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

十二五末

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畫”,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而“十二五”末則指“十二五”規劃的末期,也可以指“十二五”規劃完成之時,大約在2015年左右。

時間概念

每個時期的國家計畫和規劃都有其具體的時間範圍。而“十二五”末在廣義上來講可以是“十二五”的最後一年或相近時間,即2015年左右;從規劃的目標來看,可以是各規劃目標、任務完成的時間;從狹義的時間上來看,每屆人大會議制定並正式實施規劃,本次全國人大十一屆四次會議制定“十二五”規劃,則“十二五末”的狹義時間則應該是全國人大十二屆四次會議制定實施“十三五”規劃之時。

地方差異

我國除港澳台地區之外,各地區也會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各地區的發展規劃既是中央規劃的基礎,也為中央規劃所指導。而各地區的十二五末的概念則因各地區兩會,尤指人代會的時間召開不同而不同。

分類目標

發展環境

1.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2.我國巨觀經濟走勢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標

3.“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4.“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研究。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產業結構

6.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研究。

7.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研究。

8.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9.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

10.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11.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12.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究。

13.新能源發展戰略

城鄉區域

13.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思路研究。

14.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

15.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16.最佳化生產力布局戰略研究。

17.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對策研究。

20.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

改革開放

2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22.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研究。

23.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25.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思路和對策研究。

27.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體系及防範金融風險研究。

29.構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研究。

人民生活

30.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33.構建住房保障體系的思路與對策。

34.實施擴大就業戰略研究。

資源環境

35.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

36.節能減排問題研究。

37.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研究。

39.我國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任務

社保網

探索社保城鄉一體化,建立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

收入蛋糕

專家建議適度開徵財產稅和遺產稅,減少創業、就業稅收。

緩解看病

通過深化醫改,老百姓將平時少得病、看病更方便、降低醫藥費。

人口均衡

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

展望

GDP

2011年03月08日00:4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定軍

根據3月5日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下五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認為,不必將經濟增速搞得太快。

他在3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十二五”經濟增速時說,“我們希望能夠保持一個平穩較快的增長,但是我們淡化這樣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內涵。這也是“十二五”期間,在經濟發展中能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轉變發展觀念的內在要求。”

[播報]周小川答貨幣政策及金融問題聚焦兩會專題

2CPI同比漲 4.9%

個稅5000元起征獲多數代表支持茅台董事長:茅台價格仍可上漲房租漲三成白領發帖“求收留”雲南盈江地震已造成25死250傷悲催!汽車將比孩子更能花錢和訊網新聞中心誠聘編輯

55萬億GDP目標將遠被突破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確定2015年經濟總量達到55萬億元,主要是按照2010年的不變價格計算的,即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8萬億元,以每年實際增長7%測算得出,不考慮物價因素。

但是由於2011年的經濟增速目標是8%,高於五年規劃的指標7%約1個百分點,因此如果按照每年8%的速度測算,最後2015年的經濟總量將達到58萬億元以上。

這種情況,在上個5年計畫中也出現過。當時確定“十一五”經濟增速目標是7.5%,但是每年的目標是8%。結果實際經濟總量要大大超出預計。

而實際名義的經濟成長,包含物價在內,則顯得更高。考慮到經濟名義增長,即“十二五”時期,如果每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在8%,物價每年增速在3%-5%之間,則實際名義經濟總量增速每年可以按11%-13%簡單測算,這樣最後2015年的經濟總量,再翻一番不是沒可能,即達到七八十萬億人民幣。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認為,中國仍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目標。他在3月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年度經濟成長8%,作為一個預期性的指標,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這是必須的,“我們有13億人口,我們的物質資料的生產還沒有達到極其豐富的程度,因此我們還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成長速度。”

8%的年度速度,高於7%的五年規劃的速度,並非為了刻意要拉高經濟增速。張平指出,“按照我們對"十二五"期間發展的導向,我們應該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要更加注重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

由於各地方經濟增速除了北京等少數地區外,中西部經濟增速普遍高於全國的情況,有9個省計畫“十二五”期間GDP要翻一番。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曾對此表示懷疑。因為追求GDP,環境能源能否承載,是個問題,“不能光看GDP,提高GDP要注意發展質量。”他說。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十二五”時期,能否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邁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存在很大的難度。

蔡志洲指出,韓國、日本等國從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其背景與中國完全不一樣。當時這些國家經歷的是低石油價格水平階段。而中國是飽受高石油價格,以及高資源等價格的約束。

中國在“十二五”時期實施了40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總量消費控制。中國要以快速的能源消費,來支撐經濟成長,幾乎沒有可能。

中國2010年人均GDP為近8000國際元,按此速度,大概3-5年就會達到1.1萬國際元的水平。因此中國很快要進入經濟增速下降的通道。“具體哪一年還不好說,但是以2015年為中心點的話,前、後兩年都有可能,大體上是"十二五"和"十三五"相交的時間可能性比較大,經濟增速由前些年的10%左右降到7%左右,甚至有可能更低一點。”國研中心副主任劉世說。

他認為,中國如果下降經濟增速,則經濟效益要下降。企業效益會大幅下滑,財政收入增速會出問題,一些資產泡沫也可能面臨破滅的可能。“當黃金的高速增長期結束以後,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危機,中國能不能避開這個危機?”劉世錦感到中國跨越陷阱存在壓力。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所長金碚指出,下一步中國進入中等收入水平的時期,核心是國家要有新的支柱性的戰略產業。

人均收入

各地區對於人民增收的設定各有不同,具體數據也設定得不同,但普遍超過GDP增速或與其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