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位於縱貫城市南北的中軸線的北端。許多古蹟和著名建築坐落在這條中軸線上,如故宮、天壇和奧林匹克公園等。奧運村分為居住區和國際區,共占地66公頃,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內,北鄰森林公園,南接主場館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距離鳥巢不到3公里,這大概是奧運舉辦城市中離奧運場館與奧運村最近的奧運村奧運舉辦城市。奧運村於2008年7月27日正式開村,8月27日閉村。全村分為居住區、國際區和運行區三個區,分別是代表團居住的區域、提供商業服務等活動的場所以及物流、交通等後勤保障區域。三區之間實行驗證控制。運動員公寓為6或9層永久建築。200餘個代表團都會居住在奧運村之內,奧運期間,只要運動員願意,他們甚至可以步行到達主體育場。

歷史背景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中國選手和領導合影留念

奧運村“誕生”於1924年,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運動員得到同樣的住宿待遇。期初奧運會官方提供的住宿也是在舉辦城市的各種酒店,由於設施服務不同,所以也就產生了待遇的不同,並出現了一些意見和分歧。因此1923年國際奧委會做出決議,要求奧運會組委會必須為所有奧運會的參加者提供房價公道的住處。

巴黎奧運會組委會在科龍布體育場旁邊修建了奧運村———該奧運村由許多幢木平房組成,每個房間住3人,有衛生間和淋浴設備。1924年5月4日至7月27日,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行,來自44個國家的3092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136人)及其代表團被安置在了這些木材結構的房舍中,於是便產生了奧運村這一名字和說法。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美國洛杉磯舉行了第10屆夏季奧運會,當受邀來參賽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到達洛杉磯時,對這裡的場館拍手稱讚,更令他們驚訝的是———這裡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個由550幢木製小屋組成的住宿區。整個房舍漂亮舒適,每一幢小屋都有淋浴間、更衣室和其他生活必需品。1012畝的奧運村內設有遊藝廳、餐館、商店和圖書館等生活娛樂輔助設施。鑒於此,國際奧委會商議決定,今後奧運會主辦國必須修建奧運村,以供運動員住宿,“奧林匹克村”也被寫進了《奧林匹克憲章》 ,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組成部分。

區域劃分

奧運村的區域劃分非常明顯:南部住人,北部活動。中間被一條科薈路隔開,界限分明。目前南部的國奧村樓盤已經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已經達到住人入住要求,但北邊的升旗廣場、和平休戰牆、村長院已經達到運行標準。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居住區大門夜景

進入南區的運動員居住區,芳草萋萋,流水潺潺,花壇林立、噴泉吐霧,這或許是我看到過的最美的小區,難怪這裡得樓盤從開始得每平方米8000元漲到現在每平米近3萬元。運動員公寓為22棟6層樓建築和20棟9層樓建築,大樓建築風格一致,人均居住面積將達到22平方米以上。賽時將有205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都會居住在奧運村內。

居住區設有12個居民服務中心,提供住宿前台服務和相關信息等。居住區主餐廳和風味餐廳提供24小時服務,以滿足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人士的需求,如果運動員不願步行到北區主餐廳就餐可以直接選擇樓下的風味小吃,就像“夫妻肺片”“北京烤鴨”等風味小吃食品不會出現在主餐廳,只能在這裡品嘗。

在北區的國際區內,更是服務項目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運動員頭髮長了運動員可以去理髮室;要給家裡人發封電子郵件運動員賽時的照片運動員可以去網咖;給朋友快遞奧運首日封運動員可以去郵局或ups服務站;買個福娃或者洗髮水運動員可以去奧運特許商店或者超市;想看電影可以去dvd室;想刻錄自己比賽的畫面可以去刻錄室;想休閒運動員可以去遊藝室,那裡有檯球、空氣球、沙壺球、波比足球等遊戲讓運動員放鬆緊張的心情;晚上運動員可以去村俱樂部跳舞、吼兩嗓子卡拉ok;想保持運動狀態可以去有氧訓練和力量訓練區,那裡有琳琅滿目的訓練器械,只要能玩一圈下來,肯定瘦幾斤;想去長城或者故宮的話找這裡的旅遊服務室,他們全程提供服務,讓你走之前玩遍北京及中國各地;有宗教信仰方面的需求得話,這裡還有五大宗教室為他們提供服務……

