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雜記二集

《北窗雜記二集》是2009年江西出版集團,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志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北窗雜記二集

《北窗雜記二集》和先頭那本比較:有兩點不同。第一是,早先的那本有不少篇幅鼓吹創新精神,反對各種因循保守的“理論”。就建築設計來說,我支持我的老師周卜頤先生的那句話:“標一點兒新罷,立一點兒異罷。”在這第二本里,這方面的文字少了一點,我要申明,這決不是我的主張有什麼變化,我依舊鼓吹創新,決沒有減弱的意思。近年少說了幾句,是因為建築界的大形勢有了不小的進步,“創新性思維”比十幾二十年前活躍得多了,成績已然不少。那些“社會主義內容、民族形式”,“奪回故都風貌”,“新的要跟老的找統一”等等主張,已經不大有人記得了,既然如此,這些年我也就不必再為克服它們而多費筆墨。不過,事情倒是有了另一方面的遺憾,那就是:在標新立異的時候,有時候不顧大局,不顧城市整體,不顧建築本身的規律性而矯揉造作,或者甚至和某些力量、某些關係、某些利益掛上鉤,搞些有損於社會和諧、有損於城鄉合理髮展的事。但是,這些問題,並沒有理論深度,卻不便於公開多說,所以,我雖然說過幾句,篇幅畢竟少得多了。

第二點是:這幾年,我們仍然堅持著“非贏利性”的純學術的鄉土建築研究,年年都有些成果,但是,出版這些成果卻越來越難,因為出版社很重視他們的贏利,有些書稿被積壓,有些得以出版的也發行量很少。我們做鄉土建築研究,決不希望“壟斷”一個領域,而是樂於看到有不少人逐漸認識到中國鄉土建築的豐富多彩和極高的歷史價值,認識到研究它們對完善中國建築史、中國文化史乃至中國通史的重大意義,對世界文化也會有重要的貢獻,從而參加到研究鄉土建築這項工作中來。因此,為了引起更多的人對這項工作的興趣,我從我的鄉土建築研究著作中切下了一些章、節、段落,收在這本書里,作為引玉之磚。而且,曾不揣冒昧,給幾位朋友寫的關於鄉土建築的著作謅了“序”,立意也在於鼓吹,便收了一部分在這裡。

作者簡介

陳志華,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現已退休)。1929年生於浙江,1952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留校任教,曾經講授“外國古代建築史”、“文物建築保護”等課程。主要著作有《外國建築史》《外國造園藝術》外國古建築二十講《義大利古建築散記》等,譯著有《走向新建築》《風格與時代》等。近二十年來,他率領清華大學建築系鄉土建築組,從事鄉土建築遺產保護工作,出版了許多專著,如《文物建築保護文集》《鄉土建築遺產保護》《楠溪江中上游鄉土建築》《磧口》《諸葛村鄉土建築》《新葉村鄉土建築》《關麓村鄉土建築》《張壁村》《福寶場》等。

目錄

前言

甲:憶師友

1.愛美·審美·創造美——紀念林徽因老師誕生一百周年

2.一位正直而認真的人

3.我有過這樣的老師

4.訪普魯金教授

5.故園的尋覓者

6.此情可待成追憶

乙:雜記

1-41.北窗雜記(六七——一0七)

42.評《中華建築之魂》

43.政績與面子

44.勞駕啦,媒體

45.黑豆湯可養人了

46.中國鄉土建築的世界意義

47.楠溪江啊!

48.關於楠溪江古村落保護問題的信

丙:贈序

1.《福建土樓》序

2.《中國村居》序

3.《泰順》序

4.《甌越鄉土建築》序

5.《三峽古典場鎮》序

6.《龍游文化遺產圖志》序

7.《古鎮磧口》序

8.《,磧口志》序

9.《古村郭峪碑文集》序

10.《江南明清門窗格子》序

11.《鄉土壽寧》序

12.《鄉土文化與流坑村研究》序

13.《深圳市古建築調查》序

14.《寧海古戲台》序

15.《中外名建築鑑賞》序

16.《世界建築藝術之旅》序

丁:自序與後記

1.《西方建築名作》前言

2.《外國造園藝術》序

3.《外國造園藝術》後記

4.《法國的造園藝術》後記

5.《義大利的造園藝術》後記

6.《義大利古建築散記》初版題記

7.《義大利古建築散記》修訂版題記

8.鄉土建築研究叢書·總序

戊:鄉土建築研究著作切零

1.芙蓉村

2.重回楠溪江

3.曲徑通幽處

4.婺源掠影

5.清華彩虹

6.來到了關麓村

7.徽商村裡的生活

8.蘭江岸邊

9.到張壁村去

10.初到黃土高原

11.黃土塬上十里舖

12.樓下村掠影

13.獅峰寺一日

14.洞主廟

15.告別俞源村

16.嶺南的暖冬

17.從哥老會說起

18.走好,福寶場

19.磧口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