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乾街道

北乾街道

北乾街道位於蕭山城區北部,是蕭山區新行政中心所在地。以前叫城北鄉,1992 年撤併為城廂鎮城北辦事處,2001 年 7 月行政區劃調整 , 將原城廂鎮城北辦事處、北乾街道辦事處合併組建成現在的北乾街道。北乾街道是一個既有城區、又有行政村的多元化街道。南與蕭山的老城區城廂街道辦事處緊連,東與新街鎮接壤,北與寧圍鎮為鄰,西靠濱江區西興鎮。北乾街道下轄16個社區、6個行政村,面積 19.8 平方公里,總戶數 1.6 萬戶, 常住人口 4.3 萬人,耕地面積 8793 畝。

基本信息

 北乾街道位於蕭山城區北部,是蕭山區新行政中心所在地。以前叫城北鄉,1992 年撤併為城廂鎮城北辦事處,2001 年 7 月行政區劃調整 , 將原城廂鎮城北辦事處、北乾街道辦事處合併組建成現在的北乾街道。
乾街道是一個既有城區、又有行政村的多元化街道。南與蕭山的老城區城廂街道辦事處緊連,東與新街鎮接壤,北與寧圍鎮為鄰,西靠濱江區西興鎮。
北乾街道下轄16個社區、6個行政村:北乾一苑、北乾二苑綠茵苑、達華、銀河、星都、廣德、蕭然、施家橋、畈里張、柳橋、高田、永久、榮聯、墩里吳、工人路;塘灣、榮莊、明星、興議、榮星、城北。 (其中轉制社區4個), 面積 19.8 平方公里,總戶數 1.6 萬戶, 常住人口 4.3 萬人,耕地面積 8793 畝。街道擁有工業企業 197 家 , 其中年銷售收入 500 萬元以上的企業 39 家, 蕭山區區級百強企業 3 家。主要由羽絨服裝、建築材料、 紡織印染、機械五金等四大行業組成。
北乾街道作為蕭山城市化的主戰場和新區建設所在地 , 城市規劃、管理任務十分繁重。街道首先強化 組織職能 , 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的原則 , 制定了北乾街道推進城鄉 一體化規劃細則 , 街道擇榮星村為城市示範村建設的 試點村 , 其先行啟動的多層公寓安置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2005年,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和蕭山區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努力把握新形勢,積極應對新變化,善始善終抓落實,堅持不懈攻難關,在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北乾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了喜人成績。
1、經濟總量再創新高
全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40.74億元,完成目標的135.8%,同比增長38.23%,這是繼2004年首次突破30億大關後,今年又一次突破40億大關,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全區平均水平;實現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51.04%;實現工業增加值4.89億元,同比增長25.39%;實現出口交貨值17.81億元,同比增長26.81%,其中自營出口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2.08%;完成稅金及附加1.29億元,同比增長66.91%。
2、招商引資成績喜人
全年新批三資企業3家,契約利用外資2036.9萬美元,完成目標的407.4%,實際到位外資912.95萬美元,完成目標的260.8%;新批內資項目26個,協定利用市外內資8079萬元,完成目標的146.9%,實際到位市外內資4029萬元,超額完成區下達目標。
3、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全年有18個技改項目共投入資金12453萬元,新增中國名牌1隻,省著名商標1隻,杭州市著名商標1隻,杭州市級技術中心1家,區級著名商號1家,列入省工業新產品試製計畫項目1個,列入蕭山區科技計畫項目2個,引進各類人才50多名,完成ISO14000認證1家,二級計量認證1家,被認定為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20隻,建築企業資質升二級1家,匯林炒貨食品被省農博會評定為浙江省最受市民喜愛的十大農產品之一等。
4、農業生產穩中有升
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524萬元,完成目標的112%;實現農民人均收入11807元,比上年增加1073元;實現村級人均可分配收入738元。
5、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
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6776萬元,同比增長69.91%,占街道生產總值的46.66%,同比增加8.95個百分點;服務業創地稅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27.3%,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7750人左右,同比增長22.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