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際賽馬場

南京國際賽馬場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馬術主賽場,是江蘇省、南京市為了十運會新建的馬術比賽場地,占地面積5000畝。

概述

南京國際賽馬場南京國際賽馬場

南京國際賽馬場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馬術主賽場,是江蘇省、南京市為了十運會新建的馬術比賽場地。南京馬術俱樂部設在南京市棲霞區馬群石獅路1號,即聞名遐邇的舉辦過十運會馬術和速度賽馬比賽的南京賽馬場內。

俱樂部暨賽馬場占地78.7萬平方米,由國外著名專業設計師設計,共分為馬廄區、賽道區、看台區、賽場區、廣場區、運動員公寓區等,整體設計美侖美奐,建設布局氣度恢宏。南京賽馬場已被中國馬術協會列為中國馬術和速度賽馬的培訓中心和國家馬術隊的訓練基地,同時被2008年奧組委列為外國馬術隊賽前熱身場地之一。

運營公司為:南京賽馬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馬公司),公司股東為:南京紅龍集團(名企)和南京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國際賽馬場還是2014年第二屆南京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馬術比賽場地;另外:

南京馬匹無疫區計畫於2012年在南京馬群國際賽馬場建成,讓南京國際賽馬場有資格稱為第二屆南京青奧會馬術賽場。

現在,耗資3億元修建的南京國際賽馬場是十運會最昂貴的比賽場館之一,但與其他十運會比賽場館在賽事結束後,或用於公共體育場地、或成為教育資源的未來規劃相比,南京國際賽馬場在十運會結束後卻是命運堪憂。

因為在缺乏賽馬傳統並嚴格禁止賭馬的中國大陸,這座號稱亞洲最大的賽馬場,將怎樣具備自我造血機能,它能否走出一條與國際上其他賽馬場所截然不同的生存道路,都是未知數

歷史沿革

馬場坐落在本市棲霞區馬群。據歷史佐證,600餘年前,賽馬場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育馬基地。

地理位置

這裡東依白龍山脈,西連仙林大學城,北眺紫金山麓,南接滬寧高速公路。為賽馬場配套,南京市政府有專門新建了8車道的凱鏇路、麒麟路、白水路,環繞賽馬場,可謂風景旖旎,交通便捷,文化歷史底蘊厚重。

組織勢力

公司註冊資本7000萬元!2003年,市政府採取市場化運作,通過掛牌出讓土地,吸收民營資本完成十運會場館建設任務的方式來建設大型體育設施。

賽馬場員工近百名,一年支出在1000萬元以上,而由於幾乎沒有舉辦國內外賽事,南京賽馬場自己養活自己非常不容易。因此,他們去年動了通過賣年卡和開辦俱樂部來掙錢的念頭。

南京賽馬場目前正在國際馬聯的幫助下建設賽馬無疫區。籌資興建的運動員接待區也已進入精裝修階段,估計2007年七八月可以營業。這兩大項目完成以後,才能引進國內外各種大型比賽。會員卡的發售和俱樂部的經營也會正式啟動。俱樂部還將引進各種良馬和矮種馬來吸引人們,以增加經營收益。

設計特點

南京國際賽馬場南京國際賽馬場

賽馬場占地77.8萬平方米,由香港利安顧問公司設計,設施一流的賽道區:從設計到施工都採用了國際最先進的技術標準,是亞洲唯一馬術和速度賽馬四大項比賽於同一賽場的綜合設施。其中:速度賽道由1850米長、35米寬的草道,1650米長、25米寬的沙道,1700米長、10米寬(含4米綠化帶)的救護道,1750米長、9米寬的訓練道組成。

跑道結構合理科學,即使大雨滂沱也不見積水,照常比賽。60米×90米的場地障礙和盛裝舞步比賽場和60米×70米準備場均按奧運會場地要求興建。賽道和障礙舞步場地均有一流的排水系統和噴灌系統,旱澇無誤。三日越野賽道長3.8公里,沿白龍山腰而建,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設有30道障礙。沿賽道還設有八個看點房。

