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

千秋歲

《千秋歲》是宋代詞人張先的作品,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詞寫愛情橫遭阻抑的幽怨和堅決不移的信念。上闋寫暮春景色:雨輕風緊,催落繁花;杜鵑啼血,呼喚著春天完結,造成濃重的感傷氣氛。惜春的詞人,在花叢中尋找並採摘著殘花,傳神地刻畫出詞人傷春惜花的拳拳真情。接著以飄零的楊花,寫春之落寞及心之寒冷。下闋抒情:“不老”的“天”與“難絕”的“情”相對比,再以“千千結”的“雙絲網”比憂思百結的愁心,將愁情怨懷表達得淋漓盡致。最後以夜將盡的孤燈景象作結,讓整個的抒情氛圍籠罩在漆黑的深淵中,很富抒情效果。全詞含蓄髮越,體現了張先的詞風。

詞牌簡介

千秋歲千秋歲

《千秋歲》,詞牌名。唐教坊大曲有《千秋樂》調。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此曲題解,是唐玄宗生日,大宴群臣,百官上表請定此日為千秋節,可能由此產生《千秋樂》調。

宋人根據舊曲另制新曲。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仄韻雙調,七十一字,十六句,上下片各八句,五仄韻。上片起句比下片起句少一字,其餘句式全同。另有游仲文詞名《千秋歲》,即《念奴嬌》。

《宋史·樂志》入“歇指調”。《張子野詞》入“仙呂調”。一般以《淮海長短句》為準。別有《千秋歲引》,八十二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詞牌格律

范詞欣賞:增字【千秋歲】宋·張先(72字十仄韻)

上闋

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 惜春更把殘紅折。(增加一字,替換【律句】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永豐柳”是“仄平仄”拗救)

上闋

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夜”字宜平)

註:

1.標準體【千秋歲】的【主韻律】統一是“純”標準【律詞句】的“平平仄”單仄入韻。

2.標準體的【主格律】也十分明顯,是【律詞句】的“平仄仄”雙仄不入韻為主。

3.此范詞上闋增加一字,將兩個三字句,替換【律句】“中平中仄平平仄”,宜上下闋對稱安排。

4.“永豐柳”是“仄平仄”拗救,“永豐”是詞組無妨,但下闋“夜”字宜平。

5.特別注意,下闋“心似雙絲網”實際使用了“中仄平平仄”,句型與【主韻律】一樣,宜用雙仄句型。

6.『』表示宜對仗或對偶;標準平仄譜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鶗鴂:杜鵑鳥。

⑵永豐柳:出自白居易《楊柳枝詞》。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⑶么弦:琵琶的第四弦。

白話譯文

杜鵑鳥兒又開始鳴叫,仿佛在告知人們,芳草就要地調謝,春景即將要結束了。我貪戀惋惜這美好的春光,在將要謝盡的花叢中流連,選好的一枝來采賞,細雨霏霏,疾風陣陣,正是梅子剛青的時節。永豐坊的那顆柳樹,儘管無人照管,也終日飄飛柳艷,好似漫天大雪。

不要彈撥么弦,那幽怨的曲調令人愁腸百結。天因無情天不老,人緣有情情難絕。我的心好像是雙絲結成的網,其中有千結萬結,又度過一個難熬的長夜,東窗未白,天色漸亮時,把那盞燈如豆的孤燈吹滅。這等苦楚,更向何人訴說?

作品欣賞

這是一首感傷春逝 懷念舊人的傑作,作者借杜鵑悲鳴,春光消歇,雨冷風打,柳艷飄雪,這些暮春悲涼景象,揭示了詞人愛情遭受挫折的悲愁。而“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則形象的表達了詞人對愛情的執著與忠貞,成為千古名句。

作者簡介

張先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典範詞作

千秋歲千秋歲

作者: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千秋歲·夏景》

作者:謝逸

楝花飄砌,簌簌清香細。梅雨過,萍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山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千秋歲·生辰感懷》

作者:顏賢風

晨曦煦照,翠竹凌空笑。勁節拔,虛懷效。貞心撐日月,矢志崇賢操。憐花季,一春幽夢誰昭曉?

