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寶刻本《開寶藏》

北宋開寶刻本《開寶藏》

正文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朝命張從信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經全藏,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告成。大藏依《開元釋教錄》編次,以千字文編號,計四百八十函,五千四十八卷。因始刻於開寶時,後世遂稱《開寶藏》。其後版送汴京存儲,今所見大藏殘卷,多印於崇寧、大觀 (1102~1110) 時。卷後或有由中書劄印木記,可證版在汴京。靖康之變(1127)時,盡為金人掠去。
北宋刊藏始於開寶,亦中國刻印佛教經典全藏之始。《開寶藏》全藏久已無傳,現存殘卷皆硬黃紙印,捲軸裝,每卷中行字不一。殘卷存世亦寥寥無幾,至足珍貴。據傳陝西青蓮寺、太原崇善寺等處曾有《開寶藏》零帙,尚待訪求。今將所見零卷,列述如下:
①《雜阿含經》,存卷三、三十九兩卷,開寶七年刻本,每版22行,行17字,卷三十後有“大宋開寶七年甲戌歲奉敕雕造,內侍省內侍黃門勾當印經院劉惟德”題記3行;
②《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存卷上一卷,開寶六年刻大觀二年印本,每版 22行,行 17字,卷後有“大宋開寶六年癸酉歲奉敕雕造陸永” 2行,又木記、文字3 行“熙寧辛亥歲仲秋初十月中書劄子奉聖旨賜大藏經板於顯聖寺聖壽禪院印造提轄等勾印經院事演梵大師慧敏等”。
以上 3卷今藏北京圖書館。
③《大方等大集經》,存卷四十三,開寶六年刻本,每版23行,行14字。此卷葉恭綽舊藏,今歸上海圖書館;
④《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存卷二百六,開寶五年刻元符三年(1100)印本,每版23行,行14字,首殘,卷後有“大宋開寶五年壬申歲奉敕雕造陸永印”一行,又木記“同登覺岸時皇宋元符三年歲次庚辰八月四日慶記”一行。今藏山西省博物館
⑤《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存卷五百八十一,今藏中國佛教協會;
⑥《妙法蓮華經》存卷七,《大雲經》存請雨品第六十四,以上 2卷今藏山西省高平縣文博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