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六醫院

北京第六醫院

北京市第六醫院是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社區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醫院。前身為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85年創辦的“婦嬰專科醫院”,1917年更名為“道濟醫院”,1952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北京市第六醫院”至今,已有123年的歷史。醫院編制床位632張,設有35個臨床專業科室,15個醫技科室、3個臨床實驗室和15個病區。

基本信息

發展史

北京第六醫院北京第六醫院
北京市第六醫院的前身為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85年創辦的“婦嬰專科醫院”,1912年更名為“道濟醫院”,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命名為“北京市第六醫院”至今。
是集醫、教、研為一體,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地區近20萬人的醫療、預防保健任務和北京中醫藥學院大學本科、北京市婦產醫院大專班、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外籍學生的臨床教學任務,還承擔著國家、市、區級科研課題。
醫院開放床位500張,設有22個臨床專業科室,11個醫技科室。
1995年,醫院舉辦了隆重的建院110周年的慶祝活動。
歷史回顧
1885-1949解放
十九世紀,西醫漸來。
1885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在安定門內大二條創辦婦嬰醫院
1901年該會在交道口創辦安定醫院
1904年該會又在婦嬰醫院院內創辦附屬於醫院的護士學校
1917年婦嬰醫院和安定醫院合併,更名為“道濟醫院”,院長由教會委派美籍人員擔任
1935年醫院成立董事會,吸收中國人參加
1940年改組董事會,開始由中國人陸仲英擔任董事長,所有權仍屬教會。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者將醫院查封,護校被迫停止招生。
1942年醫院被日偽北京特別市衛生局強行接管,改名為北京市第三醫院。
1945年日本投降後,長老會收回醫院,恢復道濟醫院名稱。
北京衛黎癆病院併入。此時有病床70張。
1946年教會重新委派美籍人員恆祺管理醫院
1949年北平解放,在黨的領導下醫院開始建立工會組織。
1950-1960
1950年外國津貼中斷,人民政府撥款資助,病床擴充到110張。
建立青年團組織。
1951年市政府發給醫院開業執照,並派幹部參加董事會,派工作組進院。
派出醫務人員參加抗美援朝志願手術隊(至1953年共4批8人)。
護校已有198名護校畢業生,是道濟醫院護士的主要來源。
醫院建築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
1952年6月市衛生局接管道濟醫院,改名為北京市第六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