獨特的四合院

奧運村國際區建成了幾個四合院,做為文物級的北京四合院是奧運期間各國運動員和官員必看的,四合院是他們了解北京的一個渠道。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奧運村村長的四合院

在奧運村里,主要區域分為南區和北區,南北區域被科薈路一分為二,北邊就是商業服務區,包括餐廳、物流、休閒娛樂區域了等設施,南邊主要是運動員和代表團的住所。剛到奧運村工作,我只知道個大概,這兩個大區的功能我是基本了解的,但是進入在北區內,你要直奔你想要去的目的地,沒有在這個村子混個幾天還真有點發懵。

要進入四合院,必須從走奧運村西門,從西門進入後,一個布置漂亮的升旗廣場上,205個

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國旗在旗桿上迎風飄舞,半圓型的觀眾看台有點像雅典衛城上的露天音樂劇場,。我知道,各國代表團報導後都得將在這裡舉行升旗儀式,表示他們正式入駐奧運村。

這個升旗廣場的北邊坐落著錯綜複雜的臨時建築群,這裡就是“四合院”了,也就是奧運村的綜合商業服務區。

四合院是結構的臨時建築,據說這裡奧運後會留作有一段時間做為供觀眾參觀,然後後將全部拆除。建築的“穹頂和牆壁”都是由防雨、放火的類似“毛氈”的材料建設的,內部的牆壁也是類似活動板房的材料裝修,呆在這樣的建築里,在8月的北京原本就像會熱得像蒸籠,所以但是由於冷氣開的非常足,絲毫感覺不到室外的桑拿天。

走進四合院還是有些周折,先進入的是側“廂房”

娛樂場所

遊藝室--放鬆心情的地方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緩解壓力的沙壺球遊戲

這是一個有近千平米的大房子,門口掛著遊藝室的牌子。四個空氣球檯、2台沙壺球、6張桌球檯、6個波比足球遊戲台。據工作人員告訴我介紹,這個遊藝室在賽時將從早上9:00一直開放到晚上24:00時。運動員賽時如果壓力太大,約上朋友來這裡一項一項的玩玩一玩,真是放鬆情緒和打發時間的好辦法。

俱樂部--交際、展示自我的地方

奧運村俱樂部就像休閒的會所一般,就在遊藝室的隔壁,有31張桌台供運動員休息,在這裡可以喝點咖啡、可樂等飲料。俱樂部還有個大舞台,架子鼓、吉他、音箱、鏇轉射燈樣樣俱全,如果你歌喉不錯在這裡吼幾嗓子那是一種炫耀。舞台之外就是舞池。這裡賽時從凌晨5:00到晚上24:00為開放時間。

DVD室--看大片的地方

俱樂部的隔壁,就是DVD室。這裡有5個圍台,兩個圍台背靠背擺放了三個37英寸液晶電視,三個圍台擺放了四台電視,每個電視的對面就是兩座的沙發。另外還有兩個包廂,同樣的設施

有氧、力量訓練室--幫你保持狀態

北京的8月,非常炎熱,如果不想去訓練場,運動員直接可以進入有氧、力量訓練室保持狀態。遊藝室對面的這個訓練地方可以說是室內訓練器械最為完備的地方。有氧訓練區有160台器材,比如腳踏車、跑步機等等,;力量訓練區的聯合器械有51套之多。

規劃特點

北京的奧運村在規劃中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古色古香的涼亭

第一,綠色奧運村。北京2008年奧運村將規劃建設成符合21世紀世界環境發展趨勢的、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典範,以推進北京綠色社區的發展。村內的建築將採用高效節能保溫材料,並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自然採風,以及太陽能、風能、電能等無污染能源。污水將通過生化技術進行處理,達到100%無害化。同時,村內還將建有先進的中水處理,雨水收集系統,這些水可用來養護綠地。

第二,人文奧運村。奧運村將會把親切自然的人文關懷、輕鬆活潑的生活氣息送給每一位運動員,讓他們得到充分的休息,享受全方位的服務,舒適地度過比賽閒暇時光。村內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促進運動員彼此間的文化交流,推進奧林匹克理想的傳播,讓在奧運村的日子裡,成為他們一生中永遠難忘的回憶。

