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南京郵電大學1999年創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與揚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素有“竹西佳處,淮左名都”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共建新校區。新校區坐落於揚州市揚子津科教園區。遷址揚州辦學,為學院搶抓通信行業和地方經濟大發展機遇帶來了更大活力。在南京郵電大學和揚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通達學院將在已有辦學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品牌創建工作,在較短時間內建設成國內一流的通信信息類獨立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網站圖片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網站圖片

通達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計算中心、電教中心、語音實驗中心、程控交換技術中心、移動通信技術中心、光纖通信技術中心和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語音信號處理、計算機通信、IP網、實驗通信網等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實驗環境。學院堅持以培養套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以信息產業(IT)相關高新技術為立足點,依託南京郵電大學雄厚的教學資源、學科優勢和嚴謹的教學管理,使學生具有較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計算機套用及相關工程技術等技能,在歷屆畢業生的英語四級通過率、參加全國及江蘇省大學生各項競賽獲獎率、考研升學率、畢業生就業率等方面處於較高水平。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專、兼職教師516人,其中高級職稱16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總數的75.6%,享受政府特殊津貼6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9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9人。

院系專業

學院設有“信息工程”、“英語”、“微電子學”、“自動化”、“光電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統開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通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數字媒體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市場行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及“統計學”等18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或專業方向)。2013年新增加專業:物聯網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2014年專業介紹

