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旱作區節水高效型農牧業綜合發展研究

從工業化社會走向信息化社會,從農業現代化走向農業信息化,是人類社會進步和農業發展的里程碑。 農業信息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農業信息化有利於促業現代化,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快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及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推進旱作節水農業和農區畜牧業的綜合研究,全面反映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長期以來在縣域農業結構、高效農牧結合、節水高效種植模式等關鍵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內容介紹

全球正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硝煙的信息戰。從工業化社會走向信息化社會,從農業現代化走向農業信息化,是人類社會進步和農業發展的里程碑。農業信息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農業信息化有利於促業現代化,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快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及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進入21世紀,《農業信息技術與農村信息化》一書的問世,恰逢其時。本書以總結國家旱農攻關、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和國家社會公益項目的主要研究成果為目的,以論述和揭示北方旱作農業區節水農業和農區畜牧業的技術、機理和模式為主線,力求系統整理和分析自“七五”以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項目和國家社會公益項目在北方旱農地區的研究資料。推進旱作節水農業和農區畜牧業的綜合研究,全面反映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長期以來在縣域農業結構、高效農牧結合、節水高效種植模式等關鍵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全書主要內容分七大部分,包括了旱作節水農業發展戰略、旱地作物節水抗旱機理、旱地農田水分平衡與生產潛力、農田水肥資源高效利用、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模式、草食畜飼草飼料高效利用和農牧結合發展技術與模式等,從現代旱作節水農業發展戰略,農業結構調整與縣域經濟的發展,保護性耕作技術、農牧資源最佳化模式探討、旱農地區的雜糧發展戰略以及旱農地區土壤水分動態機理和模型的研究、節水模式和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農區畜牧業和飼料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本書可供從事區域持續發展、節水農業、畜牧業的科技工作者及有關院校的師生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