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鎮[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

勝利鎮[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

勝利鎮(Victory town)地處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境內西北部,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東南與本縣河鋪鎮接壤,北連安徽省金寨縣,西與本省麻城市毗鄰。地處二省三縣交界處,偏僻的大別山腹地,遠離“一水二路”,既是湖北省內邊貿重鎮,又是羅田縣西北部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人口58241人,面積254.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40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勝利鎮新街一角 勝利鎮新街一角

勝利鎮原名屯兵鋪,亦名屯兵堡,又名滕家堡,始建於明嘉慶二十二年(1543年),因防寇駐兵設鋪(堡)於此而得名,為歷代軍事要塞和商貿重鎮。

1952年8月,設兵堡縣於此,旋改名勝利縣。

1955年7月,撤銷勝利縣建制,勝利鎮名延用至今。

1984年以前的勝利分屬勝利公社、落梅河公社。

1984年1月撤社並區,落梅河公社併入勝利區,勝利區下轄黃泥畈鄉、野菊坳鄉、固基河鄉、陳家畈鄉、洛家畈鄉和涼亭河鄉,原勝利區下轄的勝利鎮獨立設為區級勝利鎮,將勝利區管轄的街道居委會、洛家畈村、大竹園村、上金家垸村、大劉垸村劃歸勝利鎮管轄。

1985年12月,勝利區與勝利鎮合併成立勝利鎮。

1987年9月,全縣撤區並鄉,將勝利鎮管轄的黃泥畈鄉、野菊坳鄉合併成立落梅河鄉,將涼亭河鄉劃入廖家坳鄉,勝利鎮只轄管固基河、陳家畈、洛家畈三個鄉和街道辦事處,其時,固基河、陳家畈、洛家畈三個鄉建制撤銷,設立辦事處。

2001年3月,全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落梅河鄉撤銷併入勝利鎮。

滕家堡,古稱“屯兵堡”。數十年來,這裡一直是敵我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到 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二十四年間,黨領導革命根據地軍民,在滕家堡地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巨大犧牲。一九二七年五月,共產黨員夏登階、肖錦雲等十三人,在反革命暴亂分子的屠刀下壯烈犧牲。一九二九年五月初,紅十一軍軍長吳光浩率十餘人赴豫商南,途經滕家堡,遭反動民團包圍,全部遇難。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羅田工委書記廖汝懷、滕家堡區區長曹劍影等數十人在此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敵人殺害我革命同志的手段殘酷至極,慘不忍睹,烈士殉難的情景,屠腸決眼,石人落淚。滕家堡地區犧牲的革命烈士有二百餘名,他們的英名浩氣,流芳千古,永世長存;他們的光輝業績,無競維烈,彪炳青史。

行政區劃

勝利鎮原名滕兵堡,又名滕家堡,騰家堡村為鎮政府駐地,轄1個居委會、40個村委會:騰家堡村、占家沖村、洛家畈村、方家坳村、韓塔寺村、塗家寨村、毛家坳村、張家崗村、固基河村、大竹園村、葉家山村、李家塆村、周家灣村、上金家灣村、太平原村、江家畈村、瓦屋基村、閆家畈村、李家坳村、毛家壋村、松子關村、脫甲嶺村、黃泥畈村、洗兒嶺村、翁家灣村、大劉灣村、汪家沖村、甘家沖村、瓦學村、梅花坳村、楊家畈村、飛鐘山村、金家河村、紙棚河村、黃家鋪村、板橋村、烏石岩村、陳家山村、黃泥崗村、落梅河村、畈裡邊村。

人口民族

人口58241人,以漢族為主。

氣候環境

羅田縣勝利鎮位於東經115 °27” ,北緯 31 °08”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乾(冷)夏濕(熱)。春暖秋涼,年日照時數超過 2047 小時,年均氣溫 15.5 ℃ 。極端最高溫度 44 ℃ ,最低氣溫 -14 ℃ ,年均降水量 1330 毫米 。

