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濟民中醫醫院

北京濟民中醫醫院

北京濟民中醫醫院,是 一家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的綜合性醫院。現開設有特色正骨、針灸、中醫內科、中醫外科、西醫科等多個科室,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中西醫專家團隊,並聘請 北京中醫藥大學多名專家,引進最新中醫研究成果,結合傳統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經驗與科研相結合,全面準確的把握疾病病因病機,扶正祛邪,減輕症狀,促進 病癒,最大限度的減少患友的痛苦和花費。在醫護人員中間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問診耐心細緻,治療安全負責、收費雙向透明、服務衛生周到,致力 於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基本信息

概述

北京濟民中醫醫院北京濟民中醫醫院
北京濟民中醫醫院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西里遠洋天地61號樓,綜合醫院,開展內科、外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X線診斷專業)、中醫科。床位20張,接診時間為早8點30分到晚5點30分。醫者仁術,惠濟蒼生。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時至今日,仍然發揮著它神奇的作用,歷久彌新。北京濟民中醫醫院以中國傳統醫學為基礎,默默耕耘於望、聞、問、切與辨證施治之妙方良藥的開拓與創新,充分發揮中醫的特色和優勢。

特色診療

雙橋正骨
胡春福胡春福
雙橋正骨手法的根源是“羅氏正骨法”的第五代傳人——雙橋老太太羅有明。羅有明從小跟隨奶奶學習祖傳中醫,抗戰期間隨丈夫一起跟隨工農紅軍,為部隊傷病員捏骨療傷。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羅有明經常為毛澤東和朱德等中央首長治療骨病,曾經治癒鄧穎超多年的腰病。她從醫80餘載,治癒了數以萬計的骨傷病。
雙橋羅氏正骨法診療要訣講究“天人相應”“陰陽相合”,其獨特風格是:手法診斷、手法治療。醫生通過伸拔、復位、對正、按摩等手法,改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功能等來治療患者患部疼痛、錯位、突出等頸椎病、腰椎病問題。不手術,不輸液,不住院,不易復發,操作簡單且安全無副作用,
醫院有多位雙橋正骨傳人坐診。羅秀芹——羅有明親侄女,羅翠花——羅有明親孫女,以及薛建峰主任是雙橋老太太羅有明親傳弟子,均是老太太親傳,治療手法經驗嫻熟,對骨病患者依病情靈活施治,多元化正骨,療效顯著,同時對患者的後期康復、日常生活保養給予全方位指導。
中醫男科、婦科
中醫婦科、男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以胡春福主任為首的專家團隊,通過運用中醫學理論研究男女生理病理特點和防治男女特有疾病。胡春福主任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生殖醫學專家,從醫40年,臨床經驗豐富,醫術精湛,辨證施治與特色用藥相結合,充分發掘中醫中藥的千年傳統精華,發揮了中醫中藥獨一無二的治療特色,尤其在男女不育不孕、輸卵管不通、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婦科炎症、宮頸疾病等多種婦科病症的治療上達到滿意的效果,其組方精準,藥力強大,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婦科疾病問題,逐一破解,辨證下藥,通過多系統、多靶點的途徑發揮“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整體調節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純中醫綠色方法,不手術、副作用小,引領了中醫特色治療的新航標。
壽氏脈診
壽氏脈法植根於內經古脈法,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脈象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壽小雲教授所創立。壽小雲教授秉承先師傳授,研究中醫內經、難經、脈經、太素脈學近四十年,將傳統脈法發展成為涵蓋疾病脈法、辯證脈法、心理脈法、命理脈法等完整的脈象學科診斷體系。不同於傳統脈診方法,壽氏脈診認為寸關尺脈上下、內外、左右有序分布著幾十個候診部位,一病一脈,各司其位,簡潔明了,涵蓋全身臟腑器官。通過診脈可以判斷包括未出現症狀的腦梗塞前兆、中風急慢性期脈象診斷、脈象識別血壓數值高低、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肥厚、瓣膜病變等脈象特徵、呼吸、消化、骨骼、軟組織病變、肝膽疾患、肝膽腎前列腺結石、泌尿生殖、婦科、息肉、囊腫、各種腫瘤、各類體質、基礎心理脈象等。在臨床上,壽小雲教授可以通過同時收集疾病、心理、命理脈象信息進行綜合診斷,達到單獨“憑脈診病”的效果。
通過壽氏心理脈學,能深窺患者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心理疾患,如兒時的重大心理創傷以及對人生事業影響。也可識別患者的心理、性格特點,心理素質、心理疾病,以及小兒潛質、心理缺陷和發展前景。壽氏心理脈學為心理創傷、焦慮、抑鬱、痛苦、悲傷、強迫、暴力傾向、自殺傾向等各類心理狀態的獲知和心理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途徑和方法,自成一家。
遠紅外熱像技術
遠紅外熱成像技術是一種以紅外成像技術為基礎,通過反映細胞相對新陳代謝強度來反映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的全新的醫用功能學影像技術。它根據人體溫度的異常發現疾病,能夠在肌體沒有明顯體徵情況下解讀出潛在的隱患,能夠檢測炎症、腫瘤、結石、血管性疾病、神經系統、亞健康等100餘種病症,涉及人體各個系統常見病和多發病,有利於疾病早期發現。有資料顯示,遠紅外熱圖比結構影像可提前半年乃至更早發現病變,為疾病的早期發現與防治贏得寶貴時間。
與X-Ray、CT、MRI、B超等形態學影像技術完全不同,紅外熱像技術具有無創、無損、全面、快捷等優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醫科研及臨床專家學者開始關注並套用紅外熱像技術進行科研及臨床研究,它把不可見的體表溫度場轉變為看得見的紅外熱圖,作為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之外的“第五診”,使中醫辨證診斷更加直觀、準確。
本院特聘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李洪娟教授首次提出“證候熱力學”概念,論述了熱力學理論與中醫證候理論的相關性,並根據中醫基礎理論在紅外熱圖上劃分人體臟腑經絡區域,通過比較正常熱值,確定區域寒熱偏離,建立“證候熱力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判斷人體全身及局部的陰陽寒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