第三,科技奧運村。奧運村將運用成熟而先進的科學技術,把奧運村建設成為信息化社區。村內將建立完善的結構化布線系統(包括電話、網路、有線電視等),並實現覆蓋市內外2G、3G的移動通信服務。另外,奧運村還將提供4A級服務,即在任何時間,村民在村內通過計算機手機PDA等多種終端都可獲取所需的語音、數據與Internet服務、村內設定的多處網咖,也可為運動員提供免費上網服務,以使他們能彼此交流、縱覽世界。

具體設施

區域劃分非常清晰

餐廳介紹:

奧運村的主餐廳還沒有正式的開始為運動員提飯菜,唯一大規模接待是7月4日和5日進行的奧運村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食品移動檢驗車
測試演練的時候,主餐廳大概接待了3000人以上。大廳里設施的布設比較整齊並很方便取用,餐盤是塑膠製品,進入排隊區的入口可以自己取用,排隊路線的旁邊整齊地擺放著整齊的餐具,——筷子、勺子、叉子以及一些調味小包裝。這裡的食品領用區擺放了有一排的食品擺放桌,服務人員在裡面根據客人的需求進行搭配發放飯菜。

飯菜共分亞洲風味、地中海風味和國際風味三種。就餐區的旁邊有幾個大的冰櫃,裡面有各種飲料,基本都是贊助商的產品:可樂、雪碧、芬達和礦泉水。每個飲料櫃的旁邊還有熱飲區,這裡主要提供中國茶飲,以帶泡茶為主,還有熱咖啡等。就餐過程中如果你發現缺少點什麼小菜的話,旁邊的移動餐車上就有四川泡菜等小菜,可以自己取用自給自足。

菜盤是一次性的紙質用品,硬度和質地都很好,為了出於綠色環保考慮,這些菜盤都是可以降解再利用的。

餐廳飯菜擺放台的後面就是廚房,和就餐區是隔開的,奧運村餐廳的廚房設備非常龐雜,擺放的很有章法,但是還是顯得有些擁擠,廚房設備幾乎都是不鏽鋼的,鋥亮鋥亮的,有近一半似乎還有投入使用。廚房的後面有單獨的消毒和清潔車間,這裡肩負著廚房和就餐區的衛生工作,類似流水線的洗碗池、擺放整齊的消毒櫃。消毒和清潔間是和員工餐廳公用共用的。

據工作人員介紹,員工餐廳和運動員餐廳所用的食品原料是一樣的,設備和提供的服務區別不大,只是就餐區域不通,員工和運動員不會在一塊就餐。主餐廳24小時提供食品。

運動員餐廳很大,有將近30個餐檯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工作人員餐廳就餐區

國際風味既提供比薩餅等外國運動員喜歡的日常飲食,也有四川泡菜等中國特產。亞洲風味區則以炒菜為主的,7月3日演練期間,炒菜品種比較少,只有炒牛肉、青菜,木耳炒肉等幾個品種,等奧運村正式開村,菜餚品種會成倍提高。餐廳內還有一個區域這裡提供魚肉,豆腐、青菜和清真食品。水果區的蘋果都是清潔過的,直接可以適用食用,因為是測試,所以水果比較單一,只有蘋果。

奧運會開始,這裡每天為提供大約9000名運動員提供的就餐服務,員工餐廳大概提供近3000人的一伙食。

北京奧組委負責83個場館的供餐,其中有31個競賽場館、43個獨立的訓練場館和9個非競賽場館,比如國際奧委會下榻的總部飯店、運動員村媒體村國際廣播中心新聞中心奧林匹克公園。其中,運動員村、媒體村、國際廣播中心、主新聞中心主要是由國際餐飲服務公司和國內的餐飲服務公司共同提供;31個競賽場館由6家國內餐飲服務商提供;公共區、數字大廈、奧組委物流中心等非競賽場館屬於屬地管理,由當地政府選擇餐飲服務商,共涉及43個獨立的訓練場館5個非競賽場館。

洗衣中心:

北京奧運會時奧運村將接待的運動員、官員總數在20000人左右,其中殘奧會有7000多人,從7月27日奧運村開村到9約月20日殘奧村的閉村,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要為近兩萬人提供周到的服務是不容易的,和每天吃飯一樣,衣物的清洗也是奧運服務團隊最為忙碌的工作了。運動員每天都要運動,要出汗,賽場上下來,衣物肯定的得清洗。為此奧運村內建設了一個超大的洗衣房,專門為村民提供洗滌服務。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洗衣機連線密密麻麻的管線