賽道由亞馬聯秘書長、國際馬聯認證設計師金一弘、朴正午設計並監理,其坡道、彎道、環境、景觀、障礙設施等渾然一體,不僅蔚偉壯觀,而且達到國際賽道標準。

主要場區

1、宏偉大氣的主看台區:總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的賽馬場看台,一期先建設5.3萬平方米的北主看台與亮相圈,主看台為6層框架結構,亮相圈3層,設有觀眾看台和貴賓包房,可同時容納近萬人觀看馬術比賽,亮相圈可進行馬匹展覽、拍賣以及進行其他文體活動。
2、生機盎然的賽場區和廣場區:賽場區內建有垂釣中心、高而復練習場、馬術訓練場等。附有50餘間三星級客房。並鋪有客廳、咖啡廳、露天茶社、棋牌室、寬頻網、健身房,還有鹿苑、水禽園、鴕鳥房、孔雀園、鴛鴦池、水族館等小動物園地。是集垂釣、高而夫練習、馬術乘騎為一體的國內少有的休閒健身場所。賽馬場各方面都注重馬和馬術比賽的特性。

大到從北京和澳大利亞購買速度賽馬所用的馬閘,縱觀國際眾多馬場而改良的跑道護欄、場地障礙所需的全套木質障礙,小到一些安全插桿、安全托杯,以及沙耙、馬擔架等等。無一不經過了正式大賽的考驗,體現了以馬為本,安全能夠承擔正規的和高級別的馬術訓練和比賽。此外,4.5萬平方米的39幢運動員公寓和室內訓練館等即將開工建設。

所屬公司

南京國際賽馬場南京國際賽馬場

十運會後,南京賽馬公司的工作重心由基建逐漸轉為經營,公司決定成立十個分公司或子公司來經營賽馬場。分別為:

1、馬術和速度賽馬賽事管理辦公室。主要任務是安排每年8~10場全國性的馬術比賽;

2、廣告傳媒公司。主要配合賽事搞廣告策劃;

3、馬術俱樂部和馬會。主要搞VIP貴賓卡和會員制;

4、娛樂服務公司;

5、物管租賃公司;

6、獸醫院連鎖。利用馬醫院的資源,開展寵物治病、美容、健美、繁育等連鎖經營;

7、園林工程公司,公司在賽馬場種有許多名貴樹種和經濟林木,已聘林學博士和園藝專家來搞綠化栽培;

8、肥料廠。利用馬、動物糞便搞肥料小包裝;

9、賽事建設工程公司。目前山東、廣東、浙江方面的客戶都來馬場聯繫協助建設馬場;

10、馬具公司。已開了一些馬具製品,如馬閘、遛馬機、馬衣、馬房欄桿、障礙、安全托杯等。

前景

許慧玲向人們描繪了一幅美妙的前景:馬術運動是一條產業鏈,蘊藏著很好的商業前景。十運會後,南京賽馬場在繼續承辦馬術比賽的同時,有望被打造成一個集旅遊休閒、健身、娛樂、觀光、競技為一體的“馬城”。

南京市還將在這裡建設以馬為主題的大型公園,成為國家馬術隊的訓練基地,為高等體育院校開設馬術相關的專業培訓創造條件,在開展競技訓練、商業培訓的同時發展與馬術比賽相關的旅遊項目,將南京賽馬場打造成國際知名的馬術休閒娛樂中心,賽馬場將成為南京新的旅遊景點。此外,馬術比賽還會帶動其他馬產業的發展。

社會看法

南京國際賽馬場南京國際賽馬場

1、如今的賽馬場
人煙稀少成了停車場。南京賽馬場位於南京市東郊的石獅路1號,記者近日來到這裡時,賽馬場門口少見人影,幾輛大卡車隨意停放,這個著名的賽馬場呈現和人們印象中不一樣的尷尬光景,顯得尤其孤獨和冷清。據稱,600多年前,此地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育馬基地。建設賽馬場時,投資者就期望能在此地,重現南京昔日萬馬奔騰的景象。

走進賽場的道路兩側,停放的全是某品牌的全新汽車。這樣的汽車長龍一直排到了賽場內,賽場中間的一個沙石賽道上,也整齊地停放著這樣的汽車,站在看台上望去,頗具規模。賽場工作人員介紹,某汽車品牌經銷商租用了賽馬場,用來停放數以千計的汽車。在南京,如此規模的場地很難找到。

