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南斯拉夫執政黨,簡稱南共聯盟。主張用革命手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在1952年11月召開的“六大”上,南共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正文

南斯拉夫執政黨,簡稱南共聯盟。1919年4月在貝爾格勒舉行的南斯拉夫各地社會民主黨統一代表大會上,建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主義者),F.菲利波維奇(1878~1938)當選總書記。該黨同年加入第三國際。1920年 6月在伏科瓦爾召開的社會主義工人黨第2次代表大會上,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黨,D.馬爾科維奇、菲利波維奇當選為書記,通過了黨綱和黨章,主張用革命手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在1952年11月召開的“六大”上,南共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1929年南斯拉夫王國政府宣布南共非法,黨的領導人轉移到國外,黨記憶體在嚴重的宗派主義,對一系列革命策略和戰略問題存在分歧。黨曾面臨被共產國際解散的危險。1937年,J.B.狄托擔任南共總書記,將南共中央書記處從國外轉入國內,並組成新的中央委員會,制止了黨內的派別活動,加強了黨的政治獨立性。
1940年10月,南共舉行第 5次全國代表會議,揭露了王國政府的親法西斯政策,主張同蘇聯建立友好關係,為發動人民參加反法西斯運動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41年 4月,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王國崩潰。同年 7月,南共中央政治局號召全國舉行武裝起義,反對法西斯占領者和賣國賊。戰爭期間,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武裝戰爭,建立了人民軍隊和革命政權,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戰後,南共堅持獨立自主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同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發生了衝突,南共不顧外來壓力,捍衛了黨和國家的獨立。50年代南共聯盟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出用工人自治和社會自治來取代行政管理,以克服官僚主義,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自治社會主義。1974年舉行南共聯盟“十大”,狄托當選為黨的終身主席。同年通過聯邦新憲法,加強南共聯盟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領導作用,使社會自治發展到自治的聯合勞動階段。1979年 4月召開的中央全會決定建立集體領導制,規定中央主席團委員輪流擔任執行主席,主持日常工作,任期 1年。1980年5月4日狄托逝世。1982年 6月舉行黨的“十二大”,大會把穩定經濟和發展社會主義自治制度作為中心議題展開了討論,並表示繼續執行狄托制定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自治、民族團結和不結盟政策。80年代初,南共聯盟已擁有 210多萬盟員。南共聯盟的機關報是《共產主義者》周報;理論刊物是《社會主義》月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