奧運村在賽時每天的平均入駐人數在16000人左右,奧運村擁有42棟住宅樓,客房服務中心的服務生告訴記者,運動員的房間物品,例如床單、被罩四天進行一次更換洗滌,而毛巾等物品則是2天更換一次,這就意味著只是奧運村區域平均每天就要每天有4000左右的運動員需要更換床單被罩,每天有8000位運動員需要更換毛巾、浴巾等物品。其實,賽時這個洗衣房並不是只針對奧運村的運動員,還包括媒體村的7000名記者,以及官員、隨隊人員等等,實際服務的人數要比村里居住的人數高不少。一位服務人員簡單的計算後得出這樣一組數字:每天有近6000個床單,6000個被罩,12000個毛巾、12000個浴巾需要洗滌。

另外,在奧運村裡的運動員每天可以將要換洗的衣物裝入衣物袋,每個衣物袋可裝2公斤的衣物,幾乎每個運動員每天至少有一套運動衣需要洗滌,這樣又增加了近萬套的衣物。據此推算,每台洗衣機每天需要處理30個床單、30個被罩、60個毛巾、60個浴巾、50套運動衣。從這一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洗衣房肩負著多么繁重的工作,奧運賽時,估計這些洗衣機和烘乾機也沒有多少休息時間了。
住宅區域:

管理集中於居民服務中心

村內設有24小時穿梭巴士服務。運動員、隨隊官員、超編官員以及工作人員能夠進入居住區。各代表團訪客在村內居民全程陪同的情況下有權進入居住區。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居民區外景

奧運村共有42棟住宅樓。運動員公寓為6或9層的永久建築。整個奧運村可提供客房9000多間,可同時容納17000多人居住,而北京奧運村將接待的運動員、隨隊官員數量為16000人,除去工作人員用房和其他功能用房外,奧運村的住房仍然有餘。

如此多的房間數,如此多的住宅樓在賽時就猶如42個獨立的賓館一樣,提供為運動員日常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服務的管理尤為重要,村內的12個居民服務中心就是為這些住宅的村民提供服務的中樞系統,他肩負著前台服務和提供相關信息的職責。

服務中心有大量的物資儲備,村內物流對接服務中心,運動員的大量需求通過服務中心處理。12個服務中心中有3個是超級居民服務中心,服務中心提供諮詢,投訴處理,工程報修、“以髒換淨”等服務,這裡有休息區,電視室、冰塊醫療提供點24小時開放;商務中心提供傳真、列印服務。超級居民服務中心還提供電子遊戲室和網咖,從早上8:00到晚上24:00開放。

每棟建築有50名類似前台的服務人員,其中契約商員工有10人,其餘40人屬於志願者,按照這個人數計算,整個村子最基層的公寓服務人員達到2100人。

診所介紹:

北京奧運會期間,指定的20家奧運會定點醫院、24家殘奧會定點醫院,北京緊急醫療援救中心作為定點急救醫療服務機構以及在68個競賽場館和9個非競賽場館(到目前為止)設立的168個醫療站中,綜合診室才是接診量最大的地方,指定醫院大概有10%的有關患者接受治療,90%的則要在綜合診所解決問題。

北京2008年奧運會運動員村綜合診所的內科診室

設備非常先進

診所共分三層,第一、二層有大小不同的科室,用來為運動員們提供緊急治療和常見病的診療,三層則是“機密區域”,是反興奮劑中心,專門提供興奮劑檢驗抽樣工作。

一層大廳左手邊是一個大型分診台,“村民”就診時不用掛號,直接由分診護士提供分診、諮詢服務;分診台旁擺放著3輛輪椅,供行動不便者使用。在一樓候診大廳,13個移動病床整齊排列,急診、皮膚科、內科、運動醫學、外科、感染科、心理科、婦科、治療室……大大小小十幾個科室涵蓋了所有運動員可能發生的運動傷害治療。儘管各個科室的面積都不大,但裡面的物品應有盡有,碘酒、縫線、敷料鉗、氧氣管、導尿包等碼滿科室的醫藥櫃。

急診設在一樓的右側,一共四個急診室,是用簡單的布簾分割而成,同排還有內科、外科等診室是單獨成間的診室,一層,還有兩個國內最先進的兩台核磁共振儀分別“坐鎮”在左右兩間檢查室內,醫院內的世界頂級精密儀器還包括:5台超聲儀、1台骨密度儀和若干心電圖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