經濟概況

養魚 養魚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鎮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尤其在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種植、養殖模式,推廣和套用農業科技,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打工經濟,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最佳化了農村經濟結構,農村經濟呈現穩步健康發展。2010年,全鎮糧食總產18757噸,油料總產2264噸;板栗面積8萬畝,桑園面積3283畝,藥材面積1638畝,鮮魚年起水量304噸,農特產品產量上升了68%,逐步形成特色產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格局。打工收入已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全鎮年外出務工人員累計達12000人次,務工總收入約7000萬元。201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7.8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35億元,農民人平純收入3912元。

我鎮工業經濟經歷了興起、紅火、衰退、再興起的曲折過程。1986年後,掀起了鄉鎮企業“二次創業”高潮,先後創建了灰沙磚廠、機械廠、罐頭廠、鍋廠、竹木加工廠、印刷廠、腐乳廠、草帽廠、草袋廠、電瓶廠、釘絲廠、塑膠廠、預製板廠、水廠、煉鐵廠、打鼓河電站、盤水店電店、藤椅廠、酒廠、繅絲廠、電鍍廠、縫紉廠等,大小40多個工廠,工業總產值最高年份達8000萬元。1995年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推進,一大部分工廠停產倒閉,一部分工廠逐步由承包、租賃到改制為民營企業,到2003年底,全部資產通過破產清算處置完畢。2003年後,我鎮全面實施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掀起了新一輪工業經濟創業熱潮,全鎮興建了春發鐵砂開發公司、天一木業、毛家宕電站、飛鐘山電站、華宇石材、洗兒嶺石材開發、韶華針貿、山野菜加工、松油加工以及同心、浩華、利源等一批礦業公司,廠礦企業達25家,工業經濟呈現新一輪健康發展格局。

2010年,我們結合勝利實際,採取“內優投資環境,外拓引資市場”,堅持抓招商突破,促項目發展;抓經營環境整治,促民營經濟發展,多輪驅動,激活全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員上陣,專班出擊,多途並舉抓招商。2010年已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個,協定投資額6500萬元,已到位資金5200萬元,其中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4家,多數是當年投資當年投產當年受益。投資1000萬元的勝昌牆體材料有限公司,2010年元月破土動工,8月份投產,到年末實現產值400多萬元。湖北楚天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家河山野菜加工基地,總投資800萬元,4月初投產,年創利稅120萬元。總投資850萬元的大別山天宏米業,正動工興建。總投資800萬元的久瑞精品彩瓦廠、恆丰采石場效益顯著。

基礎建設

鄉鎮公路 鄉鎮公路

城鄉建設得到迅速發展。全鎮41個村實現村村通公路,40%的村民小組通公路。2006年,瓦屋基、韓塔寺、洛家畈三個村率先通水泥公路,拉開了我鎮通村水泥路路網建設的序幕,截止2010年7月,全鎮建成鎮區新橋、金家河大橋、翁家垸大橋、盤水店大橋、固基河大橋,勝利車站和實現了41個村水泥硬化公路村村通。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全面啟動,辦點示範,重點建設,金家河、固基河、方家坳、黃泥畈、汪家沖、松子關、野菊坳等中心村、小集鎮規劃已落實,建設已啟動;葉家山、大竹園、黃家鋪、楊家畈、塗家鋪等村正在申報,完善規劃。全鎮新建沼氣池200個。方家坳村位於勝利鎮南大門,南通河鋪,北接鎮區,全村391戶,1335人。近年來,該村積極發動民眾,大搞新農村建設,建起了以勝羅公路為軸線的新型垸落走廊。

一是走集鎮化建設之路。方家坳村沿公路原只有幾戶居民,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和幾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一個有130戶600人以公路為軸線的小型居民集居區。

二是統一規劃,高標準建設。該村充分利用勝羅公路主幹道交通便利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統一放線,統一建設模式,新建居民商住樓122家,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還改造建設一個53戶220人的肖家垸現代化新村。

