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又君

區又君

區又君,女,1964年02月09日出生。曾任深圳市第三屆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四、五屆廣東省委委員。

基本信息

區又君——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

專家信息:

區又君 ,女,現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魚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魚類繁育和養殖理論與技術研究專家,長期在科研、生產第一線工作。全國三八紅旗手,2001年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6年中山大學生物系畢業;

1986年6月—1996年12月,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

1997年1月—2000年12月,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副研究員;

2000年—2005年,政協深圳市委員會,第三屆政協委員;

2000年—2007年,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第四、五屆省委委員;

2001年1月— 現在,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水產養殖與生物技術研究室,研究員,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4年—現在,深圳市鹽田街科協副主席。

社會兼職:

1.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深圳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3.九三學社第四、五屆廣東省委委員。

4.深圳市鹽田街科協副主席。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碩士研究生23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魚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魚類繁育和養殖理論與技術、水產養殖生理生態等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和承擔聯合國FAO資助項目、國家和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60項。

1.國家863項目“七帶石斑魚苗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和“唇魚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

2.國家支撐計畫“海灣養殖新型網箱研製與健康養殖技術研究”。

3.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重要海水魚類健康苗種規模化生產技術”。

4.廣東省重大科技興海“石斑魚種苗培育及產業化生產”。

5.寬額鱸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6.鞍帶石斑魚的全人工繁殖研究。

7.珠江口黃唇魚生物學研究。

8.千年笛鯛引種馴養與安全養殖技術研究。

9.鯛科魚類種苗培育及產業化技術研究。

10.卵形鯧鰺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

11.鯔魚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

12.石斑魚種苗培育及產業化生產。

13.重要海水魚類健康苗種規模化生產技術。

14.駝背鱸人工繁殖和育苗技術研究。

15.真鯛人工繁殖和育苗技術研究。

主要成就:

1987年即取得海水魚類規模化人工繁育的突破性成功,建立了我國南方海水魚類人工繁殖和育苗技術工藝流程,在海水魚類人工繁育的理論和技術方面取得了創新。承擔了鯔魚人工繁殖和育苗技術研究的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援華項目、國家“八五”和“九五”攻關項目,取得重大突破,被評為“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取得了石斑魚、鯛魚、石首魚、卵形鯧鰺、笛鯛、鯔科等十幾種海水魚類的人工繁育和生態養殖成功;研究北方海水魚類鮻魚、條石鯛、七帶石斑魚在南方的擴繁和養殖,取得了鮻魚和條石鯛在南方開放性水域規模化繁育和養殖、七帶石斑魚在廣東開放性水域網箱試養的成功。

發表論文:

1 區又君,李加兒,丁彥文,1991。人工培育條件下真鯛仔稚幼魚的生物學特性。南海水產研究(3):22~32。

2區又君,李加兒,1991。黑鯛 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 精子在不同環境中的活力。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報 4(1):18~26。

3區又君,李加兒,丁彥文,1995。人工培育條件下真鯛仔稚魚的生物學特性。全國首屆青年水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15~324。同濟大學出版社。

4區又君,1995。中國南海區魚類人工種苗生產概況。中山大學學報論叢(3):113~119。

5陳福華區又君,李加兒,1995。駝背鱸寄生線蟲的研究。魚類病害研究 17(3~4):63。

6區又君,李加兒,1995。人工培育條件下真鯛仔稚魚的營養學特性。魚蝦營養研究進展 269~276。中山大學出版社。

7區又君,李加兒,1996。鯔魚親魚活體運輸試驗。海洋漁業 18(1):8~12。

8李加兒,區又君,周宏團,丁彥文,1996。黃斑藍子魚繁殖生物學研究。南海水產研究(12):34-~41。

9區又君,李加兒,1996。一種海水裸腹蚤(Moina sp)的大量培養。福建水產(1):39~41。

10 李加兒,區又君王仕宏,丁彥文,鄭建民,1996。珠江口東岸池養鯔魚的年齡與生長。熱帶海洋 15(4):31~37。

11區又君,1996。某些環境因子對鯽魚(Carassius auratus)和鯪魚(Cirrhinus olitorellam)呼吸作用的影響。海洋湖沼通報 (4):44~48。

