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徒

(1047—1082)創辦於首都開京的12所私塾。 1053年(高麗文宗七年),崔沖在自家設書堂招收鄰居兒童學習。 另有11位儒臣效仿,辦私塾,合稱十二徒。

朝鮮高麗王朝文宗時期 (1047—1082)創辦於首都開京的12所私塾。“徒”意為“結社”、“集團”。其由來始於崔沖辦學。1053年(高麗文宗七年),崔沖在自家設書堂招收鄰居兒童學習。因學生漸多,便建造9個學舍,分別命名為樂聖、大中、誠明、敬業、造道、率性、進德、大和、待聘,分9個班進行教育,乃為九齋學堂。另有11位儒臣效仿,辦私塾,合稱十二徒。其中以崔沖的文憲公徒為首,其餘分別為:鄭倍傑的弘文公徒,盧旦的匡憲公徒,金尚賓的南山徒,金無滯的西園徒,殷鼎的文忠公徒,金義珍的良慎公徒,黃瑩的貞敬公徒,柳監的忠平公徒,文正的貞憲公徒,徐碩的徐侍郎徒,史失其名的龜山徒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