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芸香

北芸香

北芸香(Haplophyllum dauricum)為芸香科擬芸香屬下的一個種。產黑龍江、內蒙古、河北、新疆、寧夏、甘肅等省區。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北芸香

種拉丁名:Haplophyllumdauricum(L.)G.Don
種別名:草芸香、呼吉—額布蘇(蒙古族名)
簡圖
簡圖

科中文名:芸香科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中文名:擬芸香
屬拉丁名:Haplophyllum
形態特徵:本種屬於芸香科芸香草屬多年生草本,高6-25cm,全株有特殊香氣。莖叢生,直立。單葉互生,無柄,條狀披針形至狹長圓形,長0.5一1.5cm,寬1-2mm,全緣,灰綠色,兩面被腺點。花聚生於莖頂,黃色,萼片5,花瓣5,雄蕊10,子房3室。蒴果,種子腎形(圖139)。
地理分布:在我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蒙古、蘇聯也有分大。
生態特徵:北芸香為多年生軸根牧草。莖基部埋於上中的部分略粗大,木質,淡黃色,主根人土較淺,僅達20餘厘米,根幅較窄,寬可達40cm,側根較少,常呈水平狀分布。據在內蒙古荒漠草原地帶觀察,北芸香於4月下旬開始生長,5月下旬孕蕾,6月至8月中旬開花,花期較長,8月下旬結實,9月下旬地上部分乾枯。北芸香屬於溫帶早生多年生草本,性耐乾旱,耐寒。廣泛分布於草原和荒漠草原。在草原地帶波狀高平原的石質或砂質丘陵坡地上,常出現於以大針茅、羊草、叢生禾草等為建群種的群落中,而為伴生種。在荒漠草原的砂質或礫質棕鈣土、淡灰鈣土上,它稀疏地出現於戈壁針茅(StiPagobica)、石生針茅(S.klemenzii-女蒿(HiPPolytiatrifida)為建群種的群落中。
飼用價值:北芸香是放牧場上的中等同用植物。自春季返青時起至秋季,綿羊、山羊樂意採食它的嫩枝葉與花,牛、馬不食。內蒙古西部地區的牧民認為它是羊、駱駝的抓膘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