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龍山

十渡龍山

十渡龍山是房山區十渡風景區的主要景觀之一。在風景區的中心,有一條橫跨十渡南北的小山脈,長約3華里,寬約60餘米,自北向南婉蜓低落而下,到拒馬河北岸陡然而止,宛如一條巨龍伸出長頸飲水,形象活靈活現。山的東側均是懸崖峭壁,在石縫中松柏野花叢生,五顏六色。每當晴空萬里的早上,日光出映時,山水間煙霧繚繞,呈現出粼光閃閃的景象,似長龍擊水,尉為壯觀。

十渡龍山簡介:十渡龍山是房山區十渡風景區的主要景觀之一。在風景區的中心,有一條橫跨十渡南北的小山脈,長約3華里,寬約60餘米,自北向南婉蜓低落而下,到拒馬河北岸陡然而止,宛如一條巨龍伸出長頸飲水,形象活靈活現。山的東側均是懸崖峭壁,在石縫中松柏野花叢生,五顏六色。每當晴空萬里的早上,日光出映時,山水間煙霧繚繞,呈現出粼光閃閃的景象,似長龍擊水,尉為壯觀。

十渡龍山十渡龍山

龍山也叫臥龍山或龍山岩,山頂平坦如砥,兩側秀石高堆,形成一堵天然的石頭牆。龍山的南端是垂下而十分平坦的石台,約有四十平方米,上面曾有唐貞觀年間所建的龍王廟,磚石結構,裝潢壯麗。殿內有龍王爺及雷公電母等塑像,造型生動。廟門外兩邊立有兩塊大石碑,記載著建廟的經過。整個龍山山頭的紅牆碧瓦,古殿豐碑全部掩映在蒼松翠柏中,加上瑤草爭艷波光山色,儼若一幅神奇而美麗的畫卷,呈現在眼前。可惜古廟紅牆,部分松柏,已經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不復存在。而今這山頭上已矗立起一座莊嚴肅穆的平息抗日紀念碑和紀念館。遊人在欣賞龍山美的同時也瞻仰那些為了名族獨立和解放而英勇犧牲的英烈們。十分自然的接受到愛祖國和革命傳統的教育。

十渡龍山佛字的由來:

位於北京十渡風景名勝區內的十渡龍山上,有一個因巨石掉落,形成的天然“佛”字。以下關於佛字的形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很早以前,在百里遠的山群中有一條巨龍和一隻猛虎,爭鬥得死去活來,難解難分,它們從地上打到天空,又從空中打到地上,巨龍騰雲駕霧,猛虎能展翅飛翔,彼此不分上下,攪得天上地下都很不安寧。玉皇大帝發出指令,讓它們停止糾戈,它們竟然抗旨不聽。於是玉皇大帝便收回所有的雲霧,讓他們終日飽受太陽烈焰炙烤,故此在這百里的山川內外,久旱不雨,旱得土地乾裂,莊稼和花草樹木全部枯萎。
龍虎乾渴得喘不過氣來,不得不停止鏖戰。危機之下,巨龍突然發現遠處有一條銀白色的緞帶在飄動,十分誘人,便向十渡上空游來,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清澈的河流——拒馬河。巨龍便一頭猛紮下來,猛虎也尾隨而至。巨龍橫臥在拒馬河的北岸,一頭伸進拒馬河裡,貪婪地吸水。用龍尾把猛虎堵在後邊,由於老虎拚命地咬巨龍的尾巴,驅使巨龍不斷往前移動。這樣就可能把拒馬河攔腰截斷,使河水向北流去再轉回東部,這將沖毀幾個村莊和千畝良田。為了止住巨龍的前移,玉皇大帝在龍頭前邊撒了一個高大的網攔住它,這就是拒馬河南岸對著龍頭的蜘蛛山。後來發現無濟於事。它仍往前跑,眼看拒馬河被截斷了。玉皇大帝一怒之下便從天上扔下一根金寶劍,一下穿透了巨龍的脖子,把它釘在大地上。老虎也渴死在那裡。
龍的脖子被穿透後,發出一聲巨響,隨後天昏地暗,河水翻滾。此時,人們發現龍的脖子前端劈出一塊直上直下的新崖,崖底上有堆金黃色的碎石,崖壁上便顯出一個蒼勁有力的“佛”字,高約1.5米,寬約一米餘。近看朦朦朧朧,似是而非,從遠處(拒馬河對崖)眺望,十分清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