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婚

卒婚

卒婚,是指仍然相愛的夫婦,他們決定在自己的晚年“分開居住”以實現各自的夢想。在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度里,這樣的想法已經深入人心。

現象

卒婚卒婚
有沒有想過從“婚姻畢業”,即與伴侶分開生活,追尋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在日本,越來越多夫婦選擇從“婚姻畢業”,時不時都能聽到關於日本藝人“卒婚”的訊息,這種被稱為“卒婚”的婚姻模式已經成為紮根日本社會的一種新潮流。

日本研究人士石井真子認為,作為一個整體,日本家庭正在發生變化。她說:“家庭成員變得個性化。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可以尋求他或她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把一輩子都用於照顧家人。”

釋義

卒婚卒婚
所謂“卒婚”,字面意思就是“結婚畢業”,但是其意義又與“離婚”、“分居”等不同。“卒婚”一詞是2004年由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推薦卒婚》一書中創造的,意為“從婚姻中畢業”。

該作家表示:“關於‘卒婚’,最近主要指夫妻在長時間的婚姻生活中對彼此產生了厭煩,進而相互逃避的意思,但原本上,‘卒婚’更具有積極的意義。對於夫妻來說,一旦子女長大成人,也就意味著將迎來自己的後半生,並開始全新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會考慮很多,比如是否需要繼續維持婚姻生活,自己是否還有未完成的夢想等等,由於結婚並不意味著必須同居生活,因此夫妻之間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並各自生活的方式就被稱之為‘卒婚’”。

該作家還指出,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大多數日本女性的後半生基本都以一種固定的模式結束,那就是照顧丈夫以及父母親。因此,漫長的婚姻生活也有必要嘗試新的改變。

對於長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來說,彼此之間的性格、脾氣以及生活習慣等都變得非常了解,但如果自己嘗試去改變,也可能會改變對方,甚至能夠讓原本平淡無味的婚姻生活變得更有樂趣,這也是“卒婚”的真諦所在。

背景

卒婚卒婚
在日本不斷變化的人口狀況正在改變社會結構的時刻,公眾——尤其是家庭主婦——心中幻想的東西被準確地捕捉到了。

根據政府的統計數字,2014年日本只有100萬新生兒。這個數字是有相關記錄的亞洲國家中最低的。此外,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同年日本婦女的平均壽命是世界上最長的86.83歲。這意味著女人生命中最長一段時間是在孩子離家之後。許多空巢老人除了照顧自己的丈夫外沒有其他任何事情可做。她們意識到應該去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幸福。

在最近幾年,名人的支持推動“卒婚”現象更加深入地進入了主流社會。最著名的例子是2013年日本喜劇演員清水明和妻子宣布將從婚姻中“畢業”,並出版了《卒婚:愛的新方式》一書。

儘管沒有具體的官方數字,但2014年由Interstation建築事務所委託在東京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有廣泛的“卒婚”意願:在接受調查的200位年齡在30至65歲的已婚婦女中,有56.8%的人表示她們最終希望從婚姻中“畢業”。退休被大多數婦女當作是開始“卒婚”的理想時間點。

原因

1、個性化的終極表現

幾代同堂的家庭在日本正在變得日益罕見。此外,夫妻在同一個房間裡分床而睡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2、以退為進

大西百合子微笑著說:“在分開居住後,我更加珍惜他了。如果我再結一次婚,我希望還能嫁給他。”

意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把女性進入——並且持續留在——勞動力隊伍中作為自己經濟政策的一個支柱。2015年8月他在東京的世界婦女會議上宣稱:“安倍經濟學就是婦女經濟學。”

2014年,日本年齡在15歲至64歲的女性中有64%的人是職業女性,而這一比例在1969年時為46%。有更多的日本婦女進入了職場,因此將會有退休金。妻子們知道她們可以自食其力。

對於伊藤來說,這一點十分重要。他說:“我不知道我們是否真的可以稱之為‘卒婚’,如果妻子的生活方式是由丈夫出錢維持的話。做妻子的需要在財務上獨立,才能名副其實地從婚姻中畢業”。

作為一個整體,日本家庭正在發生變化。家庭成員變得個性化。每一個家庭成員被允許尋求他或她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把一輩子都用於照顧家人。幾代同堂的家庭在日本正在變得日益罕見。此外,夫妻在同一個房間裡分床而睡的情況也並不少見。也許“卒婚”是這種個性化的終極表現。

不過,從婚姻的傳統束縛中“畢業”未必需要解釋為親密關係的終結或愛情的消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