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液晶電視

2、LCD發展過程 --1973~1985年為TN-LCD獲得廣泛套用時期。 --1985~1993年為STN-LCD推廣套用時期。

基本信息

1、液晶的發現
1888年奧地利植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白濁有粘性的液體,後來,德國物理學家發現了這種白濁物質具有多種彎曲性質,認為這種物質是流動性結晶的一種,由此而取名為Liquid Crystal即液晶
2、LCD發展過程
1、 1888年發現液晶材料;
1968年美國首先做出LCD產品;
1973年夏普做出TN-LCD;1984年發明了STN-LCD和TFT-LCD。
3、發展過程:
-- 1888~1968年為液晶材料性能和套用研究時期。
--1973~1985年為TN-LCD獲得廣泛套用時期。
--1985~1993年為STN-LCD推廣套用時期。
--1993~2000年是TFT-LCD大發展時期,這個時期TFT-LCD的性能已可以與CRT媲美。
--LCD發展大大擴展了顯示器的套用範圍,使個人使用移動型手持顯示器成為可能,因此,2000年以後將進入LCD與CRT爭奪顯示器主流市場的時代。
4、、LCD主要技術發展過程
--彩色低功耗反射型LCD技術。
--低溫多晶矽(P-Si)LCD大生產技術。
--大尺寸、寬視角、高分辨彩色TFT-LCD的發展。1993年以前主要生產的是10.4英寸以下,640×480像素的產品;1993~1997年主要生產的是10英寸~13英寸,1024×768像素的產品;1997~1999年主要生產15英寸~18英寸,1024×768和以上像素的產品;1999年以後開始生產20英寸~30英寸的產品。
--1998年以後開始大力開發高解析度、大螢幕液晶投影電視。
2008年 人們更重視液晶電視的美觀和厚度,Sunv品牌電視現在26寸以下的最薄可以做到22毫米了,世界最薄的喔!
[編輯本段]液晶電視的顯示原理
液晶是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是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熱會呈現透明狀的液體狀態,把它冷卻則會出現結晶顆粒的混濁固體狀態。正是由於它的這種特性,所以被稱之為液晶(Liquid Crystal)。用於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分子結構排列類似細火柴棒,稱為Nematic液晶,採用此類液晶製造的液晶顯示器也就稱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電視是在兩張玻璃之間的液晶內,加入電壓,通過分子排列變化及曲折變化 再現畫面,螢幕通過電子群的衝撞,製造畫面並通過外部光線的透視反射來形成畫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