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B90

北汽B90

北汽B90,汽車品牌。是一款定位於全尺寸SUV市場車型,外觀看起來與路虎攬勝十分相似。整車造型以中國虎的設計風格出發,車身流線流暢簡潔。B90將會使用5.7升V8混合動力發動機,最大功率248千瓦,最大扭矩498牛米。2010年9月28日,備受矚目的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股份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在股份公司揭牌儀式上,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徐和誼擔任董事長,韓永貴擔任總經理。同時,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全新品牌標識也正式發布,未來新標識也將作為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產品標識,懸掛在自主新車上。

基本信息

企業簡介

北汽B90北汽B90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汽集團”),總部在北京,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主要從事整車製造、零部件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研發、教育和投融資等業務,是北京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劃中心、資本運營中心、產品開發中心和人才中心。北汽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走集團化道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戰略,進一步增強戰略、運營、資本控制力。成功打造了整車製造、零部件發展、自主研發、服務貿易和改革調整等五大發展平台,是中國汽車產品門類最為齊全的汽車集團。2009年,北汽集團產銷汽車124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166億元,跨入“百萬千億”級的汽車集團之列,成為首都經濟高端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北汽集團將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為目標,堅持國際合作和自主發展相結合,調整最佳化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提升全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按照“自主創新,規模發展,建設實力北汽、規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的發展戰略,把北汽建成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
2010年9月28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
北汽股份公司的成立,標誌著北汽集團自主品牌乘用車進入全面提速階段。根據規劃,北京汽車將以基於薩博技術的自主品牌轎車和越野車為龍頭,發展成為乘用車產品線齊全、產業鏈完整、企業結構和布局合理、管理高效、贏利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能力、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公司。

發展歷程

早在1984年時即與當時的克萊斯勒公司(現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合資成立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為中國汽車製造業的首家合資企業,生產切諾基越野車,但此後公司的年銷售額平均只有8,000輛,最高年份不超過3萬輛。
公司與韓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05380.KS)日前達成協定,組建合資汽車生產廠,雙方各持50%的股權。後者至2005年前將在中國投資4.30億美元。合資廠將開始製造現代的Sonata和ElantraXD兩款車型。年計畫產能為20萬輛。1958年北京汽車製造廠建廠投產“井岡山”牌小轎車開始,北京汽車工業發展逐漸提速。北汽實現產銷汽車第一個100萬輛,歷時35年;實現第二個100萬輛,歷時8年;而完成了第三個100萬輛,只用了3年多;前8個月,北汽集團33.92萬輛的產量已相當於2003年全年的產量,超越長安東風位列國內汽車集團第三位。
2004年10月,北京吉普賓士轎車項目生產的首批賓士轎車正式下線;年內,北汽福田與賓士公司的商務車合作項目正式對外公布;此外,北汽福田申報的第五個商用車品牌———歐威客車獲批,北汽集團產品系列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位居中國輕型貨車製造商前五位,由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和北京內燃機廠於2001年5月共同改制組建而成。
2009年12月14日,北京汽車完成了對瑞典薩博汽車公司相關智慧財產權的收購工作。北京汽車將以高端品牌薩博的先進技術為基礎,開闢中國汽車產業的全新格局。
關於薩博:貼地飛行的豪華品牌
1937-1968:飛行世家

