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詠夏景

千秋歲詠夏景是由作者謝無逸所寫的,作者簡介:謝無逸,名逸,臨川進士,自號溪堂。著有《蝶戀花 春景》、《踏莎行 春思》、《南歌子 春夜》等。生年不詳,卒年公元1113年。此時的北宋積貧積弱,重文輕武,周邊少數民族政權林立,虎視眈眈。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經濟重心南移,書院的興盛為南方文化發展提供了沃土。生活在這種大背景下的謝逸或是想出人頭地,或是想報效國門,也參加了科考。可惜屢考屢不中。

概況

作品名稱:千秋歲 詠夏景
作者姓名:謝無逸
創作年代:宋
作品題材:詞

原文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
梅雨過,萍風起。
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
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
修竹畔,疏簾里。
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
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

作者

謝無逸,名逸,臨川進士,自號溪堂。著有《蝶戀花 春景》、《踏莎行 春思》、《南歌子 春夜》等。生年不詳,卒年公元1113年。此時的北宋積貧積弱,重文輕武,周邊少數民族政權林立,虎視眈眈。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經濟重心南移,書院的興盛為南方文化發展提供了沃土。生活在這種大背景下的謝逸或是想出人頭地,或是想報效國門,也參加了科考。可惜屢考屢不中。這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科考未中,報國無門,使他遠離官場的沉浮,遠離官事的煩瑣,遠離國事的憂愁,有更多的時間和心情揮豪潑墨以詩文自娛。與科考無緣的謝公從考場出來走過田野,看到花間草叢樹叢里的蝴蝶翩翩起舞,自由飛翔,詩性大發,寫下有關蝶詩百首,與蝴蝶結下不解之緣,被時人稱為謝蝴蝶。
《漫叟詩話》云:“謝無逸學古高潔,文詞煅煉,篇篇有古意,尤工於詩,予嘗愛其《送董元達詩》云:‘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鬚眉班。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謗書盈篋不復辨,脫身來看江南山,長江滾滾蛟龍怒,(“滾滾”原作“袞袞”,今據徐鈔本、明鈔本校改。)扁舟此去何當還?大梁城裡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又《寄隱居士詩》云:‘處士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幾千卷,手校韋編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臥一庵今白頭。襄陽耆舊節獨苦,只有龐公不入州。’淮南潘邠老與之甚熟;二公皆老死布衣,士議惜之。”

作者的其他作品

蝶戀花春景
豆寇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紅日三竿簾幕卷。畫樓影里雙飛燕。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獨倚闌於凝望遠。一川菸草平如剪。
踏莎行春思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鏡約關情,琴心破睡。輕寒漠漠侵鴛被。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蹩眉峰翠。
南歌子春夜
雨洗溪光淨,風掀柳帶斜。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金鴨香凝袖,銅荷燭映紗。鳳盤宮錦小屏遮。夜靜寒生春筍,理琵琶。
減字木蘭花七夕
荷花風細。乞巧樓中涼似水。天幕低垂。新月彎環淺暈眉。橋橫烏鵲。不負年年雲外約。殘角疏鍾。腸斷朝霞一縷紅。
漁家傲漁父
秋水無痕清見底。寥花汀上西風起。一葉小舟煙霧裡。蘭掉艤。柳條帶雨穿雙鯉。自嘆直鉤無處使。笛聲吹散雲山翠。膾落霜刀紅縷細。新酒美。醉來獨枕蓑衣睡。
驀山溪月夜
霜清木落,深院簾攏靜。池面卷輕波,瑩香冰、一奩明鏡⑤。修筠拂檻,疏翠挽嬋娟,山霧斂,水雲收,野闊江天迥。紅消醉玉,酒面風前醒。羅幕護輕寒,錦屏空、金爐燼冷。星橫參昂,梅徑月黃昏,清夢覺,淺眉顰,窗外橫斜影。
玉樓春寒食
弄晴數點梨梢雨。門外畫橋寒食路。杜鵑飛破草間煙,蛺蝶惹殘花底霧。東君著意憐樊素。一段韶華都付與。妝成不管露桃嗔,舞罷從教風柳妒。
南鄉子美人
淺色染春衣。衣上雙雙小雁飛。袖卷藕絲寒玉瘦,彈棋。贏得尊前酒一卮。冰雪拂胭脂。絳蠟香融落日西⑥。唱徹陽關人慾去,依依。醉眼橫波翠黛低。
江神子別情
一江秋水碧灣灣。繞青山。玉連環。簾幕低垂,人在畫圖問。閒抱琵琶尋舊曲,彈未了,意闌珊。飛鴻數點拂雲端。倚欄看。楚天寒。擬情春風,吹夢到長安。恰似梨花春帶雨,愁滿眼,淚闌乾。
江神子春思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千秋歲夏景
練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苹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
如夢令
花落鶯啼春暮。陌上綠楊飛絮。金鴨晚香寒,人在洞房深處。無語。無語。葉上數聲疏雨。
清平樂春情
花邊柳際。已漸知春意。歸信不知何日是。舊恨欲拼無計。故人零落西東。題詩待倩歸鴻。不似多情芳草,年年處處相逢。

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豐子愷的漫畫

凡是喜歡豐子愷漫畫的人,都會記得這幅作品——疏朗簡潔之極的筆觸勾勒出房舍廊前的景致,廊上是卷上的竹廉,廊下有木桌茶具,畫面大片留白,一彎淺淺的月芽高掛,題款是:“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這幅如宋元小令般意境悠遠的水墨漫畫,是上世紀20年代豐子愷第一幅公開發表的作品,當時,他正在浙江省上虞縣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任教。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在春暉如詩如畫的歲月留下了這幅作品,既像是寫實,也像是預言,而留給後人的則是無盡的懷想和嘆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