十來匹馬在賽場最外側的草道上吃草,仿佛提醒著人們,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但看得出來,草道上的草好久沒有修剪,高矮參差不齊、雜草叢生,跑道反倒成為馬的“牧場”。此前,記者接到讀者的報料稱,南京賽馬場成了物流基地,一群愛好馬術的市民因之心疼不已。“我比他們更心疼”,南京賽馬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有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其介紹,將馬場部分出租給汽車經銷商只不過是暫時之舉,所得也是用來補貼馬場正常地運轉。吳有紅介紹,自十運會後,南京賽馬場大部分時間都在閒置,年年入不敷出,每年虧損都將近千萬。
2、曾經的賽馬場
想打造旅遊、競技等一體的“馬城”。“千萬別小看眼前的這個賽馬場”,一位工作人員很認真地對記者說,“它可是世界一流的賽馬場”。記者了解到,作為亞洲最大的賽馬場,南京賽馬場占地近80萬平方米,有目前世界上最寬、排水系統最先進的跑道,是亞洲唯一集馬術和速度賽馬等4個大項目於一體的賽馬場,能滿足國際比賽的所有要求。

賽馬場一期建設包括速度賽道、主看台、馬廄區、越野障礙賽道、場地障礙和盛裝舞步比賽區、運動員公寓區等6個部分。賽馬場主建築由3層高的環形亮馬圈和6層有機玻璃外牆的看台組成,總建築面積達5.4萬平方米,能容納兩萬多名觀眾,且安裝了衛星轉播設備。

“即使中國香港、韓國馬會的專家看了之後,對我們的馬場也是交口稱讚”,吳有紅介紹。吳有紅有著“馬痴”的外號,他是南京的第一個“私營企業主”——上世紀80年代,他以南京私字001號註冊了南京紅龍公司,並一度位列全國私企500強。因為愛馬,吳有紅在自己事業如日中天時轉向,借在南京舉辦十運會的契機,賣掉了自己企業的資產,投資數億元建設南京國際賽馬場。
作為十運會的主場館之一,南京賽馬場的投資方還有南京市相關部門。眾所周知,馬術運動是一條產業鏈,蘊藏著美好的商業前景。人們期望,十運會後,南京賽馬場在繼續承辦馬術比賽的同時,被打造成一個集旅遊、休閒、健身、娛樂、觀光、競技為一體的“馬城”。“將南京賽馬場打造成國際知名的馬術休閒娛樂中心,賽馬場將成為南京新的旅遊景點。”當時,南京市一領導人在談及南京賽馬場的未來時,如此展望。幾年過去了,吳有紅從未見到這樣的景象,從馬場建成之初開始,他就不得不面臨與之俱來的蕭條與冷清。
3、未來的賽馬場呢
“開放馬彩是根本,否則死路一條”。十運會後,南京賽馬場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閒置狀態,而維護馬場正常運轉的費用一分錢都不能少,每年因此虧損將近千萬。

賽馬場目前養了30多匹馬,聘請了飼養員、釘掌師、獸醫,還將教練全部送到香港培訓,並組建了馬術禮儀隊。目前員工將近百名,一年的支出在1000萬元以上。
馬場的馬特別金貴,獸醫都是來自國外,因之開銷特別大。我們只能在支出費用上儘量節約,比如建立生態鏈解決馬匹的飼料問題,但這些並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了“自己養自己”,賽馬場組建了馬術、高爾夫俱樂部,發行會員卡,目前俱樂部成員有100多位,但這些都只能是杯水車薪,所賺費用和馬場的支出相差巨大。
將馬場部分出租也是開源節流的方法之一,但吳有紅表示,只是出租了部分場地,不會影響到市民來騎馬、參加馬術培訓等。