北汽B90北汽B90
Saab的全稱是SvenskaAerophanAktiebolaget,即瑞典飛機有限公司。1937,這家飛機企業決定進軍商用汽車領域,Saab隨後半世紀的故事亦起源於此。1947年,Saab設計出第一輛轎車——92.001。當時這款車已經具備了以駕駛者為核心的駕駛理念,它形如機翼,非常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僅有0.32的風阻係數即使在今天仍極具競爭力。
1968-1984:樹立個性
1968年,Saab以全新的Saab99進軍高檔市場。它最初推出的是空間寬敞的雙門轎車,隨後陸續推出四門、三門以及五門車型。五門車型是Saab獨創的運動型掀背車型,這種形態的汽車具有不俗的載貨能力。同時其曲線型的擋風玻璃和貝殼式的發動機蓋也很快成為Saab的設計特色。車內的最大創新是點火開關/鑰匙沿著變速桿的位置布置在兩個前座之間。這種獨特設計的出發點是有利於碰撞保護,並且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至今所有Saab車型延續這一特色。
1984-1998:技術成就
1984年推出的Saab9000使Saab品牌邁向了現代化。這部大型轎車凸現了Saab以駕控樂趣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們越來越關注汽車的排放問題,而Saab9000的排放控制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92年,英國政府屬下的WarrenSpring研究機構在倫敦進行的道路測試表明,Saab9000CS2.3T車型排放的尾氣實際上比發動機吸入的空間更為清潔。
1997-2005:新品迭出
1997年,Saab推出了取代9000車系的Saab9-5,車頂輪廓和尾廂蓋上的擾流器,使它取得了出色的空氣阻力係數僅為0.29。
北京汽車收購薩博的核心資產
北京汽車收購薩博資產的談判覆蓋了薩博的整個整車開發體系,主要轉移的IP(智慧財產權)包括:三個整車平台和兩個系列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所有權。
1.所有相關的、完備的技術設計規範、標準和流程(整車、系統、零部件)。
2.9-3BOM(材料清單),所有CAD數模和圖紙,9-3數據結構圖,9-5部分數據結構圖。
3.供應商開發管理體系:SOR(系統、零部件採購技術規範、要求、認可體系);PPAP(生產件批准程式);P-BOM(零部件採購清單);供應商清單;物料成本清單等。
4.所有系統、零部件失效模式分析(可能不完全)
5.滿足設計要求的試驗/試製計畫、流程和報告,CAE分析模型、計畫和報告。
6.整車製造體系: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工藝卡;壓床資料;車間工位布置,工位器具,物流等檔案;模、夾、檢具清單;模、夾具數模,裝配手冊;製造技術要求;終端檢測設備清單及檢測程式。

7.整車質量管理體系:質量評估流程及檔案;GCASpecs(顧客評審標準);白車身評審規範。
這7項內容意味著什麼?相關專業人士透露,上述資產都是北京汽車要在國內生產薩博9-3、9-5等車型必不可少的技術。很多合資企業要在中國國內進行本地化生產,都必須掌握上述內容。
關於“KnowHow”
“KnowHow”是什麼?“KnowHow”是一個體系,上述內容只是“KnowHow”的一部分。並且,這些內容還是靜態的。一般而言,一項技術轉讓除了轉讓必要的圖紙、設計規範、標準和流程之外,還包括三個環節:一是技術轉讓後,轉讓方對接收方的培訓;二是生產過程中的,轉讓方對接收方的指導;三是轉讓方對接收方生產產品的評價和驗證。這是一個完整的消化吸收技術的流程,不僅包括購買的圖紙標準,還包括驗證設施,以及開發管理流程。
2009年12月20日,薩博汽車開發體系基本採用通用汽車的開發體系,特點是“完備、先進和嚴謹”。先進的開發體系轉移是此次北京汽車收購薩博資產的核心。通過對薩博的整車和動力總成IP(智慧財產權)的轉移,北京汽車將獲得薩博的整車開發體系,而不僅僅只買到了幾個整車平台。也就是北京汽車通過此次收購將獲得業界所謂的“KnowHow”。北汽集團總經理汪大總表示,先進的開發體系是自主創新的基本,薩博開發體系轉移將為北京汽車的自主研發爭取五年時間。
2013年2月,北汽集團與戴姆勒就曾經聯合發布公告稱,戴姆勒將收購北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板塊北汽股份12%股份;北汽集團和戴姆勒分別增持北京賓士和雙方的新合資公司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股權。其中,戴姆勒投資入股北汽股份12%的股權,為北汽集團自主品牌業務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推進北汽股份上市。雙方對合資企業北京賓士進行股權重組,重組後北汽股份持股比例增加到51%,進而實現對北京賓士財務報表的合併。同時,戴姆勒在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1%。這項歷時兩年合作項目最終於11月19日完成,雙方分別在全面戰略合作交割書上籤字。
北汽年內兩起國內重組則是意圖在地域和車型上的布局。重組鎮江汽車使北汽完成了華北、華南、西南、華中之後的第五大基地布局,彌補華東地區空白。而重組昌河汽車則可輻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並可利用昌河小型車優勢與北汽中高端車布局互補。