三是高質量建設安全飲水和“五小”工程。經過近年的建設,該村利用勝利大河充足的水源與勝利水廠聯建安全飲水工程,鋪設引水管道3000米,不僅解決了方家坳集居區居民飲水問題,還使全村80%的民眾喝上了清潔的自來水。四是興修水利,建設好家門口工程。該村通過移民項目扶持等途徑,高規格整修了肖家垸大塘,既擴大了養殖面積也為全垸人畜用水和消防安全用水提供了保障。同時還理順了“五小”建設,新建牛欄、豬圈50多間,新建了沼氣池20個,不僅節約了能源,還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

勝利鎮[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 勝利鎮[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

城建工作重點是“一街二區二園”。“一街”即勝利步行街,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現已完成“四線”理順,給排水系統完善,大理石路鋪設,門面裝修,總投資1000萬元。現正招商,步行街已有部分店鋪入住營業。一個繁榮、文明、潔淨的休閒購物中心將建成。“二區”即勝利城南商貿區和洪家垸小區,城南商貿區占地面積200畝(其中,第一期100畝,第二期100畝),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出讓、統一開發、統一建設“五統一”的方式加快發展步伐,已吸引了300商戶和4個單位落戶該區,到目前為止,已有108家房屋完工,已建和在建面積6.6萬平方米,入住120戶,2個單位,總投資達4000萬元。政府投資建設小區水泥街道總長800米,其配套的路兩旁綠化帶、下水道、垃圾處理箱正在建設中。一座規劃合理,結構有序,環境優美,小康、文明、和諧城鄉一體化商貿小區將矗立鎮城南。洪家垸小區開發建設正勁,目前79家主體完工,建築面積達11800平方米,52家入住,成為鎮區又一亮點。“二園”即勝利烈士陵園和河濱公園建設。勝利烈士陵園由國家立項撥款480萬元全面改建,今年7月底前可完工;河濱公園全長1500米,總面積9000平方米。2010年,我們投資50萬元完成河堤護坡700米;投資5萬元植樹栽花綠化3500米;通過艱苦談判,與位於公園南端的中石化勝利加油站和肖金誠、肖為民兩農戶簽訂了整體搬遷協定。

紅色勝地

滕家堡是羅田地區革命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之一,這裡的革命鬥爭在鄂豫皖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誕生了羅田第一個黨支部,第一個團支部,第一支農民自衛軍,出了第一個紅軍師長肖方,第一任縣委書記李梯雲,出了一個兵團副司令文建武。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許繼慎、王樹聲、杜義德、皮定均等紅軍和解放軍高級將領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浴血奮戰,留下不可磨滅的豐碑。

一九二六年夏,在董必武的指導下,共產黨員李梯雲受中共湖北區執行委員會派遣來羅田開展革命工作。他回到故里滕家堡,發展黨組織,在金鳳樓建立了中共羅田支部(李梯雲任書記),播下了羅田革命火種;十月,在陳家畈東嶽廟成立了中共商羅麻特別支部(肖方任書記)。隨後,相繼建立了肖家坳等十餘個黨支部,在黨的領導下,還建立了農民協會、婦女協會、工會,組成了羅田第一支農民武裝——滕家堡農民自衛軍。