吳有紅同時強調,這種出租也只是短期行為,“不可能長期出租,影響馬場正常地運轉”。每年虧損近千萬,但這么多年下來,吳有紅一直苦苦堅持,這緣於他始終抱有一個希望,就是某一天國家開放馬彩。他表示,開放馬彩是馬場正常運轉的根本,反之馬場只有死路一條。
然而,在當前語境下,馬彩多多少少帶有一些敏感的色彩。吳有紅除了面臨政策的阻礙之外,還得解除公眾對於這一行業的陌生和疑惑。因而,只要在公眾場合,吳有紅定會找機會闡述自己對於馬彩的理解。
吳有紅介紹,馬彩並非賽馬場贏取暴利的手段。“恰恰相反,它是募集社會公益金的有效方式。例如香港規定馬會收益為社會慈善基金。一般情況下,馬彩收入的70%返還給彩民,7%歸馬會,剩下部分納入基金。”
記者了解到,在中國香港,城市大型基礎建設的投入很多是由香港馬會的馬會基金負擔;在日本,用於扶持農業發展的資金則來自日本中央馬會基金。
“馬彩不是單純的賭博,正因它具有很強的公益性質,連日本這種絕對禁賭的國家也開放了馬彩,我們為什麼不能搞?”吳有紅說。在吳有紅理解里,馬彩的好處甚至大於福彩體彩,“這些彩票是眾多窮人捧出了一個富人,而馬彩則是眾多富人幫一個窮人”。
近年來,有關馬彩的話題在國內越來越熱,有學者曾大膽提出:中國已面臨公益彩票事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公益彩票事業如博彩賽馬若能在正確的引導下健康地發展,將成為促進內地經濟成長的催化劑。
因之,吳有紅篤定相信馬彩在中國內地終究會放開,他用“熬”來形容現在的狀態,並堅信自己終究能熬到那一天。
有意思的是,捷運二號線距離南京賽馬場最近的一站是“金馬站”,名字命名得不無寓意。然而因為配套並未完善,捷運金馬路站和南京賽馬場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這也似乎正迎合了南京賽馬場如今的現實。

專家解讀

南京國際賽馬場場景南京國際賽馬場場景冷清

專家卻認為,其商業前景如何還有待實踐檢驗。因為應該是先有賽馬業才有賽馬場。馬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但由於種種原因,至今仍停留在傳統畜牧業的層次。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林祥金和中國農大教授劉少伯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中國馬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投入多,產出少;二是在純血統馬的培育上明顯落後於賽馬業發達的國家;三是產業化程度低。國外經濟已開發國家的養馬業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已完成從單一役用型向賽馬騎乘娛樂型的轉變。而這三個問題的解決,均要以賽馬業的發展為契機。
1、而賽馬業的發展,主要指的就是“賽馬博彩”的設立。
先搞賽馬場,再來考慮賽馬業及相關產業,似乎有點不妥。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固然是起因於十運會馬術比賽的需要,但十運會馬術比賽並不需要這樣規模的賽馬場,就像南京奧體中心一樣,十運會過後不管如何經營,它都很可能虧本。實際上,政府是想通過一個大型的項目來拉動周邊的發展,特別是房地產與商業配套的發展。
許慧玲說,馬術運動是一條產業鏈,蘊藏著很好的商業前景。賽馬業作為產業鏈的核心,一旦開展起來,也會帶動相關的旅遊、交通、娛樂、傳媒等行業的跟進,如目前由香港企業在武漢投資的“東方神馬”賽馬場就已在周邊規劃了賓館、飯店、停車場、娛樂設施等一系列配套建設。賽馬業還將有助於解決就業問題。通常,一個擁有800-1000匹馬的賽馬場要雇用固定員工5000人,兼職員工1萬人,還有相關行業的工作人員。
2、賭馬被禁國人不愛 多數馬場勉強維持
按南京市有關部門的規劃構想,賽馬場在今後的輻射效應有可能是巨大的,但他們可能都忽略了這樣一點,即賽馬場的運營、維護和馬術、賽馬行業的馬匹養殖都是高投入產業。這些輻射效應顯然不能建立在馬場難以為繼的經營基礎上。也就是說,賽馬場首先要自己能夠生存,才有可能對周邊的環境和產業產生輻射效應。

