健美操項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實現了我國健美操項目世界金牌的“零”突破,共獲國際級獎項9個、國家獎項204個,其中金牌28塊;省級獎項166個,其中金牌84塊,刷新我國最高紀錄。培養了國際級運動健將1名、運動健將2名、一級運動員42名、二級運動員23名,並輸送了4名健美操國家隊隊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特別貢獻獎”。

科研實力

2004年以來,學校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和突破,學校教師主持研究各級各類項目76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3項,省部級各類研究項目377項。學校教師出版國家級和省部級專著、教材177部,發表論文1703篇,其中415篇被SCI、EI、ISTP收錄;榮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2項。

刊物水平

學校出版發行《南昌科技大學學報》、《職教論壇》、《國外職業教育》3種學術刊物,其中《職教論壇》是由學校主辦,受國家教育部指導,發行覆蓋面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是我國最具影響的職教刊物之一,在國際職教領域內也有重大影響,被北京大學等權威機構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曾列為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檢索前十名排行榜,並獲“全國優秀職教期刊一等獎”、“江西省優秀社會科學期刊獎”、“江西省十佳優秀期刊”等殊榮。

學校榮譽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學校的快速科學發展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學校曾被國家教育部遴選為全國高等職教院校和江西省師範類院校的唯一代表出席全國師範教育工作會議交流辦學經驗。學校作為全國第一所職業教育師範類的本科院校及江西省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科技大學,辦學的30多年,既一段不斷積極探索和總結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光輝歷程,又是一部進行嚴謹科學研究和大膽科技開發創新的卓絕奮鬥史。學校多次受國家教育部門委託,編寫了大量有關職業教育的專著、國家規劃教材及論文,學校創辦的《職教論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教育類報刊前十名排行榜,現已成為全國最具影響的職教刊物,是中國職業教育領域的理論權威;受國家教育部委託,學校共舉辦各種類型的師資培訓班近百次期,培訓總人數數萬人次,學校還承辦了非洲國家職業教育高級研修班,同時連續3年承辦了高、中等職業學校專業骨幹教師國家培訓,為全國乃至世界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譽為“全國職業教育的一朵奇葩”,有“培養中國職業教育師資的搖籃”之稱。學校注重科研開發建設,科研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已成為江西省及周邊地區重要的科學研究及科研開發基地。學校還主辦了多場由院士、知名學者專家參加的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包括自然科學研究和人文社科研討);學校建校20周年之際,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特為學校題詞“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教育師資,為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做貢獻”。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等稱號。《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網等20多家新聞媒體近年來紛紛報導該校立足經濟建設、推進學校發展、培養優秀人才等方面的顯著成果,《江西日報》以系列報導的形式,分九個專題介紹該校辦學成就與特色。

規劃發展

近年來,學校確立了“高位啟動、高位嫁接、高速發展”的三高發展戰略,提出了構築一個高地、寫好兩篇文章、確立三大目標、推進四項改革、建設五大基地,致力於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多技能、強套用”人才的發展思路。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大大提高,取得一批有影響的教學和科研成果,一些衡量學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標(如發表三大檢索SCI、EI、ISTP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主辦國內大型學術會議等)已躍居全省及全國同類高校前列,學校科研創新實力名列江西省前3名,全國前茅。在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學校將舉全校之力,努力加強自身各方面的建設,提升綜合實力,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申報2-3個國家重點學科、1-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一批專業學科博士點。利用3-4年時間,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省重點、國內知名、國際上活躍”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歷任領導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南昌科技大學歷史沿革,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南昌市職工業餘中學南昌市機關幹部學校(1977年)(1952年)
南昌師範專科學校南昌市業餘大學
(1984年)(1958年)
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洪都職業大學
(本科,1987年)(1983年)
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南昌職業大學
(2002年)(1984年)
南昌高等專科學校
(1992年)
歷史淵源: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南昌科技大學的主體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建於1977年,名為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並開始籌建本科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1987年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由國家教委(國家教育部前身)定名為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成為全國第一所職業教育師範類的本科院校。2002年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合格評估,同年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學院,成為全國第一所以師範和科技為特色的高校。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南昌市職工業餘中學。1958年,南昌市職工業餘中學和南昌市機關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南昌市業餘大學。1983年,以南昌市業餘大學為基礎,開辦洪都職業大學,1984年更名為南昌職業大學,屬普通高校序列,為江西省第一所職業大學。1992年6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由南昌職業大學轉辦為南昌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南昌高專併入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04年,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批准,以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為主體,合併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在此基礎上籌建南昌科技大學。2008年,在接受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學校以“優秀”達標,同年由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為南昌科技大學。
南昌科技大學(1977.10-2008.7)
學校歷任校黨委書記:
單發喜,校黨委書記1977--1986