市場行銷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基礎,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掌握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知識,熟悉通信業務和通信新技術,具備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外語、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具有市場調查、市場分析、市場拓展、行銷策劃、商務談判等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文獻檢索、信息查詢、市場調查能力的綜合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修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通信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國際市場行銷、管理溝通、公共關係、現代通信技術。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是工商管理管理。學生畢業後,適合在各類企業從事市場調研、市場分析、銷售談判、行銷運作、行銷策劃、商務溝通等管理和業務處理,特別是在通信運營企業從事經營分析、市場行銷、業務開發、客戶關係管理方面的工作,並且為企業制定市場行銷組合策略,進行行銷管理。
專業帶頭人:劉立教授,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高校市場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工商管理理論與方法,重點研究通信企業管理、電信企業戰略管理、電信市場行銷等領域;在省級政府機關、大型國有企業和大學從事過政策諮詢、企業管理和教學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十幾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郵電部、信息產業部、工業與信息化部軟科學研究課題;在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60多篇;編著的《電信市場行銷》一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物流管理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物流技術和計算機網路等方面知識,懂得現代物流基本原理,掌握現代生產經營和流通領域物流管理理論、方法和物流中的運輸、搬運、包裝、倉儲、配送等基本知識,掌握物流現代化趨勢以及相關的物流技術,具有較強的外語套用能力和物流規劃及分析解決物流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在各種類型物流管理部門從事物流系統設計及物流經營、管理、決策工作,能在製造業、流通業以及各類物流企業從事國際、國內物流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實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修課程:物流概論、企業物流運作與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技術與設備、供應鏈管理、郵政物流管理、國際物流與貨運代理、配送與配送中心管理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是國際貿易、市場行銷、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等。學生畢業後,主要面向從事國際、國內商務貿易活動的企事業單位、運輸企業從事貨運代理、物流管理、外貿制單、涉外諮詢等工作。
專業帶頭人:張相斌教授,博士學位,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和最佳化技術與理論;近幾年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反應性供應鏈資源最佳化配置的廣義逆最佳化方法與快速支持系統”、“基於逆最佳化的格線環境下製造資源全局最佳化配置研究”等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在國際學術會議、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20餘篇論文,出版專著一部,受到該領域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其中被EI收錄論文5篇,被CSSCI收錄3篇。
電子商務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通信、計算機與網路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業務技術規範,具有市場分析、經營決策、物流管理和運用網路技術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以及進行系統的設計、開發維護和運營管理的能力,具有系統集成、網路套用和網路安全保障能力,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修課程:電子商務導論、電子商務與企業管理、通信經濟學、電子商務法、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現代通信技術、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資料庫原理與套用、網路信息安全、系統分析與設計。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學生畢業後,能在電子商務企業、通信企業、政府機關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商務與信息化相關的工作。
專業帶頭人:姚國章教授,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碩士生導師;江蘇省信息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工商局電子商務專家團成員;江蘇省智慧旅遊專家;中國電子商務專家庫高級專家;中國信息協會第一、二屆中國信息化百名學術帶頭人;南京市秦淮區政協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應急管理和應急通信等;先後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及廳局級研究課題二十餘項;已在各類重要期刊發表專業論文100餘篇;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十餘種,其中《電子商務與企業管理》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和江蘇省高校重點教材;曾獲江蘇省軟科學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發改委研究成果獎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廣告學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對數字媒體概論、人機互動理論、互動媒體設計、數字聲像表現、用戶界面設計、網路傳播過程、網路媒體、網站建設、傳統媒體上網等傳播理論與套用進行研究,依託南京郵電大學大信息學科特色,走傳播文化與傳播科技結盟的辦學新路。培養具有廣告學、網路及數字媒體、網路傳播等基礎知識,較好的外語綜合能力,熟悉國家有關廣告產業的法律法規,了解網路傳播技術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最新動態和廣告產業發展狀況,培養具有紮實的網路傳播基礎理論與套用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修課程:傳播學、廣告學、廣告史、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經營與管理學、廣告與消費心理學、公共關係學、市場行銷與廣告、廣告媒體研究、廣告效果研究方法、廣告政策與法規、廣告攝影與攝像、電子音樂製作、廣告設計、電腦圖文設計、廣播電視概論、三維動畫、Web技術套用、計算機網路基礎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數字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等。學生畢業後,可在新聞、出版、影視、廣告、文化產業、市場調查、信息諮詢等行業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市場行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等工作,也可在各類網站從事網路廣告、網頁製作、信息發布等網路傳播工作。
專業帶頭人:王平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校文化藝術中心主任,文學信息藝術設計與教育學科帶頭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基本理論、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具備文獻檢索、信息查詢、數量分析等基本技能,擁有現代管理學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專業知識,熟悉現代通信技術和新興通信業務知識及系統分析設計方法,掌握信息組織、分析研究、傳播與開發利用的能力,具備信息資源管理、網站維護與管理等方面的實踐套用能力,能夠勝任國家各級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相關科研單位和金融機構等部門中從事信息系統和信息網路的建設與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套用型高素質人才。
主修課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導論、管理學原理、統計學、運籌學、系統工程、電信生產運營、網路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管理信息系統、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分析與設計、資料庫原理與套用。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研究方向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生畢業後,可從事企業業務市場開發、經營分析與決策支持等信息管理工作,也可從事信息產業的技術工作,特別是計算機套用網路的技術管理工作,協助企業決策層建設各級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為企業的業務和網路(如虛擬企業、電子商務等)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規劃、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和組織開發等工作。
