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海事局

北海海事局

負責人:李香富。 負責人:李香富。 負責人:李平。

機構簡介

北海海事局是直屬於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暨廣西海事局垂直領導和管理的海事分支機構,正處級。2001年5月18日掛牌成立,負責北海市一縣三區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及防止船舶污染工作。北海海事局設有海岸電台,配置GMDSS通信系統,裝備AIS終端設備,即將建設的甚高頻無線電(VHF)工程、VTS工程為監控提供更好的技術手段,同時配備各類巡邏船艇3艘,海事巡查執法車輛8台,基本形成轄區水上安全監督立體管理網路。

管轄海域和港口

北海管轄的大陸海岸線東起與廣東湛江市交界的英羅港,西至與欽州市交界的大風江,總長495公里,管轄海區面積9800平方公里,轄區主要島嶼有潿洲島和斜陽島島嶼岸線總長37公里。內河水域有南流江一條,通航里程118公里,有船水庫2座,渡口17處。
轄區主要港口有:北海港、鐵山港、潿洲港和沙田港。北海港、鐵山港均為5萬噸級進港航道,全長16.4公里及28公里。轄區共有專業碼頭17個(其中客運碼頭1個,危險化學品作業碼頭6個),擁有各類商業泊位45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6萬噸級單點系泊1個)。轄區“四客一危”船舶種類齊全。
轄區內有各類水運企業33家,登記註冊船舶334艘,192935總噸,擁有船員3700人。2007年轄區進出口船舶23361次,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
轄區主要通航航線有:國內航線:北海——上海、福建、廣東、港澳、海南等沿海各大小港口;國內、國際旅遊航線:北海——潿洲、北海——海口、北海——越南下龍灣。目前北海港與世界98個國家和地區218個港口有貿易來往,北海海事局依法對這些進出港船舶進行安全監督管理。

海上巡邏艇

海巡1902:廣西第一大海事巡邏艇,配備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及海上遇險搜救系統

,能在海上連續航行10天.“海巡1902”的使用意味著廣西沿海海上巡航結束了只能在傳統港區巡航的局限,標誌著它可以到海區巡航乃至跨轄區巡航。據介紹,該艇總長32米,寬5.6米,設計吃水1.5米,航速約20節,最大航程400海里,抗風力大大增強。據介紹,“海巡19025”的加盟,極大地提高了海事部門的海上搜救應急反應能力。 海巡1903:船長17.95米,寬3.8米,型深1.5米,吃水0.7米,最高航速22節,持續巡航能力200海里,船舶裝備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深儀和電子海圖航行系統等先進設備。該船以其快捷輕便和淺吃水的優勢,能較好地滿足港區通航管理、沿海施工水域巡查、近岸險情搜救等海事職能需要。

內設機構

北海海事局內設8個內設機構和5個派出機構,具體機構和崗位職責如下:
(一)辦公室
主要職責:負責全局行政、後勤等海事行政綜合協調管理等工作。負責人:李書田。
(二)黨群工作部(機關黨委辦公室)
主要職責:負責全局黨建、教育培訓、新聞宣傳、幹部管理、組織人事、政風行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紀檢監察、文明創建、信訪舉報、工會和共青團等工作。負責人:裴炎。
(三)財務處主要職責:負責全局資金、票據、預算、銀行帳戶和規費及罰沒收入徵收等管理工作。負責人:陳濟芬。
(四)督察處
主要職責:負責全局法制管理和海事管理體系的運行管理,對全局各部門、派出機構的各項海事執法工作實施執法監督,海事業務規範性文書審核管理,執法行為和行政處罰的合法性審查,海事行政救濟,執法規範化管理等工作。負責人:陳文華。
(五)指揮中心
主要職責:負責掌握轄區動態海事監管信息,具體負責實施轄區水上交通管理和組織、相關航行安全保障工作協調、水上交通安全動態信息處理、季節性水上安全工作,履行海上搜救中心工作辦公室的職責,承擔日常值班和應急反應(包括油類及化學平污染應急反應)的現場指揮和現場支持等任務。承擔VTS值班、局總值班室和市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的職責。負責人:李香富
(六)政務中心
主要職責:負責分支機構層面的各類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和報備等事項申請的受理;經授權,負責分支機構層面的行政許可及非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對超越政務中心授權審批許可權的申請材料的齊備性進行審查,並對受理後審批(審核)事項各環節的全程催辦;負責各類行政許可審批結果的送達;提供海事監管業務的宣傳和諮詢服務等工作。負責人:葉慶標。
(七)監管處
主要職責:負責全局海事行政許可、報備、確認等靜態執法業務(除危險品、防污染類)的管理工作。負責人:張友倡。

派出機構

(一)執法支隊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水域的巡航和通航秩序維護、現場執法和現場監督、水上交通安全檢查、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以及對轄區各海事處相應業務的指導。負責人:李香富。
(二)潿洲海事處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水域巡航和通航秩序維護、現場執法和現場監督、水上交通安全檢查、船舶安全檢查、配合執法支隊開展本轄區的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以及開展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和負責小事故等級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負責轄區內貿船舶進出港簽證、安全檢查、危險品管理和防污染管理等。負責人:吳志祿。
(三)合浦海事處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水域巡航和通航秩序維護、現場執法和現場監督、水上交通安全檢查、船舶安全檢查、配合執法支隊開展本轄區的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以及開展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和負責小事故等級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負責人:蔡傳德。
(四)僑港海事處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水域巡航和通航秩序維護、現場執法和現場監督、水上交通安全檢查、船舶安全檢查、配合執法支隊開展本轄區的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以及開展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和負責小事故等級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負責人:李平。
(五)鐵山港海事處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水域巡航和通航秩序維護、現場執法和現場監督、水上交通安全檢查、船舶安全檢查、配合執法支隊開展本轄區的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以及開展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和負責小事故等級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負責人:黎善建。

下屬機構

北海海上搜救中心
北海市是廣西最大的漁業重鎮,擁有8400多艘漁船,占廣西近七成;此外每年還有1萬多艘外地漁船到北海市海域捕魚、避風。據了解,2007年至今,在北海市所屬海域突發險情109次,有關機構組織搜救行動65次,遇險的1289人中有1274人成功獲救。過去由於當地沒有作為統一受理險情報告的搜救中心,

漁民或其他海上作業人員遇險時,分別向海警、海事、交通、邊防或各級政府等報告,容易因輾轉報警耽誤救助。2008年11月11日成立了海上搜救中心,採取24小時值班制,直接受理險情報告並協調相關機構開展搜救,結束了當地海域遇險沒有直接受理險情報告機構的歷史,提高了搜救能力和水平,確保了水上運輸和各種涉海用海活動的安全有序。搜救中心辦公室設在北海海事局。
近年來,北海海上搜救工作成效顯著。近兩年來,北海海上搜救共處置了109起海上突發險情報警,組織搜救行動65次,組織協調參與搜救船舶102艘次,遇險人員1289人,獲救人員1436人,搜救成功率達98.8%,有效地減少了海上人命財產的損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