章啟明,校黨委副書記(代理黨委書記工作)1987--1991

卓 健,校黨委書記1991--1997

鄒良志,校黨委書記1997--2005
胡永新,校黨委書記2005--
學校歷任校長:
單發喜,校長1977--1983
周紹森,校長1984--1984
啟明,校長1985--1994

李以鑌,校長1994--2003
鄒道文,校長2003--2007
王喬,校長2007--
南昌科技大學大事記

南昌科技大學南昌科技大學
1977年學校建立,名為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
1984年學校更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並開始籌建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1987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由國家教委正式定名為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1991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1997年學校建校20周年之際,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為學校題詞“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教育師資,為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做貢獻”。
2000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2001年學校創辦本科獨立學院--理工學院。
2002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合格評估。同年6月,學校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學院。

2004年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批准將南昌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江西科技師範學院,並開始籌建南昌科技大學。
2005年學校健美操隊奪得我國健美操項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同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8年學校接受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以“優秀”達標。
現任領導
校黨委書記:胡永新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傑忠
校黨委副書記:黃國俊
校黨委副書記:熊墨輝
黨委委員、副校長:袁吉林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魏新華
黨委委員、副校長:朱愛瑩
副校長:李冬妮博士
黨委委員、副校長:胡業華
副校長:蒲守智博士

傑出校友

學校自辦學以來為社會輸送了近5萬各類人才。
以下是學校校友中的傑出代表:
一、黨政機關:
1、國家文化部藝術司司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於平
2、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雷武江
3、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省社聯主席:尹世洪

4、江西日報社副社長、副主編:任辛
5、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南昌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西省委常委、九三學社南昌市主委、教授:李廣振
二、教育領域:
1、美國楊百翰大學博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委員會副主任:熊澄宇
2、北京師範大學數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學位評定委員會數學分會副主席:丁勇
3、華南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數學家:陳宗煊
4、贛南師範學院校長、教授:田延光
5、江西藍天學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於果
6、江西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候選人之一、國家課題評審專家組成員、北京師範大學等名校史學、區域經濟研究生導師、江西省世界歷史暨國際關係學會會長:徐耀耀
7、教育部職教中心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南昌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袁吉林
8、江西中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授:王金平
9、深圳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紀委書記、深圳市遠距離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央電大殘疾人教育學院常委副院長、中國數量經濟協會副理事長、智慧型CAD領域研究專家、國家重點工程CAD中心客座研究員、教授:胡新生
三、經濟和創業領域:
1、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全國勞動模範”、江西藍天學院院長:於果
2、“中國十大物流領袖”、九川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華
3、中國企業500強掌門人、中國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17名)董事長、黨委書記、江西省企業聯合會、江西省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國際名人交流中心授予企業管理成就獎:胡國光

4、盛富資本國院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巍
四、科技領域:
1、中科院軟體所研究員、博導、人機互動國家實驗室主任:王宏安博士
2、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聯合國核裁軍組織科學家及項目負責人,美國惠普公司高級軟體設計師及項目負責人,名列美國名人錄和科學技術名人錄:汪進博士
3、加拿大蒙特婁心臟研究所研究員,在心臟建模與仿真、信號分析與處理方面卓有建樹的科學家:鄒人強博士
4、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通產品設計研究所負責人、總工程師、IP界技術專家、軟體權威專家,15項(其中3項獲歐美授權)發明專利的傑出科學家:劉君博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