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弓頭鯨

北極弓頭鯨

弓頭鯨的名稱得自巨大而獨特的弓狀頭顱。其軀體非常沉重,經常與一角鯨,白鯨結伴,是生活在北極屬於鯨目的海洋哺乳動物。

基本信息

氣候

北極地帶北極地帶

北極有無邊的冰雪,漫長的冬季。北極與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北極的冬季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長達6個月。5至6月和9至10月屬春季和秋季。1月份平均氣氣溫介於-20度至-40度。最暖月8月的平均氣溫也只達-8度。 北極地區的平均風速遠不及南極,既使在冬季,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風速也僅達到10米/秒。尤其是在北歐海域,主於受到北角暖流的控制,全年水面溫度保持在2~12℃之間,甚至位於北緯69°的摩爾曼斯克也是著名的不凍港。在那個地區,即使在冬季,15米/秒以上的疾風也比較少見。但由於格陵蘭島、北美及歐亞大陸北部冬季的冷高壓,北冰洋海域時常會出現猛烈的暴風雪。北極地區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極內陸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於100~250毫米之間,格陵蘭海域則達到每年500毫米。

外形特徵

弓頭鯨弓頭鯨

弓頭鯨(又稱北極鯨、格陵蘭露脊鯨),是一種屬於鯨目的海洋哺乳動物。弓頭鯨體形粗壯,成年長度達20米(雌性比雄性大)。體色呈深色,無背鰭,上顎窄,下顎呈弓形。有長達3米的鯨鬚(為同類動物中最長者)以濾食水中的小動物。顱骨大而厚實,用以自水下撞擊冰面呼吸。鯨脂厚達43至50厘米,比其它任何動物都厚。

弓頭鯨唇線長而且彎弓狀,噴氣孔後方凹陷顯著,頭部約占體長的三分之一,背部渾圓,沒有背鰭隆突或脊,體型大而短胖,黑斑點排列如項鍊,下巴上有不規則的白色斑塊,胸鰭寬大,呈槳狀皮膚光滑,沒有長皮繭或肉瘤,體色呈黑、藍黑、暗灰或深褐色,有的會摻雜大片灰色斑塊,兩個噴氣孔分得很開,喙形,上顎狹窄,下巴呈白色,末端尖銳,後喙稍微向內凹,中間凹刻明顯,尾鰭的寬度幾乎可達到全身長的一半,尾鰭背面的後喙可能呈白色。

鯨鬚

弓頭鯨弓頭鯨

鯨鬚每側230-360根,弓頭鯨的鯨鬚是所有鬚鯨中最長者,曾有超過3米長的記錄;有人聲稱風過長達5.8米的鯨鬚,但是備受質疑。在耀眼的陽光下鯨鬚常反射出綠色的螢光。和南北露脊鯨一樣,弓頭鯨的口腔前方並沒有鯨鬚。

側面觀察

從側面看,大多數成鯨在海面上會呈現兩個明顯的隆起。前方的三角形隆起是弓頭鯨的頭部,之後的下凹部分是頸部,後端圓形隆起則是延伸至尾鰭的背部。注意其光滑的背部並沒有背鰭或脊。年輕的個體從側面看起來較渾圓,自吻部到尾鰭只呈現一個圓孤。

活動

弓頭鯨偶爾會會躍身擊浪,用鯨尾擊浪,胸嗜拍以及浮窺,但是一旦開始,可能就會連續進行《曾有75分鐘內64次的記錄》。通常單獨進行,典型的方式是垂直越出水面,軀體的後半部保持在水中,最後再側向一邊入水。大部分的躍身擊浪都在春季遷徙出現,垂直出水,可看到1/2一3/4的軀體,通常會固定以身體某一側回落水中;仔鯨會戲弄水中的物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