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革命根據地

北山革命根據地

北山革命根據地,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境內的東寶區和鍾祥市交界處。

簡介

北山革命根據地,位於湖北荊門市境內的東寶區和鍾祥市交界處,東起漢江,西至秦楚古道荊門段,南抵荊

荊門北山遠眺荊門北山遠眺

(門)——潛(江)公路邊沿,北到東寶區與南漳縣境交界。總面積約260平方公里。以石橋驛以南的北山為革命活動中心,故而得名。

北山革命根據地是在董必武李先念賀龍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關懷下,黨政軍民,同心同德,前赴後繼,堅持20多年的艱苦鬥爭建立起來的。這裡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複雜,地勢險要,,有利於軍事上的分散隱蔽,迴旋游擊。同時,這裡俯瞰江漢平原,遙望洪湖武漢,據守襄西門戶,扼控荊州襄樊,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北山根據地的宣傳標語北山根據地的宣傳標語

早在大革命時期,這裡是荊門縣第一個共產黨組織誕生地;土地革命時期,荊門的黨組織在這裡組織農民暴動,進行了最早的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游擊武裝與日寇作戰100餘次,殺傷和牽制了大量敵軍;解放戰爭時期,北山人民除積極開展武裝鬥爭,牽制國民黨反動派大量兵力外,還為解放大軍過長江,籌集軍餉物質,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這裡形成了一塊“民眾基礎好,人民覺悟高,革命未斷線,紅旗沒有倒”的紅色區域。解放戰爭時期,江漢軍區黨委曾給予“北山堅持有功”的評語。1981年9月,武漢軍區司令員張才千同志,在《回馬江漢重叩荊門》回憶錄中稱:“荊門北山是自大革命時期一直堅持下來的紅色堡壘”。1981年11月,這裡被批准為“北山革命根據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