金鳳樓 金鳳樓

在滕家堡地區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影響和推動下,九月,在縣城成立了羅田縣農民協會,肖方任委員長;十二月,在縣城武聖宮成立了中共羅田地區縣級黨組織(一九二七年五月改稱中共羅田縣委),李梯雲任書記,在縣委領導下,羅田地區的大革命運動空前高漲。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滕家堡地區的土豪劣紳發動了反革命暴亂。六月中旬,夏斗寅叛軍進犯羅田縣城。至此,羅田地區大革命運動失敗,黨組織負責人李梯雲、肖方等轉移豫商南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滕家堡劃歸羅麻特別區,為支援商南起義作出了貢獻。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七年,紅十一軍三十二師、紅一軍、紅四軍、紅二十八軍經常轉戰滕家堡。一九三O年十二月,紅一軍(軍長許繼慎、副軍長徐向前)還在此發出了《告羅田滕家堡民眾書》,鼓舞了人民的革命鬥志,鞏固了革命根據地。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滕家堡地區黨領導的革命活動和武裝鬥爭從未間斷,新四軍五師派員組建的羅麻支隊、中共黃岡中心縣委派遣的手槍隊、中共羅田縣委所屬的武工隊、先後在此堅持革命鬥爭。一九四七年九月四日,二野六縱解放了滕家堡,建立了牢固的後勤基地。十月,鄂豫軍區第四軍分區在此組建。一九四八年六月,鄂豫第四軍分區司令員張體學、政委李友九率部在滕家堡與國民黨軍展開了激戰。這次戰鬥中,殲滅敵正規軍兩個連,擊潰敵自衛隊七個中隊,斃俘敵百餘人,我軍指戰員數十人英勇犧牲。一九四九年,解放軍高級將領王樹聲親臨滕家堡指揮剿匪。

著名人物

方招

方招 方招

方招,1990年出生,湖北羅田縣勝利鎮人,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大一學生。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時15分許,為救兩名落水少年,長江大學十多名大學生手拉手結成人梯撲進江中營救,兩名男孩獲救,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大學生不幸被江水吞沒,英勇獻身。2009年10月29日,長江大學決定對陳及時、方招、何東旭三位捨己救人大學生家庭給予獎勵,每家50萬元。

團省委追授陳及時、方招、何東旭“見義勇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並給他們家屬送去了慰問金;授予來自長江大學和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15名大學生“見義勇為先進集體”稱號。

新華社電 教育部日前決定授予長江大學徐彬程等15名同學“全國見義勇為捨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追授陳及時、何東旭、方招同學“全國捨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2009年10月29日,在長江大學東校區11教學樓學術報告廳,湖北省文明委隆重舉行了10·24英雄群體“湖北省道德模範特別獎”授獎儀式。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授獎儀式。

授獎儀式上,湖北省文明辦主任蔣南平宣讀了《省文明委關於授予荊州搶救長江落水少年18人英雄群體“湖北省道德模範特別獎”的決定》。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子林等領導分別為陳及時、何東旭、方招三位英雄的家庭和英雄群體中的12位大學生、3位冬泳隊員送上了慰問金。

閻志

閻志,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1972年7月1日出生,199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湖北羅田人,武漢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湖北著名詩人,企業家,武漢卓爾職業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勝利鎮[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 勝利鎮[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南麓]

閻志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湖北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閻志先後被中華全國工商聯、中華全國總工會、湖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授予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湖北青年五四獎章”金獎、“湖北省經濟年度風雲人物”、“湖北省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金學鋒

金學鋒 金學鋒

金學鋒,男,漢族,1962年4月生,湖北羅田勝利人,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系,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198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

現任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

工作履歷

1980.09——1984.07,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系學生。

1984.09——1987.07,武漢大學政治系研究生。

1987.07——1988.07,中央統戰部經濟局對外聯絡處幹部。

1988.07——1991.07,中央統戰部經濟局對外聯絡處副主任科員。

1991.07——1992.09,中央統戰部經濟局支邊扶貧處副主任科員。

1992.09——1994.05,中央統戰部經濟局支邊扶貧處主任科員。

1994.05——1996.11,中央統戰部經濟局支邊扶貧處副處長兼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辦公室副主任。

1996.11——1998.03,中央統戰部經濟局支邊扶貧處處長兼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辦公室副主任。

1998.03——1999.12,全國政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機關黨組秘書。

1999.12——2000.06,全國政協秘書局副局級秘書兼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機關黨組秘書。

2000.06——2002.10,全國政協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機關黨組秘書。