專家則直接指出,上述輻射效應只有將賽馬業與博彩結合起來才可能做到。根據十運會馬術和速度賽馬競賽委員會發布的訊息,內地目前共有賽馬場100多個,僅北京地區就有20多個馬場。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些賽馬場多數處於勉強維持甚至虧本的狀態。北京通順賽馬場是內地規模比較大的馬場之一,也是內地少數幾個常年舉行賽馬比賽的馬場。通順賽馬場的一名負責人介紹說:“如果沒有慈善競猜活動,通順賽馬場的運營肯定將非常艱難。”通順賽馬場的經營收益一小部分來自馬匹繁育、飼養等渠道,大部分來自實行會員制的賽馬競猜活動。通順賽馬場是破例被官方準許進行賽馬慈善競猜活動的一家賽馬場。一名業內人士透露,出於生存的需要,地方上的賽馬場基本都在進行競猜活動,這實際上就是賭馬。只不過,這些競猜都是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的地下活動。
東方神馬公司計畫在武漢打造一個以賽馬為核心的國際一流水平的“東方馬城”,包括國際賽馬場、馬會俱樂部、馬術學校等大型綜合項目,總占地100多萬平方米。目前東方馬城的樞紐工程已基本竣工,今年9月中下旬東方神馬公司籌辦了“第3屆中國武漢國際賽馬節”,有國際一流的馬匹、一流的騎手,還有國內大腕明星登場表演,眾多領導、業界名流紛紛到會捧場,但觀眾卻寥寥無幾,總人數估計不過幾百人,其中大多是參賽騎手的家屬、朋友。
馬賽沒有觀眾不是宣傳不到位,而是人們對賽馬不感興趣。對體育產業有一定研究的中國社科院張國慶研究員認為,中國人口是以漢民族為主,馬主要從事的是運輸和耕作,這與遊牧民族不一樣,他們不是與馬朝夕相伴,對騎馬及馬術運動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興趣。賽馬文化對國人是沒有多大影響的,賽馬文化在中國是沒有民族根基的。而英國、法國、德國,馬與人們關係比較密切,賽馬運動也有上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比較濃厚。我們不能看見人家有賽馬運動,我們也違背民族文化差異的客觀事實,也來推廣賽馬,這只能是一廂情願,是不易取得成功的。著名的馬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馬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少伯則認為,眾所周知,賽馬是靠“博彩”吸引人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富人,而不是靠賣門票。
3、回收投資爭取盈利 冀望博彩賽馬開禁
在十運會馬術比賽現場觀看比賽的美國人戴維·加西亞是個狂熱的馬迷,自從來到南京工作後,戴維每周都要兩次飛往香港觀看賽馬。戴維說他自己看賽馬必買馬彩,他所知道的馬迷也都是馬彩的擁戴者。戴維說:“在絕大多數開展賽馬的國家,賽馬場的投資、維護,馬匹的養殖,馴馬師的薪水等幾乎所有的賽馬成本都來自馬彩。在不少國家和地區,馬場僅僅是賽馬行業的一個場地服務商,賽馬和馬彩由馬會管理,馬會則受國家和地區監控,馬會的基金由國家和地區支配用於公益事業。馬場、馬會、馬彩、馬賽等構成了整個賽馬業,賽馬場是不會孤立存在的,也不會遇到‘先出生後找活路’的難題。”戴維說:“在世界上,賽馬和賭馬從來就沒有分開過。我不知道,如果僅僅是賽馬,賽馬業還能不能存在到今天。在嚴禁賭馬的中國內地,像南京國際賽馬場這樣的大型馬場還能通過怎樣的方式維持生存,我真的無法想像。”

缺乏賽馬傳統,政府又嚴禁賭馬,這座號稱亞洲最大的南京賽馬場,將怎樣具備自我造血機能,它能否走出一條與國際上其他賽馬場截然不同的生存道路,這些都是未知數。南京國際賽馬場現仍然在建設當中,到全部完工,涉及金額將達到8億元。南京賽馬場一年的養護費用初步測算要2000多萬元。南京賽馬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有紅表示,回收投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他們也知道,在很長的時間內,南京賽馬場都將虧本,盈利問題暫不考慮。現在只能指望未來我國賽馬業發展後,才有盈利的希望。雖然國家目前在政策上還未有鬆動,但從長遠來看,內地最終有可能開放博彩賽馬,國家遲早會關注賽馬業。而一旦被國家關注,賽馬業將大有可為。和賭馬一樣,他們也要賭上一把,先搶占“有利地形”。
企業等方面是在等待政策鬆動的轉機,也有各種信息顯示,這個這些年來一直有爭議和反覆的問題並非完全沒有轉機。
近幾年來,都有專家呼籲博彩賽馬“解凍”。有不少經濟學家和馬業專家認為,我國在大力發展育馬業時,應該嘗試開發速。度賽馬業和考慮賽馬彩票的試點發行。特別是中國馬業的復興將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的成功舉辦奠定堅實的基礎。

