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作家協會

北京市作家協會

北京作家協會(簡稱北京作協)是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的,由北京作家自願結合的專業... 北京作家協會正式成立於1980年6月。

簡介

北京市作家協會北京市作家協會

北京作家協會(簡稱北京作協)是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的,由北京作家自願結合的專業性人民團體。 

協會的英文譯名是:BEIJINGWRITER’SASSOCIATION,縮寫為BWA。

北京作家協會正式成立於1980年6月。其前身為1950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學藝術聯合會文學創作組。北京市文聯的第一任主席為老舍先生。 

年表

1963年2月成立了北京作協籌備委員會,“文革”開始後即停止工作。

1978年9月籌委會重新恢復工作。

1980年6月29日,召開了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分會第一次會嗩代表大會,制定了協會章程,選舉了由47人組成的第一屆理事會。詩人阮章競當選為主席。

198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召開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將“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分會”更名為“北京作家協會”,選舉產生了由39人組成的第二屆理事會。小說家兼詞作家管樺當選為主席。

1997年5月21日至22日,召開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由45人組成的第三屆理事會。小說家浩然當選為主席。

2003年9月18日至20日,召開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由49人組成的第四屆理事會。小說家劉恆當選為主席。

協會介紹

北京作協實行駐會副主席負責制,駐會副主席負責安排、組織協會的所有日常工作,作協主席、副主席均為榮譽性職務。北京作協成立後,通過各種文學活動,努力促進北京地區文學創作的繁榮和發展,積極扶持文學新人,不斷壯大作家隊伍,提倡並組織作家深入社會各個層面的生活,鼓勵創作題材、體裁、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多樣化,使北京的文學創作健康發展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果。自作協成立以來,有數十位作家上百次獲得全國性和國際性文學獎,在國內及海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1978年北京市文聯籌備恢復期間,開始組建駐會專業作家隊伍。北京作協成立後,駐會專業作家均劃歸作協管理,他們的工資待遇等同於國家公務人員。至1982年,駐會作家已發展到31人。這一批作家集中了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各個暑期的優秀代表。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文學“新時期”里,他們以自己的文學主張、文學追求、創作成績、創作經驗帶動了北京地區文學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形成了新的“北京作家群”。 

 隨著國家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北京作協不再吸收終身制的駐會專業作家,於1986年開始實行契約制專業作家制度和會員創作假制度。“契約制”面向有創作成績和社會影響、有成熟的創作計畫和比較豐富的素材積累的北京作協會員,契約期間作家從作協領取基本生活費,同時每年必須在省市級以上報刊社發表、出版不低於15萬字的文學作品,作品稿酬全部歸作家自己。自1986年至今,先後有9批42位會員受聘成為契約制專業作家,契約制的建立為作家安心寫作提供了保障。契約制與創作假所需的專項獎金,由門市財政預算中撥給。

1997年,根據國家人事制度的變化,北京作協重新制定了新的契約制專業作家聘任管理辦法,大幅度提高了契約作家的生活費。2000年,根據作家的不同需求,又開始實行“一制多元”的聘任方式,有“駐會”、“專職”、“兼職”、“掛職”等多種形式,受到很多優秀的中年、青年作家的歡迎。2004年,北京作家協會經過認真審議,聘任了新一屆契約製作家共30人,按簽約形式分為駐會、專職、兼職、返聘、特殊、選題6種。

為便於開展活動,充分發揮會員參與會務的積極性,作協分別成立了小說創作委員會、詩歌創作委員會、散文報告文學委員會、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影視創作委員會、文學評論委員會和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委員會。每個委員會均由會員自己選舉主任、副主任,自定活動項目,開展活動時作協人員予以協助。

