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棱華

半棱華

半棱華,拉丁學名為Osteichthyes;Siluriformes,又稱為MANG(芒),屬於動物界、硬骨魚綱、鯰形目、魚芒科,分布 廣東、廣西沿海。

基本信息

概述

拉丁科名:硬骨魚綱;鯰形目;[魚芒]科;Osteichthyes;Siluriformes;Bagridae;Pangasiidae

種 學 名:Sinopangasius semicultratus
中文別名: mang(芒)

識別特徵:

背鰭條I—6;臀鰭條i—29—32;胸鰭條I—10一11;腹鰭條i—5。鰓耙16。體長為體高的4.2—5.4倍,為頭長的4.4-4.3倍,為尾柄長的5.4—7.8倍。頭長為吻長的2.7—4.8倍,為眼徑的5.9—6.5倍,為眼間距的1.3一1.4倍.為頜須長的1.8倍,為(亥頁)須長的6.6倍,為頭高的1.2倍,為頭寬的1.5倍,為口裂寬的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0——2.2倍。 體延長,後部側扁。背緣較平直。腹部自腹鰭基至肛門間具一明顯皮質棱突。頭較小,平扁。吻短而寬。口近端位,口裂略呈三角形。服側下位,部分在口角水平線下面;眼間距寬闊。鼻孔2對,前對近吻端,後對位於口角前上方,兩者相距甚遠。須2對,頜須始於口角,末端仲達鰓蓋骨後下練;(亥頁)須短小,末端達眼緣垂直下方。上頜齒帶呈新月形,下頜齒帶中縫處分離。背鰭短,起點略前於胸鰭末端垂直上方,硬刺後緣有明顯的鋸齒。脂鰭小,位於臀鰭後部之上方。臀鰭基延長,後端不與尾鰭相連。胸鰭發達,約與背鰭等長,硬刺後緣有鋸齒。腹鰭起點略後於背鰭基後端垂直下方。尾鰭叉形,上葉稍長。體被光滑皮膚,側線完全面明顯。漫制標本 背部褐色,腹側銀灰色,各暗淡黃色,背鰭、胸鰭、尾鰭具褐色邊緣。棲息於河口處及其鄰近海域。肉食性。

地理分布:

分布 廣東、廣西沿海。

廣西分布區:

合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