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藏中外文圖書、期刊合訂本及線裝古籍50萬冊。


簡介: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藏中外文圖書、期刊合訂本及線裝古籍50萬冊。其中中醫藥圖書1.5萬種10萬餘冊,中醫藥期刊與現代醫藥、生物學期刊等2754種,外文醫藥期刊現刊102種,現刊1100多種。建國後公開出版的中醫藥圖書入藏率95%以上,中醫藥期刊入藏率近100%。中文醫學期刊式索引保持建國以來的完整性與延續性。入藏期刊合訂本5萬餘冊、民國期間圖書以及中醫古籍線裝書3000多種4萬多冊,珍本、善本古籍300種3000多冊。外文重要生物、醫學檢索工具配置齊全,具有20年以上綜合檢索能力。圖書館每年投入購書經費200~250萬元。 圖書館還配置有6000餘種中外文參考工具書和古今大型叢書、類書,如《四庫全書》、《叢書集成》、《四部叢刊》、《民國叢書》、《中國地方志集成》、《道藏》、《佛藏輯要》、《大藏經索引》、《古今圖書集成》等。經日常考察統計,相關專業一次文獻保障率達80%以上。據國家中管局科研項目《中華本草》和《方劑大辭典》主編反映,兩書引用書的品種,我館入藏率達90%以上。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古籍書庫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古籍書庫

圖書館采編、流通、檢索、辦公等工作目前已經全部實現自動化管理,館內區域網路與校園網聯通。中醫藥學及相關學科資料庫品種齊全,主要有:《中醫藥學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醫藥衛生科技成果資料庫》、《中國科學技術成果資料庫(CSTAD)》、《中醫藥報刊資料庫》、Medline等。中醫藥文獻檢索教研室從八十年代開始就承擔學校的中醫藥文獻檢索課程,教授學生各種中醫藥文獻的查檢知識,著重於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為提高本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5年12月我館被國家中管局批准為第一批全國中醫藥行業科技查新單位暨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分中心。自97年以來完成校內外中醫藥科技項目查新任務515多項,1999年7月經國家中管局專家評審組評估,我館查新質量獲通報表彰。1997年11月我館被國家中管局評為全國中醫藥科技信息先進集體。

發展歷程: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創建於1954年,歷經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圖書室、江蘇新醫學院圖書館分館、南京中醫學院圖書館、南京中醫藥大學敬文圖書館等不同發展階段。是一所主要收藏醫學文獻,特別是中醫藥文獻、兼顧社會科學和其它自然科學文獻的專業性圖書館。館舍面積29800平方米,目前是全國中醫院校中首批唯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及文化部命名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也是江蘇省政府命名的“江蘇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南京分中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醫藥衛生科學數據共享科研工程的重點參與單位,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及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的成員單位。

資源概況:

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期刊閱覽室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期刊閱覽室

圖書館現有紙質中外文圖書、期刊65萬冊,其中古籍圖書3000餘種4萬餘冊;電子圖書79萬冊;中外期刊、專利、學位論文等35種資料庫。古籍資源以明初刻本、明孤本、明稀見刻本、未刊稿本、珍貴抄本、日本、高麗早期刻本等為主。近年來,圖書館通過權威資料庫引進、網路開放存取資源組織、校內自有資源開發、館際資源交流與共享、特色館藏資源整合與開發等多種途徑穩步增加館藏數量,持續提高資源質量,已經初步形成了特色明顯、結構合理、體系完備的文獻資源體系。

人力資源:

圖書館現有職工52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者3人,碩士學位者20人,博碩士占全體人員的44%;專業結構涵蓋中醫藥、醫學信息、圖書情報、計算機等。近年來,圖書館專業人員在古籍保護與利用、專題資源數位化、自有資源開發、中醫藥信息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部門設定:

以資源、技術、服務為核心,圖書館現設辦公室、采編部、流通部、信息檢索中心、文獻檢索教研室、古籍部、技術部、服務部等功能部門。

服務情況:

以讀者為中心,以資源為根本,圖書館提供藏、借、閱、檢一體化服務。現有閱覽座位1700席,電子閱覽座位200席。自1998起全部實現業務管理自動化,2008年起利用匯文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與全省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無縫連結,每周開放91小時,數位化資源平台提供24小時網路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