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房

千元房

千元房,是指在售價在1000元/平方米範圍左右的商品房,2009年5月《信息時報》刊登題為《海珠驚現千元商品房》的報導,報導稱2009年4月廣州市海珠區出現3宗大型單位買賣,共成交5萬平方米,均價僅1173元/平方米,如果剔除“千元房”的成交,海珠區的一手住宅均價為10631元/平方米,該報導引發熱議。

(圖)千元房千元房

猜測

(圖)千元房千元房

廣州市房管、地稅、財政局等相關部門人士。房管部門表示,無權干涉一手樓成交價格,只要完稅後資料齊備即可備案辦房產證。財政局有關人士則表示會了解情況後再回復。

而業內人士對此的看法卻是,“千元房”可能涉及兩單位間合作問題,是脫離市場的房價,與正常樓市基本沒有關係,市民目前也不可能買到這樣的房子。

在《信息時報》報導中,有業界人士猜測,這3宗大面積超低價的“千元房”,可能是兩單位在4年前就已成交,但2009年4月才備案,因此才進入統計範疇。但有市民認為“就算是5年前的房價也不會有這么便宜”。

廣州最早的商品房東湖新村1985年竣工後主要針對港人銷售,售價在800元~1000元/平方米之間。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天河區六運小區等商品房陸續上市,當時的價格在1200元~1500元/平方米,對於絕大多數的廣州市民而言,仍是無法承受的。而上世紀90年代以後,廣州房價就開始快速上漲。因此,“千元房”即使在海珠區也是近20年前的事了。多名受訪人士也認為“千元房”不是市場行為,並有多種可能性交易的推測。

中山大學稅收與理財研究中心主任楊衛華提出,這有可能是兩公司的還債。原本市場房價應該是1萬多元/平方米,甲公司用房子抵償給乙公司。但雙方在債務清算後,乙公司需要補1000多元/平方米的差價。因此,反映在契約備案上,就出現了“千元房”。

有房地產業界人士認為,這可能涉及到兩個公司的合作開發,最終雙方決定以大確權後的房產,直接轉入到一個公司名下。這個過程,需要到房管部門進行備案,才能領取每個房屋的房產證。在其他各種附加契約條件下,備案房價只是其中一個分成方式的體現。所以出現了低於地價的房價。 該人士表示,“千元房”不管是在4年前,還是在現在,都與廣州的正常樓市基本沒有關係,市民個人也不可能在市場上買到這樣的房子。

質疑與回應

(圖)千元房千元房

質疑 超低價為何能通過備案?

回應 房管局:完稅後資料齊全即可備案辦房產證

有市民質疑,“千元房”大幅度脫離市場價,卻能進行備案,房管部門是否存在監管不力?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有關人士表示,房產登記部門的職責,主要是接受市民房產交易的登記備案,並無權干涉雙方的成交價格。在房產備案中,只要雙方提供了契約、完稅證明等問題,就可通過。

在二手房買賣中,政府部門為防止故意報低價避稅逃稅,委託房管部門進行評估。如果成交報價低於評估價,要按評估價進行交稅;如果成交報價高於評估價,則按成交報價進行交稅。交稅完畢後,由房管部門進行備案和房產證轉名等工作。

而在一手房買賣中,辦證雙方同樣提供稅後購房發票、契約等相關材料,就可以進行備案。但跟二手房不同的是,由於開發商幾乎不可能冒購房者有少付房價的風險,而同意在契約上寫低房價,因此,一手房買賣向來都是市場價,不存在估價程式。

市民購房時多數還需向銀行貸款,而涉及銀行按揭評估房價程式,因此報低價也無法行得通。但“千元房”是兩單位之間的交易,可能不涉及銀行這一程式。

質疑 是否故意報低價以逃稅?

回應 地稅:一手房契稅歸財政局管 財政局:儘快了解個案情況再回復

“千元房”是否存在故意報低價進行避稅?也是市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

中山大學稅收與理財研究中心主任楊衛華介紹,不動產只要不是開發建設單位自用,在出售後,銷售方就要交房價總額5.5%的營業稅、城建稅和教育附加費用。而購房方要交契稅,契稅普通住房的契稅是總房價的1.5%,非普通住房則是3%。

據介紹,二手房因為存在政府部門評估的最低價,因此市民購房時即便是按照低價交易備案,也要按照該房價進行納稅。但一手房並不存在相關的評估價,那么此次“千元房”的納稅,究竟是按照何種水準呢?

地稅部門有關人士表示一手房主要是契稅徵收,是由財局負責;記者隨後致電廣州市財局有關負責人,該人士表示將儘快了解該個案的具體情況,儘快進行回復。

中原地產項目部經理黃韜表示,按照程式,二手房買賣要進行增值徵收。此次“千元房”即便備案是超低價,如果房子要進行二手房轉手,由於與市場價存在較大的差距,屆時仍將會徵收較高的稅額。

估算

由於未能準確獲知“千元房”成交時間點,在計算稅費時,暫按上月海珠區一手住宅的均價進行衡量。如果剔除上月“千元房”的成交,海珠區的一手住宅均價為10631元/平方米。這個房價與“千元房”的差價是9461元/平方米,按照總成交面積5萬平方米計算,銷售方可減免的稅費約為2602萬元。購房方方面,如果住宅是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按1.5%計算,可減免契稅約709.6萬元;如為非普通住宅按3%計算,可減免契稅約1419萬元。

業內看法

有業界人士認為,此次廣州4月份樓市報告的數據,將超低價大面積“千元房”納入統計渠道,致使最終數據的成交面積變相拉高,而成交均價又變相拉低。5萬平方米的成交面積,已經相當於上月全市成交面積的6%左右;而1173元/平方米的超低價,又使全市均價拉低近500元/平方米。這可能對普通市民造成誤導,認為目前廣州樓市成交量大漲,而房價又大幅下降了。

因此,建議政府今後在進行較大規模的、與市場異動較大的成交備案時,不應將其納入正常樓市均價和成交量的統計範疇。對於脫離市場情況的備案,僅作特殊說明,並告知未能真實反映市場面貌。

真相大白

根據信息時報2009年5月21日報導,備受市民關注的海珠區“千元房”終於浮出水面,原來是東曉南路附近海運局宿舍,這批十多年前的房改房此前因違建等原因一直未能辦房產證,近期才重新進入備案辦證程式,也因此被納入市國土局4月份的全市房價報告中。有業內人士表示,“千元房”將海珠區上月一手樓均價整體拉低了3000元/平方米,有誤導市民之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