2002.10——2007.04,全國政協辦公廳秘書局局長(2003.07兼全國政協黨組秘書;2006.03—2007.01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7.04——2010.11,全國政協辦公廳研究室副主任(局級正職)。

2010.11——,西安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2012.2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

工作分工

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業經濟、非公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小企業促進局)、市政府研究室(發展研究中心)、市工業合作聯社、西安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市機電化工(輕紡建材)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聯繫市總工會、市工商聯、中省駐市工業單位。

肖方

肖方(1907—1931),原名肖大椿,羅田勝利鎮肖家沖人,出身於一個工商業兼地主家庭。 肖方8歲開始上學讀書,民國十年(1921)畢業於羅田縣平鄉(屯兵堡)高等國小,隨後到黃州、武漢等地求學,繼而入黃埔軍校學習。 1926年7月,肖方滿懷革命激情回到故鄉屯兵堡(今勝利鎮),開展革命宣傳工作。8月,由李梯雲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當選為中共羅田支部組織委員;9月,當選為羅田縣農民協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10月,又當選為中共商(城)、羅(田)、麻(城)特別支部書記。 肖方擔負起全縣農民運動的領導工作後,數月之間,農民協會象雨後春筍,遍布全縣鄉村,會員發展到5萬餘人。1927年春,羅田地區農民革命運動迅猛發展。洶湧的革命浪潮嚇跑了羅田縣長張佩文,黨組織決定由縣農民協會接管縣公署,肖方代行縣長職務。肖方以縣長的名義,張貼布告,開辦“黨義研究班”,為革命運動培養了一大批骨幹,進一步推動了大革命運動向縱深發展。

1927年6月,羅田地區的大革命運動慘遭反革命的破壞,肖方前往武漢,繼而加入葉挺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先後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和十二月“廣州起義”。此後,他與部隊失去聯繫,經兩月余的“沿途乞討”,回到豫商南,同河南地下黨接上關係,先後擔任中共商南臨時支部組織委員,中共商羅麻特別區委委員。 1929年5月,他和李梯雲、徐思庶,周維炯一道,組織商南武裝起義,任起義副總指揮。5月6日(立夏節),起義成功,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肖任該師97團團長。1930年10月至1931年10月,歷任紅一軍第三師副師長、師長,中央教導二師師長,紅四軍12師副師長兼34團團長等職。 在鄂豫皖第一、二次反“圍剿”鬥爭中,肖方英勇善戰,身先士卒,為創建、鞏固和發展鄂豫皖蘇區和紅軍隊伍,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1931年9月,紅四軍南下途中抵制了張國燾的冒險主義計畫,肖方一直是擁護紅四軍軍長徐向前、政委曾中生的正確戰略方針的,他還在雞鳴河會上慷慨陳辭,駁斥了張國燾的冒險主義計畫,對此,張國燾十分惱火。紅四軍北返後,張國燾從個人野心出發,藉口“肅反”,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了肖方,並於1931年10月將其殺害於河南光山縣白雀園。肖方被害時,年僅24歲。

文化教育

勝利鎮中國小名錄

固基河村國小 張家崗村國小 葉家山村國小 李家垸村國小
周家垸村國小 上金垸村國小 毛家坳村國小 毛家宕村國小
方家坳村國小 占家沖村國小 塗家寨村國小 韓塔寺村國小
洛家畈村國小 大竹園村國小 瓦屋基村國小 金家河村國小
閻家畈村國小 紙棚河村國小 黃家鋪村國小 李家坳村國小
板橋村國小 江家畈村國小 太平原村國小 飛鐘山村國小
勝利鎮中心國小 汪家沖村國小 大劉垸村國小 翁家垸村國小
洗兒嶺村國小 羅田縣希望國小 脫甲嶺村國小 松子關村國小
甘家沖村國小 瓦學村國小 楊家畈村國小 梅花坳村國小
陳家山村國小 高山村國小 塗家鋪村國小 畈裡邊村國小
黃泥崗村國小 勝利鎮初級中學 落梅河初級中學

