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二中

南城二中

江西省南城縣第二中學,坐落在縣城東面,盱江和黎灘河夾流而過。南城二中創辦於1970年,始名“南城縣新橋中學”,1971年改為 “城關鎮中學”,1980年改為現名至今。

基本信息

簡介

南城二中原坐落於南城縣建昌鎮盱江東岸,2009年9月搬遷至城北校區。新校區位於建昌北大道,南依風景秀麗的鳳崗公園,北臨雄麗寬闊的行政廣場。校園占地122畝,第一期建築的教學樓、辦公樓、科技樓、食堂、運動場已交付使用,面積為23000餘平方米,第二期建築的學生公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藝術樓正在建設中。現有初、高中六個年級,共48個教學班,2800多學生。有教職工187名,其中高級教師53名,中級教師81名,地級學科帶頭人1名,縣級學科帶頭人16名,中共黨員72名。2004、2007、2008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08年評為“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園”;是地級“綠化達標單位”、縣級“花園式學校”;2009年5月,晉升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

歷史

南城二中創立於1970年,時名“新橋中學”,是一所村級國中。一年後,收歸城關鎮管轄,更名為“城關中學”。1979年,南城縣政府又將我校劃歸縣管,並命名為“南城縣第三中學”。1980年因原第二中學撤銷,我校遞升為“南城縣第二中學”。1983年秋,設在南城共大的第三中學併入我校,擴大了二中的辦學規模。1984年7月,我校升格為副科級單位,2000年,又升格為正科級單位。2009年9月搬遷至城北校區。新校區位於建昌北大道,南依風景秀麗的鳳崗公園,北臨雄麗寬闊的行政廣場。

南城二中老校區 南城二中老校區

歷程

學校從創建以來一貫堅持“貫徹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推進素質教育,探索辦學模式,勇於開拓進取,趕超重點中學”的辦學思想。全校師生員工精神振奮,大家團結齊心,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憑著一股“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拼搏幹勁,猛攻教學質量關。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校在撫州市的普通中學裡,教育教學工作業績一直名列前茅,並於1996年、1997年、1998年連續三年名列全市普通中學辦學水平評估榜首,並跨進了全市重點中學十強的行列.

2000年,晉升為“市重點中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學校提出“向科研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以創新求發展,以特色創名牌”的辦學方針,以實現“創一流辦學水平,建一流校園環境,躋身省優質高中學校”為目標。學校始終將教育教學質量放在中心地位,狠抓師資道德建設,狠抓教學過程管理和終端管理,積極開展教改教研,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尤其是2000年高考,我校學生殷建瓊、劉自鴻分別以639分、674分的好成績奪得全市文理兩科狀元,分別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創造了南城教育史上一校獨得全市文理兩個狀元的紀錄。

2005年高考我校在生源素質差的不利條件下,仍奪得全縣文、理科高考狀元,再次贏得全縣人民的讚許。在學科競賽方面,我校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有160多人次獲獎,其中獲全國數學、物理、化學江西賽區一、二、三等獎23次,並且在2002年創造了全國物理競賽6人參賽6人均獲獎的好成績。2004年堯劍同學製作的《平拋儀和碰撞器的有機整合》獲第十九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競賽一等獎,成為2005年全縣高考加分的唯一學生。
在信息技術競賽方面,成績也是驕人的。國中吳剛、堯婷同學製作的電腦動畫《幾何變幻》獲全國第五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競賽三等獎,高中丁關澤同學製作的電腦動畫《立方體》、《王老五出車記》獲江西省第五、六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競賽二等獎,高中嚴穎同學製作的程式設計《分數分析》獲江西省第七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競賽三等獎,高中徐婉瑩同學製作的網頁《消失的瓷村》獲江西省第八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競賽二等獎,2007年、2008年、2009年,初、高中學生參加省中學生聽力競賽有60多人次獲獎。
我校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該校有一支業務能力強、思想素質高的優秀教師隊伍。我校現有專任教師中先後有4人獲全國優秀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有11人獲全省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光榮稱號,獲省市各類優秀稱號的有近30人,有市、縣學科帶頭人17人。

2009年5月,學校晉升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我校作為“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嚴格根據《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工作實施意見和管理辦法》和《江西省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工作評價指標體系(試行)》提出的任務和要求,緊緊圍繞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問題,積極主動地開展專題研究和教改實驗,研究探索新的技術環境下教育教學的新模式和方法,並通過師資培訓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加快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

新校區

學校占地面積44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校園內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樓、會議廳、圖書館和食堂,還有田徑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和桌球場等學習、生活、鍛鍊、娛樂的場所,實驗樓內設有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和美術室, 校內還興建了生物園和小花園。 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學生2800餘人。 現有教職工216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者占93%。高級教師33人,中級教師51人,地級學科帶頭人1人,縣級學科帶頭人9人,校級學科帶頭人29人。有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4人次被評為省級先模,12人次評為地級先模,60餘人次評為縣級先模。

辦學三十年來,學校以“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為校訓,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實際出發,按教育規律辦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最佳化育人環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校為了樹立一代新風,培養一代新人。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德育活動和綜合治理,學生中既出現了以全縣十大見義勇為英雄謝邦仁為代表的好學生,也湧現出了一大批象官荷卿、邱靜式的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學校“火炬”學雷鋒小組堅持二十年為敬老院做好事、多次被省、地評為先進集體。1997年,學校與縣消防大隊開展“警民共建文明街”活動,把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推向縱深發展,受到上級的高度讚揚。學校自1996年以來,連續兩屆被評為地級“文明單位”。

師資力量

在抓好德育,培育良好校風、學風的同時,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開展了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為重點的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完成素質教育提出的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等目標。並且建立了一套實施素質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機制。

學校還大力開闢第二課堂,建立了許多興趣小組,學科競賽中,高中獲全國數、理、化江西賽區一、二、三等獎15人次,國中獲全國數、理、化比賽江西賽區19人次。學校體育項目、文藝節目、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小發明創造多次在全縣、全區獲獎。學生“盱笛”文學社成績斐然,1997年被評為“全國中學生優秀文學社團”。連續三年來,南城二中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在全區高(完)中教育教學評估中,名列全區34所高(完)中前十強,作為一所普通中學,達到了全區重點中學中上游水平。1997年被省教委確定為高中課改試驗樣本校。

發展前景

為了面向資訊時代,搶占制高點,南城二中已於1998年在“國際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上建立了南城二中網頁,與全國名牌中學加強聯繫。今天,南城二中教職工正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勤勉刻苦的工作作風,開拓進取,奮力拚搏,邁向新的世紀。

南城二中新校區 南城二中新校區

南城二中新校區在2007年12月25日開工奠基後,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在縣委、縣政 府的關懷與支持下,在相關單位鼎立協助下,新校區建設按照預期目標有條不紊進行著,教學樓、科技樓、辦公樓外牆粉刷已完畢,室內裝修也將進入尾聲;學生食堂也在緊張的施工中建設。現如今,學校大門基本建設完成,大門口及校園廣場水泥地面澆築完成,計畫在2009年春季實現學校的西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