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風險敞口

匯率風險敞口

匯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所產生的增值或減值可能會自行抵銷。為了減少和控制風險,銀行也會人為地安排這種抵銷,這稱為“沖銷”風險。沖銷後仍未能抵減的匯率敏感性資產或負債,即暴露在匯率風險中,則稱為“匯率風險敞口”或“匯率風險暴露”。

首先應該了解的是資產和負債匯率敏感性的概念。風險的產生源自不確定性,匯率敏感性資產(負債)就是遇到匯率

匯率風險敞口匯率風險敞口
的變動會使其到期價值產生不確定性的資產(負債)。由於到期價值的不確定,因而會產生增值或減值的風險即匯率風險。

匯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所產生的增值或減值可能會自行抵銷。為了減少和控制風險,銀行也會人為地安排這種抵銷,這稱為“沖銷”風險。沖銷後仍未能抵減的匯率敏感性資產或負債,即暴露在匯率風險中,則稱為“匯率風險敞口”或“匯率風險暴露”。

根據匯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持有目的的不同,商業銀行匯率風險敞口一般分為交易賬戶的匯率風險敞口和銀行賬戶的匯率風險敞口。

計算方法

商業銀行的交易賬戶,即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幣計價、結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幣)市值,會隨著人民幣對主要外幣匯率的波動而變動。銀行交易賬戶匯率風險敞口主要指銀行在自營外匯買賣業務中的敞口頭寸,可以用外匯交易記錄表的方法進行分析。

外匯交易記錄表就其本身來說,只是交易的記錄,但它是分析銀行匯率風險敞口的有力工具。使用外匯交易記錄表及不斷地進行市值重估,就能及時分析銀行承擔的匯率風險,以便採取措施加以控制和避免。

匯率風險敞口匯率風險敞口

(一)單貨幣的風險敞口

銀行單個貨幣的淨敞口頭寸包括下列各項之和:

淨即期頭寸:即以某幣種標價的所有資產項目減所有負債項目,其中包括應收利息

淨遠期頭寸:即以遠期外匯交易項下所有應收款項減所有應付款,其中包括未計入即期頭寸中的外匯期貨及外匯掉期的本金。

肯定要求履行及可能是不可撤銷的擔保(及類似金融工具)。

尚未發生但已完全保值了的淨預期收入/費用。

按照不同國家特定的會計做法,表示外幣計價損益的其他科目。

所有外匯期權賬戶的等值淨額。

(二)外幣組合的風險敞口

《巴塞爾協定》規定,銀行有兩種測算外幣資產組合頭寸的方法可以選擇:簡易法和內部模型法。由於內部模型法較為複雜,且只有符合嚴格條件的銀行才可採用,在此僅對簡易法進行說明:

根據簡易法,每種貨幣和黃金淨頭寸名義金額(或淨現值)以即期匯率折算成報告貨幣後,按下列方法加總即得到外幣組合的淨敞口頭寸

1.淨空頭寸之和或淨多頭寸之和,取較大者。

2.黃金的淨頭寸(多頭寸或空頭寸),不論符號正負。

管理措施

銀行針對交易賬戶匯率風險和整體資產負債匯率風險採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1.交易賬戶匯率風險管理措施——限額管理

銀行交易賬戶的頭寸是為贏利性的目的而持有的,即主動持有風險敞口,但為了控制風險一般採取限額管理方式。對

匯率風險敞口匯率風險敞口
匯率風險敞口的限額管理也稱為內部敞口額度管理,即對每類交易員或每類業務設定持有匯率風險敞口的最高額度,並進行監測管理。

在外匯買賣交易中,每個銀行對限額管理的政策和制定的限額大小是不一樣的。首先,額度的大小取決於該銀行對外匯業務的進取程度,是希望在外匯市場中表現為市場領導者、市場活躍者,還是一般參與者,甚至市場不參與者。由於在市場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必然會造成額度不同。其次,額度取決於最高領導層對外匯業務收益的期望值,以及對匯率風險的容忍程度,通常,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再次,取決於交易頭寸的靈活程度和交易貨幣的種類,如果允許交易員的交易頭寸有較大靈活度,而且交易貨幣的種類較多,則額度需要制定得較大。總之,銀行如果在外匯交易方面進取性較強,則內部限額較大,反之則內部限額較小。

2.整體匯率風險的管理措施——資本要求

根據《巴塞爾協定》的精神,銀行的資本應滿足覆蓋各類風險的要求,也就是眾所周知的8%資本充足率要求。因此,銀行應保證按匯率風險敞口的8%分配足夠的資本以覆蓋匯率風險。隨著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因而外匯匯率風險敞口的計算和管理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間接標價法(Indireet Quotation)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採用間接標價法,如1英鎊=1.6025美元;1歐元=1.5680加拿大元;1歐元=1.0562美元;1澳大利亞元=0.5922美元等。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