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簡稱化工,是研究以化學工業為代表的,以及其他過程工業(如石油煉製工業、冶金工業、食品工業、印染工業等)生產過程中有關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的一般原理和規律,並套用這些規律來解決過程及裝置的開發、設計、操作及最佳化問題的工程技術學科。

基本信息

化學工程,簡稱化工,是研究以化學工業為代表的,以及其他過程工業(如石油煉製工業、冶金工業、食品工業、印染工業等)生產過程中有關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的一般原理和規律,並套用這些規律來解決過程及裝置的開發、設計、操作及最佳化問題的工程技術學科。

定義

它主要研究大規模改變物料中的化學組成及其機械和物理性質。簡單地定義化學工程的本質,它是以數學及少量的物理觀念為基礎套用於化學工業上,來替生產各式化學品或是物料的工廠提供一個最節省成本的反應流程設計方式。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科學計算已經成為當代化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三種主要手段。

專業排名

2012年教育部學科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41所,本次有29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68所。 註: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2012年教育部學科排名

排名 學校 得分
1 天津大學 96
2 華東理工大學 91
3 大連理工大學 88
4 清華大學 86
5 北京化工大學 82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大學
8 哈爾濱工業大學 79
9 華南理工大學
10 南京理工大學 77
中南大學
四川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14 浙江工業大學 75
15 太原理工大學 74
16 北京理工大學 73
中國礦業大學
廈門大學
19 江南大學 71
福州大學
湖南大學
重慶大學
西北大學
24 鄭州大學 70
西南石油大學
26 中北大學 69
常州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濟南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33 天津科技大學 67
河北科技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大學
江蘇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海南大學
42 北京交通大學 65
華北電力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瀋陽化工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長江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石河子大學
江漢大學
廣州大學
56 瀋陽理工大學 64
大連工業大學
瀋陽藥科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渤海大學
蘇州科技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河南大學
湖北民族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西安工程大學
68 長春理工大學 62

研究方向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現代傳質理論與分離工程、生物信息學與生物化工、新型催化材料與反應工程、綠色化學新工藝與產品工程、能源化工和環境化工、製藥工程、材料化工、現代過程系統工程等。

1.套用化學(含精細化學品化學與技術、有機、無機功能材料化學及其套用、光催化和套用光化學)
2.製藥工程與技術(含化學製藥、生物製藥與醫學感測器、中藥製藥、綠色農藥)
3.工業催化(含催化新材料與新技術、環境催化、有機化工催化、金屬有機催化)

學術期刊

《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本由漢斯出版社出版發行關於化學工程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期刊,主要刊登有關化學工程基礎學科及該領域內最新成果介紹的相關論文。本刊支持思想創新、學術創新,倡導科學,繁榮學術,集學術性、思想性為一體,旨在為了給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學者、科研人員提供一個傳播、分享和討論化學工程與技術領域內不同方向問題與發展的交流平台。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期刊《化學工程與技術》學術期刊

英文名: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SSNPrint:2161-8844
ISSNOnline:2161-8852
中國教圖刊號:932B0016

定位

《化學工程與技術》是一本開源中文期刊(開放存取OA期刊),雙月刊,屬於漢斯出版社。該刊發表的全部文章均可在其期刊網站上免費閱讀、下載、引用和傳播。

領域

《化學工程與技術》原稿論文或者評論文章是有關但不限於以下領域:

化學工程基礎學科,化工測量技術與儀器儀表,化工傳遞過程,分離工程,化學反應工程,系統工程,化工機械與設備,無機化學工程,有機化學工程,電化學工程,高聚物工程,煤化學工程,石油化學工程,精細化學工程,造紙技術,毛皮與製革工程,製藥工程,生物化學工程,化學工程其他學科。

發展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2011年創刊以來,已獲訪問量:380,939,期刊文章下載量149,903(截止2016年8月數據)。[2]

檢索
《化學工程與技術》期刊論文已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知網(CNKI),讀秀學術,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全國期刊聯合目錄資料庫(UNICAT),開元知海·e讀,AcademicJournalsDatabase,AcademicKeys,CAS,CNPIEC,CALIS,citefactor,CornellUniversityLibrary,GoogleScholar,GoldRush,TechnischeInformationsbibliothek(TIB),Journalseek,NYULibraries,OpenJ-Gate,OpenAccessLibrary(oalib),OpenScienceDirectory(EBSCO),PolishScholarlyBibliography(PBN),ResearchBible,SHERPA/ROMEO,SJSU,The ElektronischeZeitschriftenbibliothek(EZB),TheOpenAccessDigitalLibrary,Trueserials.com,TOCPremier,Ulrichsweb,Washington.edu,WorldCat,Worldwidescience,WRLCCatalog,Zeitschriftendatenbank(ZDB)。

編委
主編

於養信教授清華大學(Prof.YangxinYu,TsingHuaUniversity)
副主編
徐銅文教授中國科技大學(Prof.TongwenX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編委會
曹有名教授廣東工業大學(Prof.YoumingCao,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陳海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Dr.HaishengChe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付東教授華北電力大學(Prof.DongFu,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
顧軍教授中國地質大學(Prof.JunGu,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
何雅玲教授西安交通大學(Prof.YalingHe,Xi'anJiaotongUniversity)
胡玉峰教授中國石油大學(Prof.YufengHu,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
黃世萍教授北京化工大學(Prof.ShipingHuang,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
梁彤祥教授清華大學(Prof.TongxiangLiang,TsinghuaUniversity)
劉培啟副教授大連理工大學(Dr.PeiqiLiu,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
汪樹軍教授中國石油大學(Prof.ShujunWang,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
吳東方教授東南大學(Prof.DongfangWu,SoutheastUniversity)
吳永明教授中國科學院(Prof.YongmingWu,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餘江教授北京化工大學(Prof.JiangYu,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
余龍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Prof.LongjiangYu,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張安運教授浙江大學(Prof.AnyunZhang,ZhejiangUniversity)
周向陽教授中南大學(Prof.XiangyangZhou,CentralSouthUniversity)
朱俊傑教授南京大學(Prof.JunjieZhu,NanjingUniversity)

投稿

《化學工程與技術》只接受中文稿件,但需包括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字,來稿應能反映化學工程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和研究結果。題文相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簡明規範,具體參見漢斯出版社《化學工程與技術》期刊說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