專業帶頭人:盧子芳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企業戰略與最佳化、大系統建模、企業規劃和決策及動態對策理論與套用、數據分析等;近年主持並完成工信部、原信息產業部、江蘇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5項,甘肅移動公司、廣東移動公司、安徽電信工程公司、廣東揭陽移動和校內項目8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發改委、廣東移動、江西吉安移動等項目13項;承擔了中央地方共建實驗室、江蘇省經濟管理基礎課示範中心、江蘇省實踐教育示範中心的規劃及組織和建設工作;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參與編寫《計量經濟學簡明教程》教材1部。
自動化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工業過程控制與分析能力,能夠掌握運用電工與電子技術、電氣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通信理論、系統工程、計算機軟硬體技術與網路技術,從事自動控制系統及生產過程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高級語言程式設計、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理論、電機與拖動基礎、感測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與仿真、運動控制系統和過程控制。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電路與系統、測控計量技術與儀器、計算機套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學生畢業後,可從事計算機控制與套用、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信息處理、網路通信與監控、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電子技術套用、管理與決策系統的科技開發與研究工作,也可在信息產業和其它國民經濟部門從事網路控制與管理、過程控制和運動控制系統分析、設計、運行、技術開發及管理工作。
專業帶頭人:荊曉遠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江蘇省333工程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自動化特色專業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信息學部一、二、三、四處通訊評議專家,十幾個國際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審稿人,亞洲模式識別學術會議分會主席,香港理工大學客座研究員,IEEE智慧型系統套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模式識別、圖象與視頻處理、機器學習、大數據、軟體安全等;先後擔任中興通訊公司南京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導師;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市廳級、校級科研項目7項;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國際重要學術會議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英文專著1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在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領域具有電氣技術方面較為紮實的理論基礎,具備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的主要特點是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結合、軟體與硬體結合、弱電與強電結合。
主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線性系統,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路與系統,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電路與系統等。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電力系統、工業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等領域,從事與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相關的運行管理、設計研發等方面的工作。
專業帶頭人:郭前崗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長期研究和從事電力系統電能質量控制、電力電子技術、現代功率變換系統理論與系統、智慧型電網技術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編著出版教材1部;主持完成多項省級與中央專項基金項目和多項企業大型工程項目;獲省級教學改革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培養)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培養)專業屬於江蘇省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主要培養適應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通信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備本領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富有創新精神,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和全球化視野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離散數學、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導論、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電路分析基礎、軟體工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資料庫系統、JAVA語言程式設計、Oracle套用開發課程、Android開發高級套用等。
深造就業:由於本專業人才培養主要通過校企合作方式,緊密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學生畢業後以就業為主,主要從事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及套用開發工作。當然學生畢業後可以自願選擇學業深造,主要方向以計算機學科為主線、以信息技術套用的需求為導向、與電子、通信等其他學科進行交叉的套用軟體開發、嵌入式系統開發、電信業務、資料庫技術及管理等專業。
培養方式:開展校企合作,學校提供政策和培養方案,合作單位負責部分培養方案的具體實施,包括授課、實驗和實習等。培養方案的擬定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人才培養主線,以著名IT企業為依託,將高校的資源優勢和企業的技術優勢相結合,學與練相結合,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解決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的矛盾,培養能夠快速適應企業技術環境、需求的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負責人及本專業師資隊伍結構:成際鎮教授,碩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黨委書記。1982年從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系統結構專業畢業後,在南京郵電學院通信工程系工作,1988年南京郵電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交換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至今一直從事計算機套用、交換技術、網路技術等的教學與科研。研究內容包括:研究ATM、IP寬頻通信網的QOS理論和技術、流量工程技術和安全技術;下一代網路的軟交換技術;IP網路多媒體業務技術;信息安全與監控技術;通信網管技術;計算機電信集成(CTI)平台及套用;IP寬頻接入和城域網中的關鍵設備和技術開發;IP/ATM集成技術和MPLS技術;計算機通信與套用;通信網路與業務的規劃與設計等。
本專業的師資隊伍已形成由教授為帶頭人,年齡、職稱呈梯次,學緣結構合理。在與多個企業密切合作後,培養了多名雙師型教師,擁有江蘇Linux軟體園、南京吾曰思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尚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ORACLE全球職業教育項目組中國區運營商)等企業授權的講師資格。目前,我院本專業主要的合作單位有上海尚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ORACLE全球職業教育項目組中國區運營商)和揚州銘揚培訓服務有限公司。
此前,本專業已建成江蘇億通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郵通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江蘇軟體園、南大蘇富特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4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校內實習實訓基地13個。我院已經與江蘇億通高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建策股份有限公司,揚州銘揚培訓服務有限公司、江蘇郵通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上海泛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實施了“3+1”定向培養方案,本專業學生到相關企業進行學習與實踐,畢業生得到企業廣泛的認可與好評。與企業共建了“江蘇LINUX嵌入式系統實驗室”、“吾曰思程網路系統集成實驗室”、“思科網院”、“華三網院”4個專業實驗室。