羅田縣勝利中學

勝利中學地處大別山南麓,巴河上源,國家森林公園——薄刀峰森林腳下。它北臨安徽省金寨縣,西接麻城,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是羅田縣教育的“北大門”。

學校環境和諧幽雅,教學設施完善,配備了藏書豐富的圖書室,配製高檔的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校園廣播系統和遠程教學網路。生活條件優越,建有全電腦管理的學生食堂,生活方便、經濟、實惠;建有先進的籃球運動場等體育設施,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建有功能齊全的學生公寓,住宿舒適。

歷經30年的發展已成為集普通高中和初級中學於一體的大型完全中學。在校教職工200多人,學生近3600多人,60個教學班,校園面積180餘畝,實驗基地23畝,擁有高標準教學樓、舒適的學生公寓,現代化裝備的科技樓和教師生活區。學校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大型計算機室、語音室、網路教室和高規格的理、化、生實驗室,還有大型的成果展示廳;並擁有藏書38萬餘冊的圖書館。我校師資隊伍雄厚,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學歷120人,中高級專任教師87人,他們是我校的骨幹。

旅遊景點

滕家堡老街

滕家堡老街 滕家堡老街

在鄂皖交界的雄關險隘松子關下,有座聞名遐邇的千年古鎮,過去叫滕家堡,現在叫勝利鎮。鎮子裡有一條千年老街。老街清一色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長街曲巷,雕欄畫棟,流檐翹角,土窯煉製的青磚青瓦,密密的方形木格的窗戶,厚重而古樸的木門,整幢房子的結構是土木約各占50%。屬典型的徽派建築群。

老街全長800餘米,由一條主街和幾條岔街構成。幽深迂迴的巷道如秋波流轉四通八達,前門臨街,後門臨河或依山,街路用青石板或花崗岩板錯縫鋪就,街面寬2至3米。街房大多系石、磚、木結構,兼融徽式建築風格的馬頭山牆,共壁連體,一進幾重,廳堂、廚房、後院,寬敞氣派,與石條砌成的天井互為映襯,通風透氣,讓光線瀉入廳內。排水管道藏而不露,幾百度春秋,從未發生過漬水堵塞。臨街面以兩層樓房為主,上宿下店或前店後房,一層均用板門、板壁,形成鱗次櫛比的店鋪。整體布局合理有致,功能齊全,且冬暖夏涼,居家宜人。由於兩邊的屋檐基本對稱,這就把本不太寬的街面擠成一條窄縫,抬頭仰視,藍天一線,越發映襯出老街久遠深厚的質地。老街人茶餘飯後,喜歡坐在各自的門前,與對門談天說地,相互敬煙倒茶,融融相樂。穿著對襟褂,拄著羅漢竹手杖,吸著長桿菸斗的老人,一步一頓地穿行在老街上,展示著深山老街人特有的蒼朴風貌。

勝利烈士陵園

羅田縣勝利烈士陵園 羅田縣勝利烈士陵園

羅田縣勝利烈士陵園是羅田唯一的一個縣有革命傳統基地,全國一百個紅色旅遊精品景區。勝利鎮是羅田縣革命策源地,羅田縣第一個黨支部即誕生於此,是鄂豫皖革命根據之一。

1927年5月,共產黨員夏登階、肖錦雲等十三人,在反革命暴亂分子的屠刀下壯烈犧牲。1929年五月初,紅十一軍軍長吳光浩率十餘人赴豫商南,途經滕家堡,遭反動民團包圍,全部遇難。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羅田工委書記廖汝懷、滕家堡區區長曹劍影等數十人在此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滕家堡地區犧牲的革命烈士有二百餘名。