北京大學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研究員王增先直言,環視周邊地區和國家,我們幾乎被賭場“包圍”。中國公民的出境游中有不少節目就是參觀當地的賭場,體驗博彩的樂趣。這對我國經濟產業和公益事業造成了直接的負面影響。另外,私賭、私彩在內地大行其道,尤其在廣東、海南和雲南等地更是泛濫成災。
在中國香港,城市大型基礎建設的投入很多是由香港馬會的馬會基金負擔;在日本,用於扶持農業發展的資金則來自日本中央馬會基金。有學者大膽地提出,中國已面臨公益彩票事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公益彩票事業如博彩賽馬若能在正確的引導下健康地發展,將成為促進內地經濟成長的催化劑。這樣,對南京賽馬場來說似乎就只剩下一個問題了,那就是能否熬到他們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一天?
不過,人們要問,是否以後國家允許賭馬,賽馬場就一定能贏利呢?

未必。因為從經濟學上分析,賽馬、賭馬活動需要相對集中的高消費群體支撐。香港馬會有關人士就認為,內地在可以預見的較長時期內,尚無開放賽馬博彩業的條件。而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國慶則認為,中國沒有賽馬的文化根基和土壤,發展賽馬業不符合中國國情,投資賽馬業無異於“燒錢”。
在躁動不安的中國大陸賽馬領域,這場資本投機“遊戲”的結果將會如何呢?答案似乎並不明朗。

評論

南京國際賽馬場場景冷清南京國際賽馬場場景冷清

1、先說輻射效益再說造血機能
這座擁有多個“第一”和“之最”的賽馬場顯然蘊含著南京市有關部門的巨大心血和心愿。十運會開幕前一天,在南京市有關部門為賽馬場和馬術、賽馬比賽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南京市副市長許慧玲顯得非常自豪,她說:“上海有國際賽車場,南京現在有了亞洲最大的一流國際賽馬場,這對於樹立南京國際化大都市形象意義深遠。”
南京國際賽馬場是由南京市政府下屬的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和某民營企業共同投資興建的。一期投資3億元,遠期預計投資8億元。 南京國際賽馬場的建成除了有助於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塑造南京新的城市名片之外,還有利於發掘馬文化,並帶動賽馬、馬術的相關產業。

所說的賽馬、馬術相關產業指的是:賽馬場將成為南京新的旅遊景點,成為國家馬術隊的訓練基地,為高等體育院校開設馬術相關的專業培訓創造條件,並可能帶動和馬匹繁育相關的畜牧業。

依照許慧玲的評價,因為南京賽馬場的建成,許多行業將因此受益,賽馬場創造出的效益將是廣泛的。只是,賽馬場的運營、維護和馬術、賽馬行業的馬匹養殖都是高投入產業。雖然按南京市有關部門的規劃構想,賽馬場在往後的輻射效益有可能是巨大的,但這些輻射效益顯然不能建立在馬場難以為繼的經營基礎上。
2、賽馬場沒有馬彩將如何生存
事實上,南京國際賽馬場確實將在一段時間內遭遇經營上的困境。吳有紅是南京賽馬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興建南京賽馬場的半數以上投資是由他投入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吳有紅承認賽馬場在頭兩年必定虧本經營,再往後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收益。“我們建賽馬場,就沒有想過能怎么賺錢。”吳有紅說。
根據十運會馬術和速度賽馬競賽委員會發布的訊息,中國目前共有賽馬場100多個,僅北京地區就有20多家馬場。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些賽馬場多數處於勉強維持的狀態。北京通順賽馬場是內地規模比較大的馬場之一,也是內地少數幾家正在常年舉行賽馬比賽的馬場。通順賽馬場的一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如果沒有慈善競猜活動,通順賽馬場的運營肯定將非常艱難。”

