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活骨膏

千年活骨膏

薛國荃老先生研製,在長期的從醫生涯中不斷調整鞏固,現在的黑膏藥油亮如鏡、黑如赤鐵,針對頸腰椎和膝關節及腳後跟進行穴位用藥。千年活骨膏,其方創始於1069年,是由中華傳奇老中醫,原39231空軍醫院院長——薛國荃教授,在千年碑刻秘方《腰椎斷續膏》的基礎上,以老空降兵腰膝關節疾病為課題,以無毒副作用的“綠色療法”為宗旨,歷經20餘年,潛心研製而成。

基本信息

研發背景

千年活骨膏,其方創始於1069年,是由中華傳奇老中醫,原39231空軍醫院院長——薛國荃教授,在千年碑刻秘方《腰椎斷續膏》的基礎上,以老空降兵腰膝關節疾病為課題,以無毒副作用的“綠色療法”為宗旨,歷經20餘年,潛心研製而成。
千年活骨膏精選川續斷、穿山甲、藏紅花、骨碎補、懷牛膝、狗脊、腫節風、血竭等36味各產區地道藥材,嚴格遵循“君、臣、佐、使”等中醫配伍原理,結合現代高科技生物低溫萃取技術,傳承古法煉製精髓,純手工秘制而成。

研發人簡介

l薛國荃,祖籍河北滄州,出身中醫世家,其祖父薛聞啟是光緒年間著名中醫,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在河朔及京津地區聞名遐邇。
l薛國荃自小酷愛中醫,從小耳濡目染,傳承家學,師從其祖父,得其真傳,十一歲就識得中藥上百種,能替其父抓藥。
l為了回響國家號召,他參軍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39231空軍部隊,成為空降兵醫院一名醫藥員。因其酷愛醫學,刻苦鑽研醫術,被部隊選送進入軍醫大學深造。
l從軍40餘年來,先後任空降兵部隊醫院衛生科軍醫、主任醫師、院長等要職,領導多個醫療科研項目,因其在部隊的突出貢獻,先後被國家中藥管理局、解放軍總後衛生部提出特別嘉獎。
l他先後服務過許多部隊老幹部,老將軍,經他治癒患者數萬人。自入伍以來,他共8次立功12次受嘉獎,並曾參與國慶觀禮受到毛主席的接見。

研發目的

 薛國荃院長在長年的工作中,發現老空降兵患腰椎、膝關節病等疾病者眾多。經過兩千多例臨床驗證,終於得出結論——原來,空降兵在降落的觸地瞬間,極易發生腰椎及膝關節挫傷等。而高空降落過程中,離地幾千米,高空中寒氣大,空氣對流時濕寒透皮入骨。經過千百次的訓練演習,內侵風邪,損傷部位逐漸病變。長年累月下來,就形成了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頸腰椎骨質增生、椎體滑脫等腰椎疾病及滑膜炎髕骨軟化半月板損傷等膝關節疾病,這些成為了老空降兵的職業病。

古方淵源

對於頸腰椎病、膝關節病,部隊一直提倡無毒副作用、安全健康的“綠色療法”。1982年,國家以此為課題,斥巨資由薛國荃教授聯合北京371中藥研究院骨科主任倪建平建立攻關小組,翻閱大量文獻,嘗試各種官方藥典、民間偏方,以及藏、蒙、維、傣等各種民族特色療法,以薛國荃為領導的專家組經過多方對比,最終選定宋代藥碑古方“腰椎斷續膏”進行課題研究。歷經20餘載,刻苦攻關,潛心研製出腰膝骨病專用藥——“千年活骨膏”。
千年活骨膏,源自宋代藥碑——《碑刻千金方》,1968年,此碑出土於古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轄屬鎮——朱仙鎮的水運碼頭舊址。
朱仙鎮,宋朝時期為水陸重鎮,船工甚多,風濕骨病及膝折脫臼等骨傷疾病極其常見。《碑刻千金方》為當年宋代名醫高敏之所立。此碑共記載56種骨傷藥方,由於時間久遠,碑文殘缺甚多,經過多放修正復原,保留下來僅有13種。其中的“腰椎斷續膏”一方原來是接骨續筋的驗方,薛國荃教授在研究中發現,該方在治療腰椎病和膝關節疾病方面療效顯著,千年活骨膏由此改進而來。