250人次的學生獲得相關證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掌握計算機領域、通信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核心技術,具備計算機套用系統開發、維護的基本技能,能進行網路產品的軟硬體設計和通信系統部件或設備的安裝、調試、使用、維護等,解決計算機網路、通信網路的故障,具有開發通信網路軟體基本技能,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高級語言程式設計、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軟體工程、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資料庫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TCP/IP原理及實現、現代通信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網路信息安全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軟體與理論、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網路系統管理與控制等方面的設計、開發、維護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專業帶頭人:王海艷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助理,碩士生導師;教育部聘任2013-2017年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專家庫評審專家,2013年入選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2012年評為江蘇省第四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第三層次),2006年度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江蘇省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與通信專業委員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參與和主持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畫項目等;作為負責人獲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滾動資助、江蘇省計算機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基金、江蘇省國際科技合作聘專重點項目、江蘇省青藍工程、江蘇省博士創新基金、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畫等項目各1項,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畫項目資助、校青藍工程科研等項目各2項;在國內外期刊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SCI/EI檢索12篇;獲國家發明專利申請受理10項、專利授權15項、軟體著作權多個;獲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信息工程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強計算機、外語和相關的工程技術能力,培養能從事通信、計算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領域內設備、網路與相關係統的開發、設計、運行及維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高級語言程式設計、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據結構、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基礎、通信網路技術、軟體技術基礎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信息與通信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生畢業後,可到相關企事業單位或政府機關從事通信、計算機網路、通信與計算機綜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有關信息工程及相應的技術套用和開發工作。
專業帶頭人:張玲華教授,博士學位,物聯網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位訊號處理、智慧型信號處理、語音信號處理及現代通信技術;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所在團隊曾獲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負責或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高科技發展項目(含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課題及合作項目等;獲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編出版研究生教材1部。
通信工程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通信技術、通信系統、通信網路、信息傳輸和處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從事通信系統或網路的設計、製造、調測、工程實施及運營,具備較好的電子線路設計和軟體編程能力,以及電子信息產品開發和通信系統維護的基本技能,能實現各種信息(語音、圖像與數據)的採集、處理和變換,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高級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
主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電磁場與天線、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交換技術基礎、通信網基礎、光纖通信與數字傳輸、移動通信系統。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與通信工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生畢業後,可以在通信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等領域從事通信設備、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設計、開發、運營維護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專業帶頭人:周亮,南京郵電大學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IEEE多媒體通信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曾在法國巴黎高科從事博士後研究並獲法國政府艾菲爾博士生獎學金,曾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和“優青計畫”;2013年當選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多媒體通信;近年來在SCI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申請法國專利3項,德國專利1項;作為負責人和主要完成人,主持參與了德國洪堡基金會車聯網項目、法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無線多媒體通信項目和安全多媒體通信項目等;受邀分別擔任7個國際SCI期刊編委或特邀編委;6次參加有關通信與網路的國際學術會議和研討會,先後提交多媒體通信標準議案4份。
軟體工程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需要,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擁有寬廣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信息產業技術領域內,從事各種軟體的設計、開發、維護、工程管理的軟體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數據結構、算法分析與設計、離散數學、軟體工程、Web技術、資料庫系統、大型資料庫技術、UML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系統、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及C++、嵌入式系統與開發、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軟體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及信息技術領域從事軟體系統的規劃、開發、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專業帶頭人:李玲娟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專業負責人,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分散式計算(雲計算)、信息安全、物聯網的數據管理與智慧型處理等;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國家863計畫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課題、江蘇省科技計畫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畫課題、江蘇省電信公司研發項目共1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70餘篇,被SCI和EI檢索共10篇;參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項、軟體著作權5項。
網路工程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通信、網路工程、網路安全、網路系統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較寬的通信系統和網路工程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網路系統設計和工程技術能力,能在相關行業內從事網路設備的設計和生產、網路通信軟體的開發和套用、網路系統的集成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網路技術概論、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技術、IP網路技術及套用、網路編程技術、網路工程基礎實驗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信息網路、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生畢業後,可適應各行業信息化與網路化需求,在研究機構、政府機關、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從事網路系統規劃與設計、網路系統集成與網路軟體開發、網路運營與維護管理、網路設備研發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專業帶頭人:魏建香副教授,博士學位,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從事網路信息智慧型處理理論與套用研究;負責物聯網學院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多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並參與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
物聯網工程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與創新意識,擁有紮實的物聯網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方法,能在信息網路等領域從事科研、套用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專業型人才。