通順賽馬場的比賽通常都能吸引到數千名觀眾,但有意思的是,這些觀眾絕大多數都是馬場周邊的農民,該負責人承認:“單純的賽馬不可能吸引更具消費力的城市居民。我們這裡看上去觀眾不少,但他們對馬場貢獻不了什麼經濟效益。”

為了吸引觀眾,通順賽馬場目前是免費向社會開放。少了門票收入,通順賽馬場的經營收益一部分來自馬匹繁育、飼養等渠道,另一個重要部分就來自實行會員制的賽馬競猜活動。這名負責人不願透露每期競猜活動的具體收入數額,但他表示,競猜活動的收入在扣除掉用於社會捐助的善款之後,剩餘的部分便成為維持賽馬場生存的重要經濟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通順賽馬場是破例被官方準許進行賽馬慈善競猜活動的一家賽馬場。但實際上,一名業內人士透露,“出於生存的需要,地方上的賽馬場基本都在進行競猜活動,這實際上就是賭馬。只不過,這些競猜都是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的地下活動。”南京國際賽馬場現仍然在建設當中,到全部完工,涉及金額將達到8億元。吳有紅表示,十運會之後,作為國家隊的訓練基地,南京賽馬場能獲得一部分收入,另外建立會員俱樂部,賽馬場也能獲得一些收入,但僅靠這些,賽馬場仍難以為繼。

為了減少建成後的維護費用,南京賽馬場在建設當中即考慮到馬糞回收利用、自然水域采水、中水重複使用等的配套設施的建設。
但說起開源節流能否讓龐大的賽馬場維持運轉,吳有紅也是一臉苦笑,他舉了廣州賽馬場的例子:“早幾年,廣州賽馬場雖經當地政府的扶持,最終仍然因經濟原因關張了事。”
3、賽馬場到底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記者在十運會馬術比賽現場遇到了戴維·加西亞先生,他是美國人,在南京做鋼鐵,是個狂熱的馬迷,自從來到南京工作後,戴維每周都要兩次飛往香港觀看賽馬。
“賽馬非常刺激,但如果沒有馬彩,我想觀看賽馬的樂趣就將大打折扣。”戴維說。戴維毫不諱言看賽馬必買馬彩,他說,他所知道的馬迷也都是馬彩的擁戴者。
戴維在美國擁有自己的馬房和7匹賽馬,他自稱相當了解賽馬業,在他此前工作過的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當地都有賽馬,而且無一例外都有博彩性質。“賽馬和賭馬好像從來就沒有分開過,我不知道,如果僅僅是賽馬,賽馬業還能不能存在到今天。”戴維說,“據我所知,在絕大多數開展賽馬的國家,賽馬場的投資、維護,馬匹的養殖,訓馬師的薪水等幾乎所有的賽馬成本都來自馬彩。當然,馬彩收入的功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用於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
在香港,城市大型基礎建設的投入多數都由香港馬會的馬會基金負擔,在日本,用於扶持農業發展的資金則來自日本中央馬會基金。
“在不少國家和地區,馬場僅僅是賽馬行業的一個場地服務商,賽馬和馬彩由馬會管理,馬會則受國家和地區監控,馬會的基金由國家和地區支配用於公益事業。馬場、馬會、馬彩、馬賽等構成了整個賽馬業,賽馬場是不會孤立存在的,也不會遇到‘先出生後找活路’的難題。”戴維說。
戴維說:“在嚴禁賭馬的中國大陸,像南京國際賽馬場這樣的大型馬場還能通過怎樣的方式維持生存,我真的無法想像。”

成為停車場

南京國際賽馬場,如今賽道上停滿了汽車南京國際賽馬場,如今賽道上停滿了汽車

南京國際賽馬場十運會後停車用,一年虧千萬。作為亞洲最大的賽馬場,位於南京東郊的南京國際賽馬場呈現與其名頭不相符的現實:偌大的賽場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一千多台某品牌的新車沿著賽道整齊停放,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外人不會想到這兒竟然是一個賽馬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