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東

南仁東

南仁東(1945年-2017年9月15日),出生於吉林遼源, 畢業於清華大學,在中國科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1994年始,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東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2017年11月,中宣部追授南仁東“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18年2月,感動中國十大感動人物人選。

基本信息

個人介紹

教育經歷

南仁東南仁東
1963年09月-1968年07月,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真空及超高頻技術專業,學士。

1978年09月-1981年07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王綬琯,理學碩士。

1982年09月-1987年07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王綬琯,理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68年12月-1978年10月,吉林省通化市無線電廠,技術科長。

1982年09月-1989年08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助理研究員。

1989年09月-1992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員。

1992年10月-2008年04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8年04月-2010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

國際交流經歷

1985年12月-1987年05月,荷蘭德雲格勒天文台,訪問學者。

1990年09月-1991年09月,日本國立天文台,客座教授。

1996年09月-1997年04月,日本國立天文台,客座教授。

研究領域

射電天體物理,射電天文技術與方法。

科研項目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建設。

2016年9月25日,舉世矚目的“大射電”竣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利用貴州喀斯特地區的窪坑作為望遠鏡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社會任職

1993年12月-1996年12月,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

1996年10月-1999年10月,國際宇航科學院IAA的SETI委員會,SOC委員。

2000年12月-2008年12月,中國天文和天體物理學報(ChJAA),編委。

2003年08月-2006年08月,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天文分部(IAUDivisionX),副主席。

2005年07月-2010年07月,國家無線電頻率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6年08月-2009年08月,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天文分部(IAUDivisionX),主席。

獲獎及榮譽

1984年始,使用國際甚長基線網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觀測研究。在這一領域的早期發展階段,主持完成歐洲及全球網十餘次觀測。首次在國際上套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豐富的天體物理成果;VLBI混合成圖,達到當時國際最高動態範圍水平。建立國內相關後圖像處理中心,使80年代中國進行VLBI數據分析成為可能。多年的突出成果得到國際同行讚譽和認可,2006年當選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專業部主席。

1994年始,提出利用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台址,建設巨型球面望遠鏡作為國際SKA的單元,啟動貴州選址。14年艱苦創業,任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7年7月,入選為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

2017年11月,中宣部追授“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代表論著

1.《大射電望遠鏡(LT)國際合作計畫建議書》南仁東等,1994。

2.《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大射電望遠鏡FAST預研究》驗收技術檔案 南仁東等,2001。

3.《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FAST關鍵技術最佳化研究》執行情況驗收總結報告 南仁東等,2006。

4.《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建議書》嚴俊、南仁東、王宜、彭勃、王啟明、朱麗春、朱文白、金乘進、張海燕等,2006。

5.《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修改版)》嚴俊、南仁東、王宜、彭勃、王啟明、朱麗春、朱文白、金乘進、張海燕等,2008。

6.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 R.NAN,ScienceinChina:SeriesG,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49(2),2006,129-148。

7.VLBIobservationsof243CRCSSradiosourcesat50CMR.NAN,R.T.Schilizzi,C.Fanti,R.Fanti,A&A,252,1991,513-527。

8.OnthenatureofcompactsteepspectrumradiosourcesR.Fanti,C.Fanti,R.T.Schilizzi,R.E.Spencer,R.Nan,P.Parma,W.J.M.vanBreugel,T.Venturi,A&A,231,1990,333-346。

9.VLBIpolarimetryofthehighrotationmeasuresource3C119at8.4GHzR.Nan,D.C.Gabuzda,S.Kameno,R.T.Schilizzi,M.Inoue,A&A,344,1999,402-408。

10.DivisionX:RadioAstronomyR.Nan,RussellA.Taylor,LuisF.Rodr¨guez,ChristopherL.Carilli,J.Chapman,GloriaM.Dubner,M.Garrett,W.MillerGoss,RichardE.Hills,H.Hirabayashi,etal,CambridgePress,Cambridge,2008。

人生經歷

南仁東南仁東
1945年,南仁東出生於吉林遼源,從小就是個妥妥的學霸,聯考時更是以平均98.6分的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學習。

他並不是一個只「讀死書」的人,不僅不局限於一種文化知識,還有各種興趣愛好。
旅遊、畫畫、物理、數學,他愛這個世界所有未知的東西,大學時,他就利用大串聯的機會,從廣州到新疆天山,瀟灑游遍大半箇中國。

畢業後,正趕上文革,他被下放到吉林的車間,他乾什麼像什麼,無所不精。開山放炮、水道、鍛造……臨了還當上了廠里的技術科長。

南仁東的繪畫作品南仁東的繪畫作品

才藝方面,他也毫不遜色。剛被下放時,留著一頭長髮,活脫脫一副藝術家的氣質。他的繪畫水平也十分精湛。

當一個人做什麼都做得很好的時候,他的選擇便顯得極其重要,不然便會事事精通,事事疏鬆。對於南仁東,他徘徊了一會兒,停在了天文學的門口。對於一個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的人,有什麼還能比宇宙未知的秘密更吸引人的呢?南仁東就這樣選擇了天文並義無返顧陶醉其中。

當天才專注的時候,沒人能趕超他的步伐。

1984年,他開始使用國際甚長基線網,對活動星系核進行系統觀測研究,主持完成了歐洲及全球網十餘次觀測。成了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一流科學家,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睞,可就在如此輝煌的時候,他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毅然放棄薪水比國內高300多倍的工資,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南仁東說“在我眼中,知識沒有國界,但國家要有知識。”

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跟同事說:
“咱們也建一個吧。”

起初他們選擇建造小數量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類型。當時國際主流是建造大數量小口徑,就是用幾千個小口徑望遠鏡組成的陣列。
很多人並不看好。一是國內很難找到荒無人煙的開闊地域,二是地質條件和工程成本、難度將會很高。更何況,還需要巨額的經費,無數科研人力,在90年代的中國,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南仁東決定先來選定最基礎的東西,FAST要建在哪兒?

那時的南仁東經常叼著根煙,在辦公室周圍找人聊,覺得說得好就記一下。有一次,有人建議他可以看看雲貴的喀斯特窪地。他迅速請遙感所出了三百多幅窪地的衛星遙感圖,黃黃綠綠的圖上顯示當地的窩凼。凼,水坑的意思。幾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體圍繞,恰好擋住了外面的電磁波。

1994年4月,他當即就帶了一群人去了貴州。

在1994年到2005年間,他走遍了上百個窩凼。以當時的道路條件,每天最多走1-2個,晚上回到縣城,白天再跋涉過來。最終選定雲貴高原喀斯特窪地,這片世界上最適合建設這個項目,最獨一無二的地方。

......

他的一生用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來比喻最恰當不過“在這個滿地都是金錢的年代,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