主修課程:高級語言程式設計、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物聯網導論、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通信原理、作業系統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路、嵌入式系統原理與套用、物聯網感知技術及其套用、無線感測器網路(雙語)、物聯網安全技術、軟體工程(雙語)、通信軟體設計基礎。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網路、通信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物流工程等。該專業主要就業於與電子、通信、軟體等物聯網相關的企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路協定和標準、無線感測器、信息安全等物聯網套用系統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專業帶頭人:孫知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帶頭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物聯網及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小組副組長,江蘇省微型電腦套用協會多媒體專委會副主任,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江蘇省科技計畫、重慶市科技計畫等項目評審專家,ComputerCommunication、AppliedMathmaticsandComputation、軟體學報、計算機學報、通信學報、電子學報等期刊審稿人;計算機工程,中興通訊期刊,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編委;長期從事計算機網路及安全、物聯網套用、多媒體通信及計算機軟體教學科研工作;作為負責人已完成和正在從事科研項目近40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7篇、EI核心版收錄40餘篇;擁有計算機網路與安全、多媒體通信等方向的發明專利近20項;獲江蘇省科技成果三等獎、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三等獎、中國通信學會三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南京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8項等。
數字媒體技術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計算機套用、廣播影視、圖像視頻處理、新媒體技術、網路傳輸與信息傳播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媒體信息處理、影視特技、虛擬現實、三維動畫、遊戲編程等數字媒體核心技術,能夠在計算機、媒體、網路交叉領域獨立從事數字媒體設計和開發套用、數字視音頻合成與創作、數字影視製作、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信息服務和數字媒體管理工作,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高級複合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數字媒體技術導論、繪畫基礎、電腦圖文設計、視聽語言、可視化編程、電子音樂製作、數據結構、計算機圖形學、資料庫系統、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信號分析與信號處理、計算機網路、圖像處理與動畫設計、電視作品編導與製作、攝影與攝像、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計算機遊戲程式設計、Web技術、虛擬現實、IPTV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還可以選擇的相關專業為計算機套用技術、新聞學、傳播學、模式識別與智慧型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等等。學生畢業後,可在廣播電視製作、動漫和娛樂遊戲軟體、信息產業、教育與文化資源開發、大眾傳媒等行業以及國家機關、新聞出版、高等院校、電視台等單位工作。
專業帶頭人:劉峰教授,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南京郵電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江蘇省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信號和信息處理專業學術帶頭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培養人選和江蘇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南京郵電大學教學名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網路視頻傳輸、圖像處理與多媒體通信等;主持或參與近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項目,主持近20項橫向研發課題;獲江蘇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校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次;主持《圖像處理》課程獲江蘇省精品課程,參與編寫《數字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被評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和江蘇省精品教材;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在國核心心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60餘篇,獨立和合編著作5部,申請或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餘項。
美術師協會江蘇地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計算機藝術教育委員會理事,江蘇省廣播電影電視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動漫藝術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省直分會理事,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南京郵電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江蘇省碩士點、本科專業學士學位評審專家;作品在全國及省級參展中多次獲獎,多幅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在國家級重點學術期刊發表40餘篇論文和作品;主持完成多項全國及省級科研項目。2011年榮獲“中國設計事業突出貢獻獎”。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養、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需要,在光通信和光電子器件研究方向具備較紮實的理論基礎、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從事工程設計、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的套用型專業人才。
主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磁場理論與光波導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物理光學、光電信息物理基礎光電子學、套用光學、光纖通信原理與系統、通信原理、光學與光電子基礎實驗。
方向及特色:側重於光通信(光纖通信系統與光網路、光電感測與信息處理)和光電子器件(新型光電子器件和集成光電子器件的製備、封裝、測試和套用研究)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光電信息技術、光電系統集成、光學工程、光學、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等。學生畢業後,可在通信、廣電、信息光電子、光電控制等信息產業相關的研究單位和高新技術企業從事信息光電子器件、光通信系統、光信息系統等的設計開發、建設和維護管理工作以及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與開發等方面工作。
專業帶頭人:胡芳仁教授,博士學位,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後,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面向無線感測網路和物聯網的可見光感測器、基於矽基化合物半導體和MEMS技術集成微納米尺度的新型光電集成器件等;2004-2011年在日本東北大學微納米中心羽根研究室工作期間,曾率先在國際上開展氮化物半導體與矽基光微機電系統集成製備新型光電子器件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日本文部省學術振興會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南京郵電大學人才引進項目、江蘇省創新團隊—南京郵電大學PeterGrünberg團隊和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項目;在多種國際核心刊物發表SCI收錄的論文44篇、EI收錄論文50篇。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道德文化素養高,社會責任感強,身心健康,掌握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必備的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內從事各種信息電子、微電子、光通信器件或系統的技術開發、設計、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量子物理、電磁場理論、半導體物理基礎、物理光學、光電子學、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光纖通信原理與系統等。
深造就業: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的方向有信息與通信系統、光電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生畢業後,可在電子通信等行業的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工作。
專業帶頭人:陳將偉教授,博士學位,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大學物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電磁場和電磁波傳播理論、電磁功能材料吸波材料、低維材料的光學性質和電子輸運等;先後參與了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國防973)、武器裝備探索研究、裝備預先研究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研究工作;2007年獲總參軍訓與兵種部科技英才獎;迄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40篇。

