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泉村

北泉村

北泉村位於重慶市西北部、澄江鎮的東部,緊鄰嘉陵江和縉雲山自然保護區。地貌由深丘、淺丘和山地組成,海拔在240-700米。2005年末有耕地68.13公頃,轄8個社,全村共667戶,1725人,其中勞動力1133人。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4220萬元,村域內有縉雲山、紹龍觀以及黛湖、茶山等景點,其品位之高、密度之大居北碚區首位,截止到2005年,北泉村的旅遊業已有相當基礎,已成為北碚區乃至整個重慶市休閒、度假、養生、會議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該村固定從事旅遊服務業的人員已達到300人以上,另外還有約300臨時員工和季節性僱工。是旅遊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資源。明朝中期永樂二年,孫氏遷來定居,村東北角有一處名泉,故以泉取名北泉。該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重點。

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北泉村

北泉村板凳龍

政區人口

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北泉村位於重慶市西北部、澄江鎮的東部,緊鄰嘉陵江和縉雲山自然保護區。地貌由深丘、淺丘和山地組成,海拔在240-700米。2005年末有耕地68.13公頃,轄8個社,全村共667戶,1725人,其中勞動力1133人。

經濟狀況

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4220萬元,人均年收入3 270元。三次產業比重為45:2:53,其中第一產業以水果、苗木種植為主,第二產業以機械加工為主,第三產業以旅遊度假(農家樂)為主。

村莊優勢

①旅遊資源優勢
村域內有縉雲山、紹龍觀以及黛湖、茶山等景點,其品位之高、密度之大居北碚區首位,加之地處縉雲山—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的旅遊熱線上,旅遊資源在重慶市村級行政單位中具有比較優勢。
②產業基礎優勢
截止到2005年,經過20年的發展,北泉村的旅遊業已有相當基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已成為北碚區乃至整個重慶市休閒、度假、養生、會議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③交通區位優勢
距渝合高速路縉雲山出口僅5分鐘車程,與重慶城區的時間距離在50分鐘以內。
④人才資源優勢
該村固定從事旅遊服務業的人員已達到300人以上,另外還有約300臨時員工和季節性僱工。是旅遊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資源。

山東省即墨市南泉鎮北泉村

村莊由來


明朝中期永樂二年,孫氏遷來定居,村東北角有一處名泉,故以泉取名北泉。

政區人口


即墨市南泉鎮轄村。位於南泉鎮南部,屬政府駐地,東距即墨市區15公里,西鄰膠濟鐵路,村西為即墨市火車站,南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10公里。2005年村總面積3600畝,其中耕地面積1800畝,有居民670戶,總人口1911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重點。截止到2005年,全村形成了包括針織服裝、鑄造業、機械製造、木器加工、有機生物肥料、自來水供水等的多元化經濟發展模式,共擁有私營企業31家,其中引進外資3家,內資企業4家。2005年人均收入6469元,全村經濟總收入4988萬元。

社會事業


1990年到2005年,村莊投入資金200餘萬元,全村街道均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修理街道9條、街邊排水溝4500餘米,新建深口機井2口,2004年引進青島海潤豐供水有限公司,居民戶戶用上自來水。村建有農貿市場、幼稚園、老年活動中心各一處,街道均配備垃圾池並成立了保潔隊伍。截止到2005年,村莊80%村民擁有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有線電視入戶50%以上,機車、電動車成為青年人的代步工具。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基本普及。該村認真做好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工作,廣泛宣傳全民投保,參保率達1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