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企業績效管理研究、教育、和培訓的非贏利性專業學術機構,對企業績效管理進行跨學科的深入研究,並在研究的基礎上推動中國企業績效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實際套用。

辦學目標

北京大學GH-BPM研究中心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企業績效管理研究、教育、和培訓的非營利性專業學術機構。
其宗旨是:
增強北京大學在企業績效管理研究與教育方面的競爭力,成為國際知名的中國企業績效管理學術中心
開展具有國際水平的企業績效管理基礎理論研究和套用研究,促進企業績效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中國的套用,幫助提高中國企業績效管理水平;
積極開展與國際一流教育研究機構及企業的合作,培養中國企業績效管理高級研究人員與管理人才。
績效管理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既陌生又熟悉,沒有一家企業不對自己的員工進行考核,但利用軟體和信息化手段進行績效管理的卻只有很少一部分。

企業績效管理是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李東教授認為,如果說企業信息化的前一階段就是上ERP軟體的話,當企業的基本業務流程都已經實現信息化以後,下一步該做的就是企業績效管理。因此,可以認為BPM是ERP的下一個階段。
目前在業界對企業績效管理還不是很熟悉,BPM在我國還處於概念普及期。很多企業提到績效管理,首先想到的是員工績效,認為BPM就是對員工的績效管理,就是如何評價員工和激勵員工。還有一個誤解是認為企業績效管理就是財務績效管理,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李東說,財務績效是企業運作的結果,可以代表一部分企業績效,但財務績效是樹上的花,而不是樹根。企業績效管理是對樹根的管理,因此應該包括企業文化、知識,競爭力等等,財務指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李東說,根據2005年的數據,世界500強企業中大概有十幾家中國企業,而這十幾家中國企業的員工平均利潤額是世界500強均值的l/5,這說明我們的企業績效管理方面還差得很遠。
績效是用指標來衡量的,但如果片面強調對員工績效的考核,會激化企業內部的。如果不能形成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即使每一個員工都很努力,員工和員工之間,部門之間如果沒有合力,也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李東指出,中國的企業大部分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即用非常嚴格的條款去要求員工,例如用最終產出的利潤額或者完成某工作的件數來衡量員工的績效,這種方法是不是對所有的企業都有效呢?
拿我國的許多中學的做法來說,學校非常強調學生成績,甚至每次考試都把學生的成績排名貼在牆上。這樣做可能在短期對於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但長期來看沒有形成很好的文化,會產生“一俊遮百醜”的結果,結果學校培養的三好學生實際是一好學生,對學生在精神上也是一種摧殘。
對於企業來說也是一樣,銷售額和利潤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標。但只關注這些指標就很短視,企業如果急功近利,就會產生一些看不到的隱患。提高企業績效管理,應該在顯形指標(財務指標)和隱性指標中取得平衡,並取得企業內部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光是靠政策很難實現,因為政策太虛了,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指標上。而落實到指標上以後,就需要有信息系統的支持,光靠人的感覺是不行的,要用數據、用事實說話,在顯形指標和隱形指標之間找到平衡。
北京大學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企業績效管理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