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安慶市潛山縣潛山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間音樂舞蹈“十二月花神”,歷經300餘年,—直廣為流傳。

基本信息

十二月花神

申報單位:安慶市潛山縣潛山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間音樂舞蹈“十二月花神”,歷經300餘年,—直廣為流傳。

“十二月花神”是潛山古代民間燈會、廟會中的主要文娛表演節目。它根據我國古代神話傳說“觀音灑淨”為題材,以傳統舞蹈形式表達勞動人民在盛世中的生活感情。舞蹈通過觀音灑淨水,使人間萬物復甦,百花競放。歌詞主題鮮明,是以歌盛世,慶歌平,樂豐收,觀花賞景為內容的十二首美麗的生活頌歌。舞蹈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據清代潛山縣廩生張伯祥考證,明代天啟年間潛山就有“十二月花神”表演活動。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才以固定、完美的音樂舞蹈形式流傳下來,在民間特別是在黃泥一帶最為流傳。如黃泥鎮每年十月一次的“忠烈大王廟會”及民國年間每年十月一次的“平安會”、水吼鎮每年一次的“黃公會”等大型民眾集會都必須有該舞蹈的演出。解放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文化部門在黃泥鎮藝人汪亞英的幫助下及時蒐集整理出“十二月花神”,1957年1月被選送參加安徽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同年三月又被選送到北京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同時還被邀請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受到了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89年“十二月花神”入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安徽卷》,1992年10月該舞蹈出席了中國安慶第一屆黃梅戲藝術節開幕式的演出。


內容簡介

十二月花神

中國的農曆是世界上獨有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百花榮枯,生生不息。古人浪漫風雅,生出許多趣聞雅事,以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和掌管十二月令的花神的傳說最讓人神往。本書介紹了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和花神,觀賞花姿花容,品讀花畫花詩,進而引出與十二花神相關的民俗,如九月代表花為菊花,花神相傳為陶淵明,每逢九九重陽,人們賞菊簪菊,飲菊花酒,吃菊花糕。可見十二月令花和十二花神,不僅作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玩味的對象,入詩入畫,更是融入中國的民俗文化,入口入心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