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性白內障

半乳糖性白內障

半乳糖性白內障是因與半乳糖代謝有關的酶缺陷所引起。此種患兒缺乏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甘轉移酶,以致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而在體內積累,房水中的半乳糖滲入晶狀體,使晶狀體纖維水腫形成混濁。

基本信息

疾病分類

眼科

疾病概述

半乳糖性白內障是因與半乳糖代謝有關的酶缺陷所引起。此種患兒缺乏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甘轉移酶,以致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而在體內積累,房水中的半乳糖滲入晶狀體,使晶狀體纖維水腫形成混濁。

疾病描述

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患兒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和半乳糖激酶,使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而在體內積聚。組織內的半乳糖被醛糖還原酶還原為半乳糖醇。醇的滲透性很強,在晶狀體內的半乳糖醇吸水後,晶狀體囊膜破裂,引起晶狀體渾濁。

症狀體徵

可在生後數日或數周內發生。多為板層白內障。

疾病病因

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病理生理

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診斷檢查

對於先天性白內障患兒,應對尿中半乳糖進行篩查。如測定紅細胞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的活性,可明確診斷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是否缺乏,套用放射化學療法可測定半乳糖激酶的活性,有助於診斷。

治療方案

給予無乳糖和半乳糖飲食,可控制病情的發展或逆轉白內障。

疾病預

無特殊。

用藥安全

1、患兒年齡多在1—6歲,白內障出現的最早時間為出生後24天,最長者為9歲。
2、晶狀體混濁形態不一,多為板層白內障。
注意:
1、是嬰兒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的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2、本病的特徵為肝腫大和晶體混濁,可發生在出生後數日或數周。
3、治療時給予無乳糖及無半乳糖的飲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