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反

詞語信息

shí fǎn ㄕㄧˊ ㄈㄢˇ
十反

詞語解釋

(1).亦作“ 十返 ”。謂反覆或往返多次。《列子·黃帝》:“ 列子 師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進二子之道,乘風而歸。 尹生 聞之,從 列子 居,數月不省舍。因間請蘄其術者,十反而十不告。”《三國志·蜀志·董和傳》:“ 董幼宰 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新唐書·西域傳上·吐谷渾》:“其相 天柱王 用事,拘天子行人鴻臚丞 趙德楷 ,帝遣使曉敕,十返,無悛言。”
(2).十種反常現象。 宋 倪思 《經鉏堂雜誌》:“貴人十反:夜當臥而飲宴;早當起而醉臥;心當逸而勞;身當勞而逸;吝束脩不請師教子弟,而以大錢顧教聲妓;藥餌無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細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圖畫;器用不貴金銀而貴銅甆。”
(3).即十番鼓,民間器樂合奏樂名。 清 吳偉業 《望江南》詞之八:“一曲輕圓同伴少,十反麤細聽人多。弦索應雲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