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女孩

十三歲女孩

《十三歲女孩》是由中影動畫產業公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影視劇中心聯合出品的數字兒童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成長的故事。這樣一部“和你在一起”式的親情電影帶著詩情的關懷,唯美地回首十三歲的陽光和殘酷,揭開少女的秘密。她咬開粉色的窩巢/化成蛾/打開弱弱的透明的蠶翼/飛向孤單的藍天/翅膀一點點堅實起來了——陳苗在導演闡述中這樣描述。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十三歲女孩十三歲女孩

該影片的女主角寶寶,由曾出演過《武林外傳》的王莎莎擔當;該劇的編劇是曾出版過小說《男生米戈》、《邊走邊愛》、《天使知道我愛他》、《最美麗的意外》的著名小說家郁雨君;曾經執導過《夜上海》、《我屬蛇》、《上海恰恰》、《米尼》等影片的著名導演陳苗擔任本劇的導演;本片的攝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著名攝影王天麟,他曾為電影《海上舊夢》、《小芳的故事》、《燃燒的海灣》、《阿娜的生日》,數字電影《流亡》、《五號院》、《今天我又休息》掌鏡;本片的美術是曾為電影《千年等一天》、《美麗任務》、《地下鐵》擔任美術的賢瑞清;本片的作曲廖家偉是曾為電影《吳清源》等作曲的。專業的製作班底,優秀的演員陣容保證了該片的藝術性、可觀賞性。

該片通過了中國電影集團領導審看,各領導指出該片視角獨特,風格樣式很時尚,既有現代的激情,也有傳統的詩情,把一個女孩的成長過程展示得如汩汩溪流。特別是人物塑造很成功。故事情節流暢,風光很美,主題立意在詩情畫意中自然體現。觀眾厭煩了感官刺激強烈的大片,可以來享受這樣一部以純粹親情感動大家的電影。影片要關注的是快速飛轉的城鄉和唯美的少女成長之間的衝突。

《十三歲女孩》將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電影節,中國的兒童影片在藝術和技術上都具有國際製作水準。

演職員表

出品人:​ 黎瑞剛,楊步亭
​製片人: 黃軍,魯書潮,陳苗
​監製: ​陳梁,江萍,陳文,丹尼爾
​編劇: ​郁雨君,陳苗
​攝影: ​王天麟
​美術: ​賢瑞清
​製片主任: ​王騫,凌濤
​主演: ​王莎莎,周曉雯
​導演: ​陳苗
​類型: ​兒童故事片

出品公司

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影視劇中心。

相關信息

《十三歲的女孩》拿到坎城首張入場券

第60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將在今日對外公布競賽名單,而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尚在等待“主競賽單元”訊息時,導演陳苗昨日就向記者報喜,其《十三歲的女孩》已經收到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確認函,入圍坎城電影節“青少年競賽單元”。這也是本屆坎城電影節發給華語電影的第一張入場券。

作為華語電影的福地,又恰逢60周年慶典,今年參賽坎城電影節的華語片也熱情高漲,中影集團一次向對方推薦了《東京審判》、《雲水謠》、《紅棉襖》、《最後一次愛你》、《櫻桃》、《男才女貌》6部影片參與角逐主競賽單元的大獎,而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則由該片海外推廣公司報名。電影節組委會將在今日正式公布參賽片入圍名單,目前眾多電影人都在等待官方發布訊息的時候,中國電影的第一個喜訊就傳來,青年女導演陳苗昨日告訴記者,她已經收到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的確認函,影片《十三歲的女孩》正式入圍了坎城電影節青少年競賽單元,將代表中國與其他9部影片參與該單元大獎的角逐。這也是華語片收到的本屆坎城電影節的第一張參賽入場券。

據陳苗講,《十三歲的女孩》講述了一個女孩成長的故事。該片的女主角寶寶,由曾出演過《武林外傳》的王莎莎擔當。該片日前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放映,引起一定反響。

新浪娛樂訊4月10日上午11點,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參賽展映影片之一——《十三歲女孩》在北京師範大學北國劇場拉開帷幕。本場電影由陳苗導演、王莎莎(《武林外傳》中飾演莫小貝)主演,記錄女孩寶寶(王莎莎飾)在青澀和陣痛中成長的歷程。她們共同出席了影片結束後的觀眾見面會。

剪輯:流暢、唯美、寫實寫意相交融

“十三歲就像一隻風箏,要是沒有大風,就只能在半空中團團打轉……”在影片中這段女孩的自白,用一種初涉青春期的淡淡失落和迷茫,為整部影片打下青澀的調子、純純的意境。

故事就在江蘇一個霧氣迷濛的煙波小鎮徐徐展開……

唯美的景色、細膩的情節,主題立意在詩情畫意中自然體現。初潮到來的少女內心的躁動,融合了時尚的現代激情和含蓄的傳統詩意,像一枚破繭的蛹,艱難地“咬開粉色的窩巢/化成蛾/打開弱弱的透明的蠶翼/飛向孤單的藍天……”(陳苗語)

昨天“武林盟主”今日“成長少女”

見面會上,在《武林》里風光無限的“盟主”“莫小貝”衣著鮮亮清純,一身淺綠色妝,長發飄飄、輕妝淡抹,一派清爽純淨的少女形象,一上台即迎來了滿場觀眾陣陣掌聲。

在接受大學生觀眾的提問時,王莎莎講述了她在電視劇《武林》和電影《十三歲》中的不同感受。

“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莎莎總結起自己主演的兩部片子很是“老練”,“《武林》是一部電視喜劇,《十三歲》則是一部正劇”,兩部片子從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莎莎性格的兩面,從一個整天朝著吃糖葫蘆的莫小貝到經受成長困擾而日漸成熟的女孩,同樣對莎莎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小貝和寶寶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現場大學生觀眾提問時一位莎莎的“鐵桿冬粉”給現場帶來了陣陣笑語,莎莎也趁勢對百度貼吧上支持自己的網友表示感謝。關於這位冬粉提問的關於角色與自身相似性的問題,王莎莎答道,“小貝和寶寶是有共同點的,她們的性格都和她自己的個性都有些相像”。小貝是整天“我不乾!我不乾!”的那種倔強的成長,寶寶則是跟自己較真,是一個“自己長大的天使”,面對親情友情的脆弱和背叛,小女孩本來就苦惱的青春加入了更多的挫折,掙扎著成長。

小女孩畢竟是小女孩,稚嫩的童聲笑語格外清脆響亮,在回答了觀眾提問後,她調皮地對著話筒來了一句:“回答完畢!”一個小女孩的純真爛漫展露無遺。

陳苗:解讀女性秘密記錄成長曆程

影片的定位是關注女性的成長過程,創作初衷是展示矛盾的衝突——快速飛轉的城鄉變化和唯美少女粉嫩的成長。

為什麼選擇十三歲?因為十三歲是少女第一次初潮到來、青春開始躁動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會迷茫,會開始考慮家庭等很多情感問題,“她們既驕傲又孤單”,生活開始了微妙的改變。我們現在關注成長的電影並不多,所以陳苗導演說她這部影片希望記錄下女孩成長中的故事,也記錄下自己逝去的回憶。

專家評論——這樣一部“和你在一起”式的親情電影“帶著詩情的關懷,唯美地回首十三歲的陽光和殘酷,揭開少女的秘密,把一個女孩的成長過程展示得如汩汩溪流。”這也正是陳導拍這部片子的主旨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