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開化禪寺

北山開化禪寺

孝宗淳熙年間(一一七四至一一八九)住持子廉重建佛殿、法堂。 清順治五年(一六四八),新任住持冰懷禪師整修殿宇、塑佛像。 德宗光緒四年(一八七八)住持如松擴建樓殿、寮屋。

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泰州海陵區揚州路北側。唐敬宗寶曆元年(八二五)王屋禪師初創,
古稱獨佛寺等,北宋仁宗嘉祐八年(一零六三)始稱北山開化禪寺。據清世祖順治八年(一六五一)知州錢履吉 《泰州重修北山開化禪寺碑記》載,因泰州海陵城北地勢低下,此寺改名北山,以阜地氣,壯郡形。南宋高宗建炎、紹興年間(一一二七至一一六二),寺內建築遭金兵破壞。孝宗淳熙年間(一一七四至一一八九)住持子廉重建佛殿、法堂。清順治五年(一六四八),新任住持冰懷禪師整修殿宇、塑佛像。聖祖康熙初,在大雄寶殿後興建大悲樓。樓基高四尺,左右耳樓用楠木建成。樓下懸康熙“法律禪”題額。宣宗道光年間(一八二一至一八五零)此寺復又衰落。文宗鹹豐元年(一八五一),德山禪師朝山途中路過泰州,募款興寺,並請書家吳熙載篆書“北山開化禪寺”門額。德宗光緒四年(一八七八)住持如松擴建樓殿、寮屋。寺中軸線順序聳立著頭殿、二殿、大雄寶殿及大悲樓。現存北山寺大雄寶殿為明熹宗天啟六年(一六二六)重建,泰州現有確切紀年的明式大型建築之一、泰州現存體量最大的佛寺殿宇。海陵區投資約五百萬元,本著不改變文物原有式樣、構件尺寸、建築特點、材料質地、工藝流程的原則,對該寺大雄寶殿進行修繕。預計二零一零年春節前完工,建築面積近四百平方米,將重現該殿重檐、歇山、九脊、八角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