12區又君,李加兒,1997。鯔魚胚胎和卵黃囊期仔魚的發育與營養研究。海洋學報(中文版) 19(3):90~98。

13 江世貴,李加兒,區又君,鍾創光,喻達輝,1997。平鯛♀與真鯛♂的雜交研究。海洋科學(5):33~38。

14 Li Jiaer,Ou Youjun,Zhou Hongtuang,Zhen Jianmin,Ding Yanwen,1997.Studies on the age and growth of flatbream,Rhabdorsarsus sarba(Forskal).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14):51~57。

15區又君,1998。中國海水魚類苗種生產的現狀。中越水產養殖研討會論文集 1~9。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越南水產部科技司編。

16區又君,1998。我國海水魚類苗種生產的現狀及展望。南海資源開發研究—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 649~660。廣東經濟出版社。

17區又君,李加兒,江世貴,1998。保存和激活對真鯛精子生理特性的影響。熱帶海洋 17(3):65~74。

18Ou Youjun,Li Jiaer,1998.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development of greymullet,Mugil cephalus Linnaeus .The Fifth Asian Fisheries Forum Books of Abstracts. In: Fisheries and Food Security Beyond the Year 2000 .p289.November 11~14 Chiang Mai,Thailand。

19區又君,李加兒,1998。人工培育條件下鯔魚早期發育的生理生態研究。熱帶海洋 17(4):29~39。

20區又君,1998,我國海水經濟魚類苗種生產向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水產 (12):9。

21 李加兒,區又君,周宏團,丁彥文,1998。黃斑藍子魚 Siganus oramin (Bloch & Schneider) 的繁殖生物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4~9。

22Ou Youjun,1998.Present status of seedling production of marine finfish in China.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17):55~59。

23區又君,李加兒,陳福華,1999。駝背鱸的形態和生物學性狀。中國水產科學,6(1):24~26。

24區又君,李加兒,陳福華,1999。駝背鱸引種馴養及人工誘導性腺發育和繁殖。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19(3):20~23。

25 李加兒,區又君,2000。深圳灣沿岸池養黃鰭鯛的繁殖生物學。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2):139~143。

26區又君,李加兒,周宏團,2000。鯛科魚類屬間遠緣雜交的發育和生長。中國水產科學 7(2):110 ~112。

27 李加兒,區又君,2002。用LHRH-A2 埋植法誘導池養鯔魚卵母細胞發育成熟的試驗。熱帶海洋學報,21(1):83~86。

28Ou Youjun.Introduction of whiteleg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in China: Pres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the 3rd Korea-China fisheries science symposium. 2002,9,24~27。

29區又君,李加兒,2005。卵形鯧鰺的早期胚胎髮育。中國水產科學,12(6):786-789。

30 柳琪,區又君*. 2006。魚類早期發育階段攝食行為研究。南方水產2(1)。71-75。

31 吳勇,區又君*,李希國2006。消化酶活力在千年笛鯛幼魚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比較研究。南方水產 2(2)。61-63。

32區又君, 柳琪,劉澤偉. 2006。3種笛鯛的含肉率、肥滿度、比肝重和肌肉營養成分的分析。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1(3)。287-289。

33區又君,2006。駝背鱸的胚胎髮育。海洋科學,30(8):17-19。

34 吳勇,區又君*,2006。魚類轉基因技術綜述。海洋通報,25(6);76-84。

35區又君,柳琪, 李加兒. 2006。千年笛鯛幼魚耗氧率的研究。南方水產2(6)。19-24。

36 廖銳,區又君*,勾效偉. 2006。養殖密度對魚類福利影響的研究進展Ⅰ. 死亡率、生長、攝食以及應激反應。南方水產2(6)。76-80。

37區又君,劉澤偉. 2007。飢餓和再投餵對千年笛鯛幼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海洋學報29(1)。88-91。

38區又君,劉澤偉. 2007。千年笛鯛幼魚的飢餓和補償生長。水產學報31(3)。323-328.