車型簡介

在2010年北京車展上,北汽集團車展發布了多款新車,這其中有一款混合動力SUV車型B90概念車十分引人注目。北汽集團新品牌戰略的發布,宣布以“融世界先進技術,創北汽自主品牌”為主題,堅持在廣泛吸納、融合世界各國先進技術智慧財產權的同時,以未來的北汽自主品牌為主要載體進行產品與技術等層面的不斷創新。
據了解,乘用車領域將是未來北汽自主品牌發展的重中之重,到2011年底其自主乘用車的產銷量目標為10萬輛。

外觀

B90是一款定位於全尺寸SUV市場車型,外觀看起來與路虎攬勝十分相似。整車造型以中國虎的設計風格出發,車身流線流暢簡潔。車身長寬高分別為:5220/2010/2000mm,軸距達到2950。B90採用超大尺寸輪胎:305/45ZR22,直逼悍馬H2的胎寬。這也是提升整車視覺衝擊力的而一個重要手段。
無論從車身直來直去的線條,還是從由稍微傾斜的風擋玻璃與直上直下的後尾箱蓋組合的尾部來看,它都有路虎旗艦車型攬勝的影子,僅僅是影子而已。在這款概念車上,我們還是能夠看到許多自主開發的新東西。

北汽B90北汽B90

外觀上,雪白的車身,在視覺上讓人感覺與路虎攬勝和神行者頗有幾分神似,但是仔細看,在整個車頭有北汽SUV家族標誌式黑色4豎條格柵,配合回子字型的透鏡前燈,硬朗的車身線條,銀色的地盤護板,六幅鋁合金輪轂,寬大的休息踏板及外後視鏡,這款SUV頗據吸引力。

概念車上必然會有優雅炫麗的燈組,B90雖然是一款野性十足的大塊頭,但是在這些小細節上也不能落後於其它的概念車。菱形的前大燈內以“口”字形狀LED燈包圍內部的近光透鏡大燈,造型別致新穎。 
B90的霧燈同樣別出心裁,它將北京汽車新標左右拆開而形成車身上左右對稱的兩個“飛鏢”形狀的霧燈,如果量產車還能保持這樣討巧的設計,那么就真是粗中有細了。 
外後視鏡上集成LED轉向燈目前已經不新鮮,不過B90除此之外還集成了日間行車燈,形狀同樣是北汽新標的一半,並且里外共三層,可以想像夜間一款渾身星芒的大塊頭駛過來的場景。
尾燈造型也別具一格,除了必然的LED外,北汽標緻也被嵌入其中,更加提升了品牌的地位與氣質。 
除此之外,北汽“吉普”車型標誌性的五孔前格柵也出現在了這款概念車上,讓我們在好奇的陌生感中尋找到了一絲回到家的感覺。

內飾

內飾方面,明顯還處於概念車狀態,無論內飾顏色還是設計,都是典型的概念車,

而4幅的方向盤仿佛就是北汽LOGO的放大版。大排量的發動機更應了“全尺寸SUV”的定位。4速變速箱肯定會被網友所指責,但是齒比的增大卻能夠帶給車輛更大的力量,雖然可能換擋衝擊會很大。SUV嘛,不必糾結於此。位於C柱的HYBRID的標識,顯示出車輛的綠色環保概念和非凡的動力性能,雙模混合動力系統的套用,使車輛在不同行車模式下,都能保持最大的動力輸出,又可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
從而實現“節能與性能”的雙重收益。B90將會使用 5.7升V8混合動力發動機,最大功率248千瓦,最大扭矩498牛米。