黑膏藥傳統工藝

“千年活骨膏”配比精妙,根據碑刻古方記載,全部採用地道藥材精製入藥:雲霧山川續斷、雲南滇北骨碎補、青海花斑穿山甲、河南懷慶府懷牛膝、滇南本草麒麟血竭、江浙麗水腫節風、青藏高原藏紅花、福建野生金毛狗脊、黔產全株黑骨藤等36味地道藥材炮製方法嚴格遵照碑文道道工序,純手工古法秘制,精純提煉,保留十足藥性。
在製作工藝上,千年活骨膏完整傳承了古法煉製的精髓,按照傳統工藝,選料、浸泡、提煉、升華、煉油、下丹、去火毒、去燥邪、啟封、攤塗,步步考究,把膏藥的藥用價值發揮到極致。

榮譽嘉獎

“千年活骨膏”研製成功以來,臨床上治癒頸腰椎病、膝關節病患者三萬餘人,治癒各部隊老空降兵一萬餘人。在2002年國家老齡委組織的展評會上被評定為“醫療精品”。薛國荃因此被國家中藥管理局、解放軍總後衛生部提出特別嘉獎。

千年活骨膏優勢

1、與一般的傳統膏藥相比“千年活骨膏”藥效強、見效快、療程短。一般的膏藥都是採用300度以上的高溫下提取而成的,有效成份的65%左右都遭到嚴重的破壞,見效慢,療程長。而“千年活骨膏”獨家採用現代生物科技提取,克服了一般膏藥高溫熬制而使有效成分遭到嚴重破壞的缺點,內含有特異生物活性酶,局部滲透力強,能夠穿透骨關節的屏障,進入病變組織發揮作用,對關節軟骨、肌腱、韌帶、滑膜具有極強的營養修復功能,不僅能控制、阻止骨關節病的遷延、發展和惡化,而且大多數患者可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很多骨質增生、滑膜炎、髕骨軟化、半月板損傷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用藥後24小時就能見到效果。 2、“千年活骨膏”嚴格遵循“君、臣、佐、使”等中醫配伍原理純手工秘制而成,該藥採用穴位貼敷,透皮吸收,促進體內腎骨酶的合成,改善局部微循環、排除積液、消除無菌性炎症,控制、阻止骨質增生、滑膜炎、髕骨軟化、半月板損傷的遷延、發展和惡化。 3、與口服類藥物相比“千年活骨膏”透皮吸收能力比較強。口服類藥物一般都要經過血液循環、腸胃吸收才能到達病變部位,而椎間盤,關節軟骨等都是無血管組織,藥力很難達到病變部位,“千年活骨膏”根據多年的研究實踐,對原配方做了科學的調整,針對頸腰椎病、關節骨病的不同特點增加了很多特效活性成份以及高效透皮吸收促進劑使藥力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到達發病部位,對致病物質進行化解吸收,從而達到快速治癒的驚人效果。 4、膝關節病的根源在於體內腎骨酶流失過多,關節軟骨以及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彈性降低,磨損變薄,對關節以及椎體的保護作用降低而引發的各種疾病,由於關節軟骨是無血管組織,各種口服藥的藥效很難發揮作用,“千年活骨膏”在原配方的基礎上採用現代生物科技提取,純手工炮製,內含高效營養物質,對關節軟骨(包括髕骨軟骨和半月板)、肌腱、韌帶、滑膜具有極強的營養修復作用,同時通過穴位貼敷激活體內腎骨酶的合成,對致病物質進行化解吸收,從而達到快速治癒的驚人效果。 5、“千年活骨膏”與其它膏藥不同,不含“紅丹”無鉛毒蓄積危害不髒不流不過敏,用其它口服藥物及其它膏藥無效者、對其它膏藥過敏者以及手術不成功者最宜適用。 6、“千年活骨膏”外敷穴位、內通經絡、不傷肝腎、開竅透骨、補腰生髓,3-5天見效,一般3-4個療程可徹底告別骨病,既避免了長期口服止痛藥引起的腸胃不適、肝腎損壞,又可避免手術痛苦及手術後併發症的問題。