勝利鎮烈士陵園分為東、西二區,東區為陵園區,創建於1986年,占地2萬平方米,位於勝利鎮中部的磨兒石山,現形成烈士公園,記憶體有1988年建成的烈士紀念碑一座,碑高12米,上刻有王任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有1995年革命烈士遺孤李逸心先生捐建的攬勝亭和革命烈士展覽館,館內收藏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文物。西區為文物區,位於勝利鎮老街,現存有羅田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金鳳樓,吳光浩就義地,"五·二九"紀念碑,以及紅一軍軍部、鄂豫皖南線巢匪司令部等一批革命先烈戰鬥和生活過的舊址。徐向前、許繼慎、王樹聲、杜義德、吳光浩、高敬亭、李梯雲、肖方等大批革命領導人均在此工作和生活過。

勝利烈士陵園現為開放性管理,供社會參觀、弔唁之用。

肖方故居

肖方故居肖方故居位於湖北省羅田縣勝利鎮洗兒嶺村肖家沖,是一幢磚木結構的瓦房,占地面積1286平方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革命烈士肖方生前故居。 肖方(1907—1931),原名肖大椿,羅田勝利鎮肖家沖人,黃埔軍校畢業,歷任紅一軍第三師師長,中央教導二師師長,紅四軍12師副師長等職。1931年10月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光山縣白雀園。肖方被害時,年僅24歲。

肖方故居過去在當地是大宅,二進五聯式。上有閣樓,下有天井,外觀高牆黛瓦,小木窗,深不可測,讓人浮想聯翩。正門為石雕門樓,門洞二邊各有一石礅。進入大廳正中有天井一座。四面有庭柱四根,下有石墩墊底,庭柱為大紅木,隨經歷百年不腐。大廳正面為宗族牌匾。廳後為偏廳為秘事活動場所。左右各有廂房四間,為小門小窗結。最靠後為廚房,各廂房,廳廊有通道相連。

松子關

松子關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北部松子關村松子關村松子關村松子關村,原名松滋關,亦名生子

松子關 松子關

關。鄂皖交界地,海拔523米。始建於西漢初年,是羅田縣古代遺存的著名關隘之一。清鹹豐九年(1859年),湖北巡撫胡林翼為遏制太平軍、捻軍馳騁過境,首飭羅田縣以松子關為首修建17座關卡。據《羅田縣誌》載:當時此關建有城樓1座,垛牆百餘丈,石桑4座,大炮台1個,營房3所,名松子關信義卡。距關西北里許八斗沖並建碉樓一座,互為犄角之勢,攻守悉利。置身關前,高5米,寬4米的城門、石牆以及門檻、門閂洞眼等歷歷在目。

文化小鎮建設

作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今年,羅田勝利鎮投資5億元,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優勢,組織大量人力機械,快馬加鞭,全力推進文化小鎮建設。

勝利鎮是羅田黨組織的誕生地、發祥地和早期革命鬥爭的策源地,有金鳳樓、滕家堡、烈士陵園等紅色旅遊資源,老米酒、勝利吊鍋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今年,勝利鎮投資5億元建設文化小鎮,分建設勝利小鎮、完善城鎮功能分區、打造紅色景區、老城改造四部分,將打造成為成為一座宜商、宜游、宜業、宜居的省際邊貿重鎮和全省旅遊名鎮。其中,勝利小鎮核心區包含醫療養老區、商貿旅遊集散區、學校教育區、生活安置區,占地面積500畝,規劃建成一座功能配套完善、地域特色鮮明、邊貿地位凸顯的荊楚派風格小鎮。

目前,勝利鎮已新建墓地30畝,遷墳200多棺,完成文化小鎮核心區集中安置點的100畝土地平整、400畝的“三通一平”和清表工作。500畝土地平整已完成招投標,即將開工建設。外環線已完成250畝征地和2.5公里土路基施工任務。

羅田勝利鎮鎮長鬍晶:計畫年前大戰100天,全面完成集中安置點的填方和主體工程建設,4.76公里的外環線土路基工程和67.8公里的通村公路拓寬升級工作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