39 謝菁,區又君*,2007。微藻在水域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海洋與漁業,102(7):26-28。

40區又君,廖銳,李加兒,勾效偉,2007。駝背鱸的年齡與生長特徵。水產學報 31(5):624-632。

41區又君,謝菁,2007。駝背鱸的染色體核型分析。南方水產3(5):49-53。

42 李加兒,區又君許曉娟譯,2008。馴養黃鰭鮪魚的產卵和早期發育。海洋與漁業 (1):21—22。

43區又君,吳勇,李加兒,劉楚吾,2008。5種石斑魚遺傳差異的RAPD分析。南方水產 4(2):56-62。

44區又君,2008。南方海水魚類災後復產關鍵技術.科學養魚,(5):71。

45區又君,2008。春寒未過,漁業防寒抗災不可掉以輕心.中國水產,(3):3。

46何永亮區又君*,李加兒,蔡文超,2008。石斑魚人工繁育技術研究進展.南方水產 4(3):75-79。

47齊旭東區又君*,2008。卵形鯧鰺不同組織同工酶表達的差異.南方水產 4(3):38-42。

48區又君,勾效偉,廖銳,李加兒,2008。紫紅笛鯛幼魚對集群密度和投餌定額的攝食反應。動物學雜誌 43(3):34-38。

49區又君,吳勇,劉楚吾,2008。從細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帶石斑魚的分類地位。熱帶海洋學報 27(3):45-49。

50 勾效偉,區又君*,廖銳,2008. 平鯛消化系統形態學、組織學及組織化學研究。南方水產 4(5):28—36。

51區又君,李加兒,吳勇,劉楚吾,2008。駝背鱸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南方水產 4(5):51—54。

52 蔡文超,區又君*,2008. 駝背鱸腎臟顯微和超微結構觀察。中國水產科學,15(5):773-778。

53區又君,2008. 低溫冰凍災害對我國南方漁業生產的影響、存在問題和建議。中國漁業經濟,6(4):89-93。

54區又君,齊旭東,李加兒,2009.波紋唇魚不同組織5種同功酶表達的差異.南方水產,5(2):51-55。

55 何永亮,區又君*,蔡文超,李加兒,謝菁,2009.駝背鱸鰓絲的光鏡、掃描和透射電鏡觀察。華南農業大學學報,30(2):86-89。

56 謝菁,區又君*,李加兒,何永亮,陳超,2009.七帶石斑魚胚體和卵黃囊期仔魚的發育.海洋通報, 28(2):41-49。

57 蔡文超,區又君*,李加兒,2009。南海區養殖條石鯛的胚胎髮育。南方水產,5(4):31-35。

58 何永亮,區又君*,李加兒,2009。卵形鯧鰺早期發育的研究。上海海洋大學學報,18(4):428-434。

59 廖銳,區又君*,勾效偉,李加兒,2009.黃唇魚、大黃魚、丁氏魚或和棘頭梅童魚的形態差異和判別分析.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4(4):305-310。

60 Hai-Dong Xu, Juan Feng, Zhi-Xun Guo,You-Jun Ou, Jiang-Yong Wang. Detection of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 b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J.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10,163(1):123–128。

61 羅奇,區又君*,李加兒,范春燕,2010.卵形鯧鰺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Ⅱ 鹽度和晝夜變化對幼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海洋漁業,32(1):54-58。

62 蔡文超,區又君*,李加兒,2010.鹽度對條石鯛胚胎髮育的影響.生態學雜誌,29(5):951- 956。

63區又君,李加兒,2010.野生波紋唇魚Cheilinus undulates營養成分分析與評價.熱帶海洋學報,29(3):97-102。

64區又君,蔡文超,李加兒,2010.駝背鱸的嗅囊及嗅板細胞的形態學和組織學.海洋湖沼通報,(2):61-65。

65區又君,廖銳,李加兒,勾效偉,2010.野生黃唇魚Bahaba flavolabiata 肌肉和鰾營養成分的分析與評價.海洋學報,32(3):113-120。