主要領導

院 長 閔春發 全面負責學院的行政工作;分管院長辦公室、人事、財務。
聯繫數學教研室。
書 記 成際鎮 全面負責學院黨委工作及紀檢、監察工作;分管黨委辦公
室;聯繫外語教研室。
常務副院長 周西峰 協助院長負責師資隊伍建設及教學工作;分管教務處;協管
財務;完成院長交辦的其它工作。聯繫專業課教研室。
副院長 師崇群 協助院長負責教學保障相關工作;分管教學保障處;協管後
勤保衛處;完成院長交辦的其它工作。聯繫物理教研室。
副書記 王立輝 協助院長、黨委書記負責學生教育管理、共青團工作;分管
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辦公室、團委)、後勤保衛處;完成
院長、黨委書記交辦的其它工作。

辦學成果

學院榮譽

雄厚的師資力量、濃厚的育人氛圍、健全的管理體系和豐富的校園文化,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了優質平台。近年來,學院的人才培養工作成績顯著。我院學生先後獲得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美國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大賽三等獎;首屆江蘇省信息安全大賽一、三等獎;“H3C杯”全國大學生網路技術大賽決賽團體一等獎;全國大學生TI杯模擬電子系統設計競賽一、二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二等獎和江蘇賽區一等獎;中央電視台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江蘇賽區總決賽大學成人組特等獎;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第十屆、十一屆高等數學競賽民辦本科組一等獎25名、二等獎28名、三等獎19名;第三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全國二等獎和江蘇省一等獎;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用友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江蘇省總決賽三等獎;江蘇省優秀畢業設計二、三等獎等獎項。

合作平台

學院現已與江蘇電信、移動、聯通、聯創科技、江蘇電視台、中天科技、億通科技、郵通建設監理、上海貝電、中通服南京網盈、揚州網盈、交通銀行揚州分行、揚傑電子等近40家企業共建了實訓基地,並得到了上述企業資助的獎、助學金。專業上的優勢、不斷深化的校企合作以及學生本身具備的較強的實踐能力,使得我院一直保持較高的就業率,畢業生就業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等經濟發達地區和各通信信息企業,2012屆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達94.33%。近幾年我院學生考研錄取率在同類院校中也一直名列前茅,2012屆畢業生共考取研究生172人,占8.15%;2013屆畢業生,截止6月份被國內外院校錄取研究生280人,錄取率達12.11%,創我院歷年新高。

交流合作

學院加強與國際知名大學的合作和交流。從2007年開始,每年遴選部分本科四年級學生赴英國諾森比亞大學攻讀商務信息管理、套用計算機、移動通信工程、電子設計工程等本科專業雙學士學位;從2009年起,可選拔推薦畢業生赴英國諾森比亞大學攻讀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學院還與美國中密西根大學採取“3+1+1”本碩連讀合作模式,學生完成學業後獲通達學院學士學位和中密西根大學碩士學位。對外交流合作,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地址

仙林校區:南京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郵編:210023
新模範馬路校區:南京市新模範馬路66號郵編:210003
揚州新校區:揚州市邗江區潤揚南路33號郵編:22512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