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唐代女乾屍

2002年出土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境內,古代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區域內的都蘭縣唐代吐谷渾古墓,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墓葬被盜後,墓中文物被洗劫一空,這具女性乾屍在被偷運外出時,被德令哈市公安局攔截並封存。經甘肅省考古所原所長李永良鑑定為唐代女性乾屍。後經協商,於2009年2月調撥本館保存並展出。由於隨葬物品被盜,難以判斷女屍身份。

背景

2002年的一天,德令哈市公安部門接到線報,一輛開往西寧市的長途客車上藏匿了一具屍體。公安部門迅速調集警力,前往攔截這輛長途客車。車被攔截在公路上,經過仔細檢查,民警在靠近車體側面的行李箱內找到了這具只剩皮包骨的乾屍。遺憾的是,現場沒有找到偷運乾屍的犯罪嫌疑人,一時間,這具女屍的來歷成了謎。民警只得暫時把乾屍運回單位,存放在庫房內,這一放就是六年多。庫房內沒有專業的保存條件,乾屍暴露在空氣中。後來,甘肅省考古所原所長李永良見到了這具女屍,他研究後,鑑定為唐代女性乾屍。

基本介紹

女屍的存放年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女屍皮下脂肪和肌肉消失,皮膚乾縮而緊包骨。青海地區法醫會診查驗後判定,女屍時年35歲左右,是自然死亡。雖然她只有三十多歲,但算是一位老人了。在唐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

乾屍未經人工處理,是在乾燥、無菌、高溫的特殊條件下自然形成的。這種乾屍既有別於古埃及發現的經過人工防腐處理後形成的木乃伊,又不同於在中國其他地方出土的在棺槨內盛放石灰、木炭之類乾燥劑後形成的乾屍。這具乾屍主要是由於埋葬環境乾燥導致屍體脫水而自然形成的。

運回西寧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建青聽朋友說起德令哈市公安局裡有具千年女屍。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熱衷於文物保護的張建青立刻來了精神,堅持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但朋友也只能說出個大概,對細節一無所知。

從那以後,張建青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有關千年女屍的情況,但張建青始終未能如願。當張建青從德令哈市公安局了解到,的確有這樣一具千年女屍,但頭部、頸部已被人為損壞時,他深感惋惜。如此珍貴的千年女屍,因為犯罪嫌疑人不知多少次的搬運而變得狼狽不堪。她隨身的物品甚至衣服,都已被掠奪、變賣。

於是,張建青一次次來到省公安廳打報告,寫申請,表達想要妥善保管千年女屍的強烈願望。終於,他的誠心和毅力打動了有關領導。但按照相關規定,文物不能隨意處置。2008年12月,張建青請德令哈市公安局領導參觀青海陽光醫學歷史博物館。看到博物館裡專業的軟硬體條件,公安局領導徹底放下心來,終於同意把千年女屍移交給青海陽光醫學歷史博物館。春節長假一結束,張建青便派專人、專車,把千年女屍運回青海紅十字醫院。

未解之謎

千年女屍被運到西寧後,張建青帶領醫院相關科室專家,開始了細緻的整理工作。但由於隨葬物品被盜,一時難以判斷她的身份。於是,專家們將早已掉下來的下頜骨送到省公安廳法醫處,請他們鑑定千年女屍的身高、年齡等基本情況。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終於,訊息傳來:從牙齒判斷,她身高約一米五八,去世時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

“那些盜運分子竟將她的嘴巴硬生生地掰下來,想從嘴裡找出點東西。更可氣的是,她的肚子也被割開了。古代有往去世的人的肛門裡放寶貝的習俗,經過千年,肛門處的骨頭不好打開,他們就把女屍的肚子割開找東西。真是太殘忍了!”張建青說,現在沒有更先進的技術做更多鑑別,比如她的身份、民族等。這些未解之謎只能留給後人去做了。

從現在的判斷來看,千年女屍生活在唐代,唐代中原地區與西域的交流頻繁,包括文化、種植及醫學等。這具乾屍對於醫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價值。另外,在科技發達的將來,還可以研究出那個時代,當地人的健康、飲食、營養等狀況。

定點參觀

2008年9月18日,青海紅十字醫院建成全國首家醫學歷史博物館——青海陽光醫學歷史博物館。博物館通過大量的物證史料,基本理清了祖國乃至世界醫學文明的發展脈絡,創新性地套用四種醫學模式和四個“醫”字的演變過程,將醫學文明史展現給大家。

張建青不僅是建館的倡議者、推動者、策劃者及醫學史文字的撰寫者,還以實際行動支持博物館的建設,他個人為博物館捐展醫學歷史文物1300餘件。青海陽光醫學歷史博物館有藏品四千餘件。每周二、周四下午開放,有專人講解。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除醫院職工外,其他參觀者暫時只能憑參觀券免費參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