66區又君,羅奇,艾麗,李加兒,2010.消化酶在條石鯛成魚體內的分布及pH對消化酶活力的影響.胺基酸和生物資源,32(3):1-4。

67 許海東,區又君,郭志勛,蘇友祿,王瑞旋,2010. 神經壞死病毒對卵形鯧鰺的致病性及外殼蛋白基因序列分析.上海海洋大學學報,19(4):482-488。

68 羅奇,區又君*,艾麗,李加兒,2010.溫度和pH對條石鯛幼魚消化酶活力的影響.熱帶海洋學報,29(5):154-158。

69 艾 麗,區又君*,李加兒,蔡文超,羅 奇,2010.條石鯛早期發育階段鰭的分化.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9(5):517-522。

70區又君,李加兒,2010.駝背鱸肌肉營養成分的分析與評價.台灣海峽,29(4): 503 -509。

71區又君,羅奇, 李加兒,2010. 卵形鯧鰺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Ⅲ pH對幼魚和成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海洋漁業,32(4):417-421。

72區又君,齊旭東,李加兒,2010.駝背鱸不同組織5種同工酶表達的差異.胺基酸和生物資源,32(4):5-7(轉11)。

73吉磊,區又君*,2010.海水魚類人工選育的方法和研究概況.海洋科學,34(10):101-107。

74區又君,羅奇,李加兒,范春燕,2011.卵形鯧鰺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Ⅰ. 成魚和幼魚消化酶活性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及其比較.南方水產科學,7(1):50-55。

75 廖光勇,區又君*,李加兒,2011.波紋唇魚鰓絲的光鏡、掃描和透射電鏡觀察.動物學雜誌,46(1):7-15。

76 廖光勇,區又君*,李加兒,陳超,莊志猛,2011.七帶石斑魚精子的超微結構.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 71-75。

77區又君, 羅奇,李加兒,蔡文超,2011.卵形鯧鰺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Ⅳ 養殖水溫和酶反應溫度對幼魚酶活性的影響.海洋漁業,33(1):28-32。

78區又君, 羅奇,李加兒,2011.卵形鯧鰺鹼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分布及其低溫保存.南方水產科學,7(2):49-54。

79陳四海,區又君*,李加兒,2011.廣東池養梭魚肌肉營養成分的分析及評價.廣東農業科學,38(10):109-113。

榮譽獎勵:

1.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 2010年9月,獲九三學社中央評為優秀社員;

3. 2008年12月,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成立30周年“突出貢獻獎”;

4. 2006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

5. 2005年獲深圳市政協人資環委第三屆優秀委員稱號;

6. 2003年獲第二屆廣東省“巾幗科技創新帶頭人”、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7. 2001年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8. 2001年獲“第七屆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

9. 2000年獲“深圳市第三屆青年科技獎金獎”;

10. 2000年獲廣州市“羊城巾幗十大科技狀元”、廣州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11. 1998年獲“廣東省首屆青年科技獎”;

12. 1995年獲南海水產研究所“首屆傑出青年”稱號;

13. 1993年獲深圳“鹽田十佳文明青年”稱號;

14. 1993年獲深圳“羅湖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

15. 1993年獲深圳“羅湖十女傑”、“三八紅旗手”稱號;

16. 1993年獲“深圳建設青年突擊手”稱號;

17. 1993年獲“廣東省直機關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8.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

19.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媒體報導:

1、1995年,在廣東省直屬機關工委編的《閃光的人生》一書中,登載了區又君的專題事跡“執著的追求”。

2、1998年,《廣州水產》刊登了“水產科研上的巾幗新秀——區又君”。

3、2005年,受組織委託,鹽田區電視台拍攝並反覆播放了區又君的專題片《海之緣》。

4、2006年3月,深圳《晶報》刊登了專題報導“女教授默默‘耕海’二十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