至2006年,作協有駐會專業作家8人,契約制籤約作家20餘人,會員1011人。

大事記

2009-03
【作協召開四屆七次理事會】3月14日,北京作協召開四屆七次理事會,審議通過了作協2008年工作報告和2009年工作計畫,批准吸收了新會員26人,討論了換屆工作的籌備事宜。
2009-01
【編輯出版小說集《北京短篇小說名作60年60篇》】本書由北京作協特別策劃,著名作家劉恆主編,以作品發表時間排序,編選了建國60年以來的60位北京作協作家的60部有標誌意義的短篇小說作品,以自然時序勾勒出從老舍到“80後”張悅然等幾代作家間的傳承與接續,顯現建國六十年來北京短篇小說創作路徑的流變和文學形態的遷移,形成了一道搶眼的文學風景。上卷所選三十篇,既有當年曾引起激烈論爭的王蒙最好的短篇小說之一的《組織部新來了年輕人》,又有兩獲茅盾文學獎的張潔的短篇代表作《愛,是不能忘記的》;既有當年發表之初文壇為之震動的汪曾祺的《受戒》,又有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既有傷痕文學,又有京味傳奇;既有深入寫實,又有象徵寫意,再現了中國當代文學“百花齊放”的盛況。下卷所選三十篇,既有開創了“新歷史主義”寫作先河的劉恆的代表作《狗日的糧食》,又有賦予農村生活田園詩般美麗憂愁的曹文軒的《憂鬱的田園》;既有入木三分表現煤礦生活劉慶邦的《走窯漢》,又有大膽肆意張揚個性的劉索拉的《多餘的故事》;既有尋根文學,又有探索創新;既有先鋒文學,又有新銳寫作,濃縮了當代文學“爭奇鬥豔”的現實。
2009-01
【2009年契約製作家獲獎情況】在第11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在獎項減少、競爭力極強的情況下,劉恆出任編劇的電影《集結號》、《鐵人》獲得優秀電影獎,鄒靜之擔任總編劇的《福娃奧運漫遊記》獲得優秀卡通片獎,徐坤的長篇小說《八月狂想曲》榮獲優秀圖書獎第一名。三位駐會作家的四部作品獲此大獎,為北京市爭得了榮譽;在第六屆北京市文學藝術獎評獎中,徐坤的長篇小說《八月狂想曲》、曾哲的長篇紀實文學《覺建築》和北京作協副主席凌力的長篇小說《北方佳人》共同獲獎;在12月22日舉行的表彰大會上,徐坤作為北京作協的代表做了發言;在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徵文評獎中,曾經或正在與作協簽約的契約制獲得了10項優秀獎中的六項,35項佳作獎中的13項;由楊鵬任總編劇的卡通片《少年狄仁傑》(26集)獲國家廣電總局評選的2008年國產原創電視卡通片(中篇)一等獎及第21屆“星光獎”電視卡通片大獎;畢淑敏的散文集《藏地情》和韓小蕙的散文集《我在我思》獲第三屆女性文學獎;此外,還有20餘人次分別獲得《人民文學》、《十月》、《小說月報》等刊物頒發的文學獎項。由北京電視台攝製、祝勇撰稿的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16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我愛你,中國》,被中國紀錄片學會評選為2009年十佳紀錄片。
2008-06
【積極組織奧運題材文學作品的出版】1、2008年6月,由北京作協於四年前委派駐會一級作家徐坤創作的奧運題材長篇小說《八月狂想曲》正式出版。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一部以奧運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也是正面描述從申辦奧運到舉辦奧運期間新一代國家建設者的精神風貌的長篇小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看後做出批示:“徐坤是與時代同行的作家,她的所言所為令人感動。”《八月狂想曲》於2008年10月獲得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社評選的“首屆中國小說雙年獎”。
2、2008年3月,由北京作協於四年前委派駐會一級作家曾哲創作的奧運題材長篇紀實文學《覺建築》正式出版。這是全國乃至世界第一部有關奧運場館建築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綜合記述了2008年北京奧運建築及建築理念。《覺建築》於2007年9月在北京《十月》雜誌刊登後即獲得了2002—2007年度“十月文學獎”,2008年7月又獲第五屆正泰杯全國報告文學“我與奧運”徵文優秀獎。
3、2008年7月,選題契約製作家孫晶岩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五環旗下的中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孫晶岩是獲奧組委批准、唯一可以參加奧運新聞中心所有活動的作家。2008年7月,這部作品獲得第五屆正泰杯全國報告文學“我與奧運”徵文優秀獎。
2008-01
【扶持創作,推出佳作,北京作家又獲重大文學獎項】2008年契約制籤約作家周大新,在與作協簽約五年期間創作了長篇小說《湖光山色》,經由北京作協推薦,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契約制籤約作家郭雪波,在與作協簽約四年期間創作了長篇小說《銀狐》,經由北京作協推薦,獲得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北京作協副主席曹文軒的長篇小說《青銅葵花》、契約制籤約作家張之路的科幻小說《極限幻覺》獲第七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北京作協主席、駐會作家劉恆憑《集結號》獲第45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省級作家協會

我國一直不乏優秀的文學作品,很多作品更是聞名海外。本任務就來盤點為我們培養輸送了大量作家的各省級作家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