特點

北汽B90北汽B90

一般車的車標在車身前後部以及方向盤上都應該是統一的,不過B90卻採用了三種樣式。前部採用的是黑體的“北京”二字,後部的“北京”則為毛主席的筆法,像“北京晚報”上那樣。在車內的方向盤上,北汽的新象形標誌明顯的鑲嵌其中。一車三種車標,將首都的元素淋漓盡致的展現給了大家。當然,在量產車中,這樣的情況預計不會再存在。

定價

由於從未有過國產全尺寸SUV的先例,北汽B90未來量產後的定價也沒有一個參照物。它必然不能像進口豪華品牌的價格看齊,在這之下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點是最關鍵的。

標識介紹

北京汽車與北汽集團為統一標識。北汽集團新發布的品牌標識將“北”字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北”既象徵了中國北京,又代表了北汽集團,體現出企業的地域屬性與身份象徵。同時,“北”字好似一個歡呼雀躍的人形,表明了“以人為本”是北汽集團永遠不變的核心。它傳承與發展了北汽集團原有形象,呈現出一種新的活力,表達了北汽集團立足北京,放眼全球的遠大目標。標識中的“北”字,猶如兩扇打開的大門,它是北京之門,北汽之門,開放之門,未來之門,標誌著北汽集團更加市場化、集團化、國際化,與集團全新的品牌口號“融世界創未來”相輔相成,表示北汽集團將以全新的、開放包容的姿態啟動新的品牌戰略。

企業理念

以人為本、科技引領、整合資源、集成創新、規範經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振興民族汽車為己任,以轎車和越野車的研發製造及投資運營為核心,同時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合格的企業公民。

企業戰略

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發展水平是一個汽車企業集團的競爭力所在。為此,北汽集團在技術上提出了打造“實力北汽”的目標要求,並從2007年開始,集合各個方面的人才資源打造研發隊伍,成立乘用車事業部,成立動力總成和新能源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在2006年成功收購了薩博相關智慧財產權,為北京汽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徐和誼表示,北汽集團對薩博智慧財產權的收購是國內企業首次對核心技術資產“knowhow(如何去做)”的收購,北汽集團從一開始就掌握設計開發流程方法、核心技術資料及供應商體系等方面,使得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在設計開發和工業化方面提前了3到5年。
北京汽車基於薩博技術的4大平台產品研發也已全面展開。而根據規劃,在未來5年,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在9大平台上將陸續推出20餘款新車,全面覆蓋從A0級到C級轎車、輕重型越野車和交叉型車系列產品線。而且,到2015年,年產能將力爭實現70萬輛,北京汽車將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大型汽車公司之一。
自此,北汽股份公司的成立,充分顯示出北京汽車舉集團之力、多重保障發展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決心、意志和謀略,北汽股份公司已經水到渠成,自主品牌必將揚帆起航。