千年活骨膏的傳奇故事

用黑膏藥治病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像薛國荃教授那樣能將一張黑膏藥用到出神入化地步的,自古至今,實為罕見。 自古就有“滄州的名醫,安國的藥”之說,在滄州,人人都知道聞名遐邇的“薛氏正骨”七代傳人薛國荃教授,他自幼酷愛中醫,專攻骨科頑疾。很多關節疼痛、上下樓使不上勁,蹲不下,坐久站起時關節僵硬邁不動步,甚至腫脹積水、變形、久治不愈者找到他,只需用他祖傳的“薛氏千年活骨膏”貼敷,實現一夜就能下床,連續用藥一個月就能晨跑,上街買菜,根本無需吃藥打針、做手術。薛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專攻骨病60年,生平最大的心愿就是幫助患者解除病痛。 薛老謹遵“口授單傳,言傳身教”的遺訓,嚴格恪守純手工煉製工藝,採用36味藥材配伍組方,堅決不添加西藥止痛成份,始終堅持“五斤藥材一兩膏”的原則,所成黑膏透膚而入,似手抓筋骨。在原配方的基礎上他使用大劑量的千年健和大黃,突破藥性相剋之理論,中醫反治,破穴逆施,幾乎百發百中。很多“骨質增生、滑膜炎、髕骨軟化、半月板損傷、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使用千年活骨膏,越重效果越好,即便是長期依靠拐杖或輪椅行走的患者也經常有奇蹟發生。 薛教授常說:薛家世代行醫,我這一生只成就了一件事,就是把我們薛家的“千年活骨膏”發揚光大,薄暮之年只有一個願望,希望更多的膝關節病患者擺脫病痛的折磨,免遭手術痛苦。

如何正確使用

在貼膏之前,用熱毛巾將疼痛處洗淨、擦乾,再將膏貼貼於疼痛部位和相關穴位,撫平按實即可。天氣寒冷時,可將膏貼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以便使膏體迅速軟化,增加治療效果。
冬季如何貼?冬季,在貼前,應先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準備貼膏藥的地方擦淨、拭乾。因為這樣有利於患處的毛細血管開放,可以讓藥物更好地透過皮膚和皮下脂肪吸收。隨著天氣日漸寒冷,膏藥的基質變硬,不容易在皮膚上貼牢,就需要將它用熱水袋敷一下再貼,

與之相配合的中藥食物療法

頸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生活中可配合食療,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一 海帶25g,荔枝15g,小茴香15g。加水共煮,每日飲服一次。
二 生韭菜(或根)500g,搗汁溫服,每次500ml,每日2次。
三 淡菜300g。烘乾研末,與黑芝麻150g炒熟,拌勻,早晚各服一匙。
四 芝麻15g,大米100g,將芝麻用水淘淨,輕微炒黃後研成泥狀,加大米煮粥。每日一劑,供早餐食用。
五 三七地黃瘦肉湯:
三七12克打碎,與生地30克、大棗4個、瘦豬肉300克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1小時至瘦肉熟爛,放調鹽適量。飲湯吃肉,隔日1劑。
功能活血化瘀,定痛。主治氣滯血瘀型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
六 三七燉田雞:
肥田雞2隻(約200克)去皮、頭、內臟,三七15克打碎,大棗4個去核,同入燉盅,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燉1—2小時。飲湯吃肉,1劑/日。
功能益氣活血,消腫止痛。主治氣虛血瘀,脾胃虛弱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七 三七豬腳筋湯:
豬腳筋200克、精瘦肉50克體沸水,撈入沙鍋,加三七15克(打碎)。大棗4個、水共煎沸後改小火煮1-2小時。飲湯吃肉,1劑/日。
功能活血定痛,強筋壯骨。主治氣滯血瘀,腎氣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烏頭粥:川烏(研末)5克、蜂蜜適量、生薑2片、粳米50克同入沙鍋,加適量水慢火熬成稠粥。早、晚服食,1劑/日。功能祛風,散寒,除濕。主治寒濕痹阻較甚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九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生薑各30克切大片;羊肉500克體沸水,晾涼,切塊。羊肉、當歸、生薑、紅棗10個同入沙鍋,加適量水共煎,沸後撇沫,改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爛。隨量飲湯吃肉,隔日1劑。
功能溫經散寒,活血定痛。主治陰寒內盛,氣血凝滯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十 杜仲豬尾湯:杜仲15克、豬尾2條共煮湯常服。主治腰椎間盤突出症。
十一 杜仲核桃豬腰湯
豬腎(豬腰)1對切片,大棗2個去核,與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薑2片、米酒3毫升同入燉盅,加水共煎沸後改小火燉1小時。飲湯吃肉,1劑/日。
功能益氣補腎,壯腰助陽。主治腎氣不足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十二 枸杞水魚補腎湯
水魚(鱉)1隻切塊,與枸杞子、山藥各30克及熟地15克。紅棗6個、生薑3片共入燉盅,加適量水,大火燒沸後改小火燉1小時。隨量飲湯吃肉,隔日1劑。
功能益氣養血,滋陰補腎。主治腎陰虧虛,氣血不足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