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北師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下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系和多個科學研究中心,主要培養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科研與套用專門人才。學院現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等六個碩士點。

學院概況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正式成立於1998年。早在1964年,我校物理系電子學專業正式招生,1980年,建立無線電電子學系,1987年數學系與無線電電子系相繼建立計算機專業。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在無線電電子學系與數學系計算機專業的基礎上成立,下轄電子學系、計算機科學系、教育技術系,建有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遠程教育研究中心、教育技術培訓中心、多媒體基礎教學實驗中心、信息處理實驗室、網路安全與保密實驗室、網路教育實驗實等10餘個裝備先進的教學與科研機構,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建有信息技術學院和教育技術學科基地。2004年,教育技術系成立教育技術學院,從信息學院中分離出去。
學院現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體和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五個碩士點;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教育技術學博士點;2002年教育技術學入選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學院通過引進、招聘和自身培養等多種形式,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學術和專業素養較高的學科帶頭人為主導、具有博士學位的年青教師為主體、學科門類分布和年齡結構合理、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及較高創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現有教授13人(其中院士1人,博導8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員26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5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23人,在職博士生7人,為學院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多次主持“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國家攻關和規劃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的研究、國家科委攀登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基金項目,以及一批省部級的重大科研項目。1997—2002年,在國內公開出版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收錄於SCI、EI、SSCI/CSSCI、ISTP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60餘部(本)。自1998年至今,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累計5000多萬元;獲省部級以上教學和科研成果獎20餘項,擁有多項重要技術專利。
1997年以來學院教師在國外著名大學講學或在重要國際會議上做報告50餘人次,教師(或研究生)在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2002年6月,學院成功承辦了"第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套用大會"暨"2002年全國教育信息化論壇"(GCCCE/NEIF2002)會議。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紐西蘭等國家與地區的專家學者共450餘人參加了這次盛會。
學生積極參加“本科生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1997—2002年,學生髮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與計算機套用競賽、英語競賽、大學生創業競賽及各類活動並多次獲獎。
在改革和建設發展過程中,學院將不斷提高各類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專業和學科體系,增強科研實力,提高師資隊伍水平,不斷拓展對外交流。

機構設定

(黨總支、行政、督導組、工會、團總支)
黨總支:
書 記:何一平(電子樓305,58807940)
副書記:別榮芳(電子樓207,58800068)
組織委員:劉金彪
宣傳委員:尹 乾
統戰委員:楊緒業
電子學系黨支部書記:楊緒業
計算機系黨支部書記:尹 乾
行政黨支部書記:劉金彪
離退休黨支部書記:何景順
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冷 靜
研究生第二黨支部書記:欒金哲
電子學系學生黨支部書記:康治偉
計算機系學生支部書記:於慶利
行政:
院 長:周明全(電子樓305,58809444)
副院長:姚 力(科研)(電子樓405,58807727)
副院長:孫 波(教學)(電子樓203,58800315)
副院長:宋繼華(行政)(電子樓312)
院長助理:劉彥森(電子樓311,58807683)
辦公室主任:仇玉英(電子樓303,58807943)
計算機系系主任:馮 速(電子樓207,58800068)
電子學系系主任:葉衛平(電子樓502,58809246)
實驗中心主任:朱小明(電子樓205,58809315)
督導組:
組長:孫 波(電子樓203,58800315)
督導員:謝永圭 、李大年、沈復興、葉衛平、馮 速、余先川、趙小傑
秘書:仇玉英(代)(電子樓303,58807943)
工會:
主席:仇玉英 (電子樓303,58807943)
副主席:周盛林
宣傳委員:林定移文體委員:周盛林
婦女委員:李立文財經委員:李立文
團總支:
書記:尹 乾(電子樓209,58806662)

本科培養目標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的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在4年的學習中,通過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初步的科研、開發訓練,能掌握紮實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在電子信息領域、通訊領域、交叉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科技開發、管理和產品設計工作的能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專門人才,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能突出套用的特點,適應社會需求。要求通過4年的學習,具有良好的數學和計算機理論基礎,在掌握計算機軟硬體知識的基礎上,受到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的各種訓練,並具有從事計算機套用、軟體研製、技術開發、計算機和網路管理工作的能力。

本科課程設定

專業
必修課
限選課
任選課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大學數學A、基礎物理、電路理論基礎、低頻電子線路、數字電路、電子線路實驗、通信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程式設計基礎、微型計算機原理、科技英語
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基礎、計算機語音處理、數字圖象處理、電子系統的設計與製作、單片機與可程式邏輯器件、現代控制導論、數學物理方法、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計算機網路、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數字通訊、數位電視
衛星通信、C++語言、視頻新技術、計算方法、軟體工程、電子測量、網路與系統集成、計算機作業系統、彙編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接口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圖形學、資料庫原理與套用、微機控制原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大學數學A、基礎物理、C語言、數據結構、電子線路、電路理論基礎、微機原理與彙編語言、數字電路、離散數學、資料庫原理、編譯方法、作業系統
計算機網路、計算機體系結構、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方法、微機接口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輔助教育、人工智慧、微機控制、軟體工程、多媒體技術課
信息與編碼、形式語言與自動機、中文信息處理、網路程式設計、計算機外部設備、計算機安全、並行計算、網路管理、計算機新技術講座、單片機技術、大型資料庫、算法的設計和分析引論、多媒體程式設計、常用網路伺服器的配置、路由器配置基礎、空間數據分析方法與套用、JAVA程式設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