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博物館

南京六朝博物館

六朝博物館(The Oriental Metropolitan Museum)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漢府街,東箭道以東,長江路以北,系原六朝建康城遺址的一部分。六朝博物館建設工程總投資2.5億元,建築面積為2.3萬多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為1.1萬多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為1.2萬平方米。六朝博物館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之子貝建中先生領銜的貝氏資深設計團隊擔綱設計,體系化地將貝氏建築模數、貝式建築幾何、貝氏建築光影運用於此,於2014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六朝是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即三國吳(或稱東吳、孫吳)、東晉、南朝宋(或稱劉宋)、南朝齊(或稱蕭齊)、南朝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六朝承漢啟唐,創造了極其輝煌燦爛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學、藝術等諸方面均達到了空前的繁榮,開創了中華文明新的歷史紀元。這六個朝代的共同點是都建都於南京,六朝時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和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唐朝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一書記載了這六個朝代,故而得名。

基本信息

歷史簡介

南京六朝博物館南京六朝博物館
六朝博物館地下三層,地上六層,最高處為24米。東邊是博物館,西邊則是原來構想的酒店。酒店名字就叫‘博物館酒店’,門在東箭道上,六朝博物館大門則在南面,大門朝長江路,和江蘇省美術館南北呼應。
從公元3世紀初到6世紀末,東吳、東晉、宋、齊、、陳六個朝代合稱“六朝”。六朝時期建都南京,南京因此習稱“六朝古都”,而當時六朝時期的南京城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和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六朝時期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時期,同時也是南京建城史、建都史上的重要篇章,璀璨的六朝文化,在南京留下了眾多人文典故、歷史遺蹟。所以,博物館展陳的核心主題是展示“東方大都會”的風采,內設《六朝帝都》、《千古風流》、《六朝風采》和《六朝人傑》四個展覽,通過歷史展、人物展、精品展、故事展,從“城”、“人”、“事”、“美”的角度全面展示六朝歷史文化。

文物展品

南京六朝博物館南京六朝博物館
南京六朝博物館8月1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館內展出距今近千年的六朝時期瓷器和陶俑等珍貴文物,其中,鎮館之寶“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和“青瓷蓮花尊”也首次撩開神秘的面紗。整個展覽圍繞六朝都城的面貌、歷史文化的成就為主線,總共展出文物約1200件,其中大部分來自於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出土文物。

負一層

負一層的展覽分為城市篇和生活篇兩個部分:城市篇主要展現六朝建康城的建築規模、宮殿、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統等;生活篇則使用了大量文物,還原六朝時期人們的衣食住行。 這批生活類文物有當時流行的“復古拖鞋”——六朝木屐,居家使用的席鎮、陶榻,“環保交通工具”陶牛車,以及史料文獻中記載的“六朝食譜”。
在博物館負一層,有一段長25米、寬10米的六朝夯土牆遺址,
這是整個博物館的根,2008年,考古工作者對博物館所在地塊進行發掘時,在地下2米深處發現了這處夯土牆,經考證為1700年前六朝建康宮城的建築遺址,正是因為這處千年遺址的出土,才有了今天的六朝博物館。
除了這處千年遺址,2007年南京鄧府巷挖出的台城城壕排水道也被搬進了展廳。

一層

走進博物館一層大廳,除了彰顯結構美和材料美的鋼構玻璃天棚,南北平直牆面的貝氏“月亮門”,令人驚艷的還有地面上鑲嵌在米黃石灰石板之間的78個玻璃窗,被設計和建設團隊戲稱為“滿天星”。這裡有六朝的歷代疆域圖、歷代皇帝的年號及在位時間等圖文展板,10米長的大螢幕上還會循環播放一部時長15分鐘的“微電影”《東方大都會》,帶觀眾“夢回六朝”。
此外,一層還設定了“千古風流——三國人物故事文物特展”,聚集了來自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鎮江博物館等6個博物館共60多件套三國人物故事題材文物,種類包括書畫、瓷器、泥塑、皮影、木雕等,再現了明代至近現代數百年來三國故事流行於民間生活的景象。

二層

位於博物館二層的“六朝風采”展廳內,展出了六朝時期的陶俑、青瓷、墓誌、瓦當、石刻等大批珍貴文物,從美學視角為觀眾解讀六朝藝術珍品。白寧介紹,此次策展在多媒體的運用上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比如根據六朝陶俑的形象創作了動畫微電影,讓三國時期的男陶俑與東晉時期的女陶俑,在影片中上演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愛戀”,賦予了靜態的文物以生命力
而六朝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和“青瓷蓮花尊”也在該層展出。據介紹,東吳時期的“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描繪了羽人、仙草、比翼鳥、佛像等多種神異奇特的藝術形象,釉下彩畫和貼塑渾然一體。白寧表示,這件文物的釉下彩繪工藝改變了人們對釉下彩工藝始於唐代的認識,把中國釉下彩繪工藝出現的時間提前了近五百年,是研究漢末魏晉之際宗教發展歷史的珍貴資料。
1972年在南京東郊麒麟門外靈山南朝墓出土的“青瓷蓮花尊”,以蓮花為主要裝飾圖案,集中了浮雕、模印、刻劃等手法。白寧介紹,南朝時期佛教盛行,蓮瓣或蓮花紋被廣泛運用於器物裝飾。在佛教藝術中,蓮花代表淨土,象徵“自性清淨”。她說,蓮瓣紋是南北朝瓷器最具時代特徵的標誌,“青瓷蓮花尊”就滲透著濃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見的佛教藝術珍品。

空間設計

南京六朝博物館南京六朝博物館
為了打造出具有生命力、對觀眾具有吸引力的六朝博物館,館內的空間設計也煞費苦心。展廳設計凸顯園林風貌,移步換景。展廳內幾乎沒有實牆,而是用竹子、荷葉等植物置景進行隔斷,再運用光影效果,使得館內視覺通透、移步換景,而擺放文物的展櫃也使用了不反光的玻璃,文物說明則使用鐵藝雕花的銘牌。
在博物館二層的觀眾休憩區,根據“蘭亭雅集”的意境,特別設計了一處曲水流觴的小品,四周掛著書法作品《蘭亭序》,擺放的長方形矮座椅則是根據東晉墓葬內出土的陶榻設計製作。座椅上設有兩個耳機插孔,觀眾只要自帶耳機就可以欣賞到《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六朝琴樂。置身其中,整個人的身心也在清雅靜謐的氛圍中得到了放鬆。
白寧說:“如果負一層的‘六朝帝都’展覽是博物館的根,那展出的一千多件六朝文物就是魂。可以想像一下,觀眾在我們仿建的六朝房子裡,坐在和六朝時期一樣的坐塌上,聽著六朝古音,欣賞千年文物,不僅可以有美的藝術享受,而且能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

場館服務

六朝博物館有自己的APP,方便參觀者,手機直接搜尋‘六朝博物館’下載,邊走邊看邊聽手機裡面的講解,一部手機就可以了解整個博物館內的設施以及展出文物的歷史背景。

交通信息

捷運:乘2號線到大行宮站下車即可。
公交:乘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201路、202路到總統府站下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