恰誕辰年少,青歲千般好。酬抱負,風華茂。看書生意氣,點墨園中俏。當此際,浩歌一曲長天嘯。

《千秋歲·水邊沙外》

作者: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信息簡介

千秋歲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此詞為作者處州(今浙江麗水)為監灑稅官時所寫,詞中撫今追昔,觸景生情,表達了政治上的挫折與愛情上的失意相互交織而產生的複雜心緒。

據處州府志雲,處州城外有大溪,岸邊多楊柳。起首二句即寫眼前之景,將時令、地點輕輕點出。春去春回,引起古代詞人幾多詠嘆。然而少游這裡卻把春天的蹤跡看得明明白白:“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淺淺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悄悄地退卻了。二月春尚帶寒,“春寒退”即三月矣,於是詞人寫道:“花影亂,鶯聲碎。”這兩句詞從字面上看,好似出自唐人杜荀鶴《春宮怨》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然而詞人把它濃縮為兩個三字句,便覺高度凝鍊。其中“碎”字與“亂”字,用得尤工。鶯聲嚦嚦,以一“碎”字概括,已可盈耳;花影曳,以一“亂”字形容,幾堪迷目。感於這兩句詞的妙處,南宋范成大守處州時建鶯花亭以幻之,並題了五首詩。

“飄零”句以下,詞情更加傷感。所謂“飄零疏酒盞”者,謂遠謫處州,孑然一身,不復有“殢酒為花”之情興也:“離別寬衣帶”者,謂離群索居,腰圍瘦損,衣頻寬松也。明人沈際飛評曰:“兩句是漢魏詩詩。”(《草堂詩餘正集》卷二)少游此詞基調本極哀怨,此處忽然注入漢魏人詩風,故能做到柔而不靡。歇拍二句進一步抒發離別後的惆悵情懷。所謂“碧雲暮合”,說明詞人所待之人,遲遲不來。這一句是從江淹《擬休上人怨別》詩“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化出,表面上似寫怨情,而所怨之人又宛似女性,然細按全篇,卻又不似。朦朧曖昧,費人揣摩,這正是少游詞的微妙之處,將政治上的蹭蹬與愛情上的失意交織起來,於是讀來不覺枯燥乏味,而是深感蘊借含蓄。

過片轉而寫昔,因為看到處州城外如許春光,詞人便情不自禁地勾起對昔日西池宴集的回憶。西池,即金明池,《東京夢華錄》卷七謂汴京城西順天門外街北,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閉池,雖風雨亦有遊人,略無虛日。《淮海集》卷九《西城宴集》詩注云:“元佑七年三月上已,詔賜館閣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瓊林苑,又會於國夫人園。會者二十有六人。”這是一次盛大而又愉快的集會,詞人一生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鵷鷺同飛蓋”一句,把二十六人同游西池的盛況作了高度的概括。鵷鷺者,謂朝官之行列整齊有序,猶如天空中排列飛行的鵷鳥與白鷺。飛蓋者,狀車輛之疾行,語本曹植《公宴詩》:“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陽春三月,館閣同人乘著車輛,排成長隊,馳騁汴京西城門外通向西池的大道上,多么歡樂;然而曾幾何時,景物依舊,而從游者則貶官的貶官,遠謫的遠謫,俱皆風流雲散,無一倖免,又是多么痛心!“攜手處,今誰”,這是發自詞人肺腑的情語,是對元佑黨禍痛心疾首的控訴。然而詞人表達這種感情時也是極含蓄委婉之能事。這從“日邊”一聯可以看出。“日邊清夢”,語本李白《行路難》其一:“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王琦注云:“《宋書》: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旁。”少游將之化而為詞,說明自從遷謫以來,他對哲宗皇帝一直抱有幻想。他時時刻刻夢想回到京城,恢復昔日供職史館的生活。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夢想如同泡影。於是他失望了,感到回到帝京的夢已不可能實現。著“鏡里朱顏改”一句,更聯繫自身。無情的歲月,使詞人臉上失去紅潤的顏色。政治理想的破滅,個人容顏的衰老,由作者曲曲傳出,反覆纏綿,宛轉悽惻。

開頭說“春寒退”,暗示夏之將至;到結拍又說“春去也”,明點春之即歸。兩者從時間上或許尚有些少距離,而從詞人心理上則是無甚差別的。蓋四序代謝,功成者退,春至極盛時,敏感的詞人便知其將被取代了。詞人從眼前想到往昔,又從往昔想到今後,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叵測,一種巨大的痛苦噬齧他的心靈,因此不禁發出“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的呼喊。這不僅是說自然界的春天正逝去,同時也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將一去不復返了。“飛紅”句頗似從杜甫《曲江對酒》詩中“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化來。然以海喻愁,卻是作者一個了不起的創造。從全篇來講,這一結句也極有力。近人夏閏庵(孫桐)云:“此詞以‘愁如海’一語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俞陛雲《宋詞選釋》引)。

這首詞以春光流逝、落花飄零的意象,抒寫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滅而產生的無以自解的愁苦和悲傷,讀來哀怨淒婉,有一詠三嘆之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