企業發展

北京汽車發展願景:以國內市場為基礎,同時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以基於薩博技術的自主品牌轎車和越野車為龍頭,發展成為乘用車產品線齊全、產業鏈完整、企業結構和布局合理、管理高效、贏利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能力,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具有較大市場占有率的公司,成為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汽車公司。
北汽“十一五”總結
1)三大指標超額完成,跨入百萬級千億元行列
“十一五”規劃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形成整車產能140萬輛,當年實現產銷12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
從實際情況看,2009年全集團實現整車銷售124.3萬輛,營業收入1166億元。預計2010年全年實現整車銷售140-150萬輛,營業收入1400-1500億元主要經營指標都可以較大幅度超額完成規劃目標。
2)初步完成產品系列布局,空間布局初見端倪
在“十一五”期間,北京汽車不斷調整產品結構,豐富汽車產品線,已經初步建立起從商用車到乘用車,從入門級轎車到豪華品牌高端轎車,從微型客車到越野車,從混合動力節能汽車到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的產品系列布局。可以說,北汽集團是目前國內唯一涵蓋幾乎所有整車產品的汽車企業集團。
與此同時,北汽集團在全國的空間布局工作已經展開。通過兼併重組,在擴大北汽集團自身產量規模的同時,會儘快地實現在全國的更為合理的產業布局。
3)自主品牌乘用車從無到有,開始掌握核心技術
通過收購薩博的智慧財產權,北京汽車獲得了世界先進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汽車核心動力總成和零部件的製造技術,在發展自主高端轎車方面具備了技術基礎。乘用車事業部通過委託設計和自主開發,已經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0級轎車。北汽福田在掌握汽車核心技術方面也有突破,在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汽車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4)集團化建設成就顯著,產業集群興起壯大
“十一五”期間,北京汽車確定並實施了“走集團化道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發展戰略。通過理順控股公司對二、三級公司的管理體系,提高資本運作能力和投資效益。同時,整車製造、研發、零部件、服務貿易和調整改革等五大平台的成功建立,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保證集團健康發展
“十一五”期間,北汽通過搭建資產管理平台,著力解決歷史遺留的劣勢國有企業沉重的負擔:通過主輔分離改制、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整體出售、破產、清算、股權轉讓、債務重組等各種方式,完成現有困難企業的調整重組,建立退出企業資產和人員的管理機制和平台。
北汽“十二五”規劃
北汽“十二五”規劃的戰略目標:北京汽車“十二五”要向“自主創新,規模發展,建設實力北汽、規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的戰略推進。到2015年,力爭進入世界汽車行業排名前15位,進入世界500強。
1)彌補產品線短板,均衡產品競爭布局
面對“缺微少高”的被動局面,在產品布局上:一是大力發展微型車,儘快補上短板;二是要把合資品牌產品繼續做大做強;三是通過自主品牌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發展,打造北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自主掌控和可持續發展;四是重點發展電動汽車。
2)建立完整研發體系,實力接近國際水平
一是以北汽集團汽車研究總院為核心,建設門類較齊全的各種研究室和試驗室,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發體系;二是整合資源,形成自主研發能力,在“十二五”期間建成7個國際水準的工程院和設計中心;三是以收購薩博為契機,整合全球技術資源;四是合資企業要建設和逐步完善技術中心建設;五是優勢零部件企業逐步建設產品開發中心。
3)完善產業空間生產布局,占領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北汽集團必須將中國市場作為一個整體棋局來全盤運籌,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布局。兼併重組始終是一個重要手段,它不但是中國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的方向,更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完成產業布局的另一項措施是實施海外戰略,北京汽車要在立足於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國際市場,重點是具備優勢的北汽福田的商用車產品。
4)深刻變革集團管理體制,轉變管理方式和手段
科學、高效的管理方式是提高集團運營效率和企業經營效益的有效手段。北汽集團管理體制即將面臨一次重大變革,這對於北汽集團的業務調整與投資企業管理,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北汽將在各個細分領域,不斷提高競爭力,從而成為國內一流的汽車企業。
5)掌握核心技術,形成關鍵總成研發製造能力
北京汽車集團制定了集團長遠發展戰略,即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做強自主品牌,並以此逐步提升北汽集團的綜合實力。“十二五”期間,北京汽車要重點提升汽車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的研究、設計與開發能力,同時加快新能源技術的產業化和市場化進程,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兩個領域雙線並舉,實現外延式發展和內涵式發展的有序協調發展。
6)拓展融資渠道
為保證規劃目標的實現,北汽集團未來將通過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手段,加大資本市場運作力度,採取多種融資方式來滿足發展的資金需求。
7)打造“北汽”強勢品牌,提升品牌運營能力
北京汽車將以締造全球知名品牌為品牌願景,以穩重、有責任、敢於開拓,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成熟商業領袖形象為品牌形象,以“傳承歷史,凝聚力量,創新未來”為品牌內涵,以“融世界,創未來”為品牌主張,全力提升品牌運營能力。一是要構建合理的集團品牌架構,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相互協調、相互支撐的品牌體系;二是在統一的集團品牌架構下,著力打造自主產品品牌。
8)建設人力資源體系,創造人人向上、充滿活力的人才團隊
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市場化配置程度;加快人才制度創新;最佳化人才成長環境,形成有利於各類人才健康成長和施展才幹的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